安徽廬陽有一座廬州府城隍廟,歷史悠久,這裡有合肥人的年味記憶

落榜進士 發佈 2023-01-30T14:14:05.816641+00:00

不同城市城隍也不同,大多是對當地貢獻很大的人——為文勤政愛民,為武保家護民。對於安徽省合肥市來說,這裡的城隍便是北宋時期政治家、首任廬州知府孫覺,位於廬陽區99號的城隍廟供奉的就是他。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守護神,他的名字一定是「城隍」。不同城市城隍也不同,大多是對當地貢獻很大的人——為文勤政愛民,為武保家護民。對於安徽省合肥市來說,這裡的城隍便是北宋時期政治家、首任廬州知府孫覺,位於廬陽區99號的城隍廟供奉的就是他。

合肥古稱廬州,因此城隍廟又被稱作廬州府城隍廟。城隍廟始建於北宋年間,清咸豐時毀於戰火,後來曾有斷斷續續的重建,直到1879年,才由李鴻章的弟弟李鶴章出面募捐完成了續建。

此後,街市在其周圍生發,商鋪林立,商販往來,這裡慢慢成為當時合肥最有人氣、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如今大多數人已沒有祭祀城隍的風俗,城市不斷發展,經過更新改造,城隍廟周邊撤銷了街市,這裡又恢復了最初的寧靜,成為繁華城區、現代化高樓中難得一見的古蹟遺址。

或許因為供奉的並非神佛而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城隍廟內少了幾分高高在上的距離,多了幾分家長里短的親近。生活里的風調雨順、雞毛蒜皮,如果你有所求,一定是來這裡,拜一拜,哪怕是嘮叨嘮叨都好像心裡有了著落。

城隍廟的主殿內端坐著被當地百姓尊奉為「廬州府第一城隍」的孫覺。其任職期間盡職盡責,深受百姓愛戴,因此過世後被封為城隍,希望他的英靈能像生前一樣庇護人民。

殿內牆壁上有孫覺其人簡介,同時配有彩繪介紹其任職期間的事跡,畫作色彩鮮艷,應該是後人根據史料畫出來的。

合肥城隍廟雖然沒有上海、南京等地的出名,卻也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它的戲台。在李鶴章募捐重修城隍廟期間,戲台按李鴻章要求仿頤和園內戲樓式樣建造,雕欄畫棟,精美華麗。

現在的城隍廟為上世紀80年代修復之後的規模,除了山門、戲樓、大殿外,還有財神殿和甲子殿。

財神殿內並列供奉著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比乾笑容可掬,武財神關公正義凜然。無論想求什麼樣的財,大概都可以在這裡拜一拜。

甲子殿內供奉著六十甲子神。六十甲子神為六十位星宿,輪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稱太歲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麼當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

作為一種十分接地氣的城市文化,即使如今的城隍在人們生活中已不再那麼重要,依然是感受這座城市獨特魅力的好去處。(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