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敘事結合科幻工業,是《流浪地球》系列票房火爆的法寶嗎?

毒藥君 發佈 2023-01-31T13:14:55.323246+00:00

2019年《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春節檔豪取46億票房,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電影帶入元年。四年過去,中國電影相繼帶來《獨行月球》《明日戰記》等科幻大作。

2019年《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春節檔豪取46億票房,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電影帶入元年。

四年過去,中國電影相繼帶來《獨行月球》《明日戰記》等科幻大作。

今年春節檔,《流浪地球2》強勢歸來。上映9天,票房突破26億,貓眼預測總票房37億。雖然不如前作票房高,但片方賺錢應該是肯定的。這樣,《流浪地球3》的投拍應該會提上日程。

目前,豆瓣評分8.2,口碑穩居春節檔影片第一,很多網友也是自發好評:

「中國式科幻片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科幻類型,與西方強調的個人主義英雄價值觀相悖的是,中國式科幻片核心價值觀可以概括為:家國情懷、集體主義、自我犧牲、自我感動,總之就是大國崛起的敘事。」

「觀影過程中多次感受到了姜文在《鏗鏘三人行》說的那種理性無法解釋的自然感動,感受到了處處精益求精但時刻保持克制而避免匠氣,還感受到了知曉現實殘酷而堅定地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浪漫(非個人英雄主義式的)。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不光屬於我們,也屬於世界。」

「與第一部相比的進步與成熟令人驚訝,同時也具有與西式科幻截然不同的視角與節奏,平視中解讀愛與犧牲,在更高的維度上探索存在與死亡;製作上的飽滿度幾乎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作,不同事件中各利益方的博弈既是對人類總體歷史的歸納,也能看做是對人類近期歷史的思忖,如若能在密集信息的優化上精進一步就趨近無暇。」

紮實宏大的世界觀設定

本片是《流浪地球》的前傳,敘述人類為應對太陽急速老化膨脹以致吞沒太陽系的危機,決定並執行將地球遷移至半人馬座α的計劃(「流浪地球」計劃)的故事。

太陽迅速老化,急速膨脹,一百年後將會毀滅太陽系。為了人類的生存,聯合國改組為地球聯合政府,推進方舟計劃、逐月計劃、移山計劃等計劃。

2044年,首先位於紐約市的地球聯合政府大樓受到數字生命計劃支持者們的襲擊,所處的大道和部分建築體受損。

之後由於不明原因,加彭基地的大量無人機向太空電梯發起攻擊,支持數字生命計劃的潛入者與基地的飛行員、士兵展開激烈戰鬥,最終基地科技人員使用550C控制住失控的無人機結束了戰鬥,不過潛入者控制的附著有遙控飛彈的一台太空電梯轎廂成功抵達空間站,致使方舟號空間站墜毀,預備航天員劉培強和韓朵朵是倖存者。

移山計劃的可行性論證,需要在七個月內點火發動月球和地球上的兩座行星發動機試驗機。

面對針對移山計劃的質疑,中國發言人郝曉晞在聯合政府發言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移山計劃。中國代表周喆直以詩意的語言告訴美國代表,中國堅定不移地支持移山計劃。

2058年,月球危機:移山計劃改名為流浪地球計劃,量子計算機疊代到550W。劉培強抽籤獲得了進入地下城的資格,他妻子韓朵朵則沒有這個幸運且罹患癌症。

成為航天員可以獲得一個進入地下城的名額,為了多一個名額劉培強參加了領航者號空間站的航天員選拔。負責考核的550W認為劉培強的最優選擇是將名額交給岳父韓子昂以便照顧兒子劉啟,因為其妻的生命僅剩80多天,這讓劉培強一度情緒失控。

參與考核航天員的圖恆宇看到了劉培強這次考核的全程。數字生命研究者圖恆宇秘密潛入機房,將女兒的意識上傳到550W,丫丫的數字生命延長到了70年。

上傳完成後1.7秒,月球上的三台行星發動機相繼過載,全部爆炸。

爆炸導致月球運行偏離原軌道,即將墜向地球。違反工作規定的圖恆宇則被關押在了一處牢房裡。

周喆直在聯合政府發言,宣布啟動逐月計劃的備用計劃。

劉培強被緊急通過考核,成為在月球表面布設核彈的航天員之一。

入獄的圖恆宇也被派去和馬兆一起修復埋在海水下的北京根伺服器(不是根域名伺服器),從而重啟可用於連接各行星發動機的全球網際網路(北京是三大中心之一)。

在飛行器強行墜落後,劉培強完成了最後一批核彈的布置。由於短時間內無法解密核彈,張鵬自告奮勇帶領50歲以上的中國航天員出列,激發了一共有三百名50歲以上的各國航天員自願前往月球,用手動方式引爆核彈犧牲自我拯救人類。

十年追趕國外科幻電影

2020年,郭帆聯合北京電影學院共同成立了「電影工業化實驗室」。《流浪地球2》中有二十多個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實習生跟組,專門跟蹤記錄電影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最後記錄錯誤的紙張堆在一起有四五十厘米高。

郭帆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劇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逾兩萬名,行政管理體系一旦跟不上,大量問題就會凸顯出來。這些工業化不足帶來的問題不僅消耗創作者的精力,也會導致更多忙亂。

當電影殺青時,他們記了很厚一沓,前一段總結後壓縮成了兩頁紙,導演覺得這個東西很珍貴。

當未來再有若干部影片拍攝經驗的積累後,也許會成為教材。以後有孩子去學電影,去拍工業電影時,他們至少有據可查,知道這幫人當年犯過什麼錯,能繞開這些坑。

儘管中國科幻電影剛剛起步,但郭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中國科幻電影前景充滿信心。

「我相信中國科幻電影大概需要10年左右可以達到好萊塢科幻片的中上游水平,因為包括網際網路、3D列印、以及VR等新技術等都會助力中國電影工業製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