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大賺121億,54歲大叔干出一個IPO

投資家網 發佈 2023-02-01T05:10:59.984781+00:00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趙思蕊中國寵物經濟市場又跑出一個重磅IPO 。投資家網獲悉,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簡稱「新瑞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尋求納斯達克上市,有望成為「中國寵物醫療第一股」。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趙思蕊

中國寵物經濟市場又跑出一個重磅IPO 。

投資家網獲悉,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簡稱「新瑞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尋求納斯達克上市,有望成為「中國寵物醫療第一股」。

目前,新瑞鵬已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台,在2020 年其估值已高達300 億元。倘若本次IPO 新瑞鵬順利登陸大洋彼岸,獸醫出身的創始人彭永鶴,以及高瓴、達晨等機構股東,將共同品嘗勝利果實。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陪伴需求與日俱增,加之銀髮族和單身族日益壯大,共同推動寵物經濟崛起。

而隨著年輕一代科學養寵意識增強,以及寵物逐漸家庭成員化,人們願意為了寵物的健康每年支付更高的消費金額,這也帶來持續增長的寵物醫療需求。

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這就意味著,誰能率先建立起不可替代的領先優勢,誰就能最大程度的享受到行業的黃金髮展期。

實際上,國內押注寵物經濟的玩家並不少,但能做出一番成就的屈指可數。而較早布局寵物經濟的新瑞鵬,經過多年的風雨洗禮,已經成長為寵物醫療賽道的佼佼者。

目前,新瑞鵬經營寵物醫療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三大支柱業務,延伸發展出第三方診斷、獸醫繼續教育及行業級企業服務等其他業務板塊。新瑞鵬不僅前瞻性地布局了多個細分領域,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並在每條賽道上都跑出了領先地位。

截至2021 年底,新瑞鵬擁有美聯眾合、芭比堂等23 個寵物醫院品牌和1887 家寵物醫院,約為國內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競爭對手寵物醫院總數的3 倍。截至2022 年9 月,新瑞鵬在中國的寵物醫院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942 家,覆蓋全國31 個省份、114 座城市。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就醫院數量與寵物醫療服務收入來看,2020年及2021 年,新瑞鵬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台。同時,新瑞鵬是中國寵物行業少數具備先進集采能力的供應鏈集成商之一,其本地生活服務提供全方位的零售和醫療服務的O2O 本地生活服務平台。

報告指出,新瑞鵬在中國按2021 年收入排名前100 家寵物醫院單店內占據了70% ,其也擁有了占全國獸醫專家60% 以上專家團隊覆蓋十五大專科體系,形成多元化的品牌矩陣。由此可見,新瑞鵬以絕對領先姿態碾壓一眾競爭對手。

近年來,新瑞鵬的營收規模持續拉升。2020年至2022 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的營收分別為30.08 億元、47.84 億元、43.15 億元,不到3 年時間累計實現營收121.07 億元。其中,2021 年營收同比增長59.0% ,2022 年前三季度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6.9% 。

從不同的業務板塊來看,報告期內,新瑞鵬的寵物醫療服務占總營收比分別為68.3% 、62.2% 、52.9% ,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外,供應鏈服務分別占總營收的19.7% 、26.8% 、36.5% ;本地生活服務為12.0% 、11.0% 、10.6% 。

在新瑞鵬衝刺「中國寵物醫療第一股」的背後,是一位獸醫下海創業的精彩故事。

新瑞鵬創始人彭永鶴出生於1969 年,18 歲成功考入青海大學,選擇了獸醫專業。畢業後,他先是到西寧一家農場當了三年獸醫,之後又去青海畜牧獸醫學院做了三年講師。

1997 年,彭永鶴決定離開生活多年的西北,前往深圳闖蕩,並在深圳找到一份獸醫的工作。期間,時常有朋友因為寵物生病卻找不到專業平台醫治,從而求助於彭永鶴。

時間一長,彭永鶴從中看到商機,並萌生了開寵物醫院的想法。1998年,彭永鶴果斷在深圳開出第一家寵物醫院,自此正式開啟創業征程。

當時,正值中國寵物經濟萌芽階段,養寵群體日漸壯大,但市場上卻沒有多少專業的寵物服務平台,彭永鶴創辦的瑞鵬寵物醫院堪稱國內最早一批專業寵物醫院。

彭永鶴功底紮實,又有實踐經驗,瑞鵬寵物醫院的生意比想像中更好,很快便在深圳打響了知名度。彭永鶴回憶道,「當時市場供需不飽和,每天病例量很大,醫院裡擠滿了人,住得遠的老客戶就催著我們儘快開分院。」

在市場需求推動下,瑞鵬寵物醫院開始進行連鎖經營,逐漸在深圳遍地開花。不過,瑞鵬寵物醫院雖然在深圳當地備受追捧,但直至2012 年才走出深圳進駐廣州,同時邁出北上擴張的步伐。

2015 年,被彭永鶴定義為中國寵物市場的爆發之年。伴隨中國經濟規模高增長,消費者養寵需求進一步提升,行業水溫急劇升高,彭永鶴抓住機遇乘勢而上。

同年,彭永鶴將Uber招司機的商業模式復刻到了寵物醫療市場。他開發出一款軟體「阿聞醫生」,將寵物醫院和醫生地圖通過網絡來實現,解決了消費者找獸醫的難題。這是瑞鵬寵物醫院數位化、智能化的開端,也為後來的大規模擴張奠定了基礎。

同樣是這一年,彭永鶴與達晨資本牽手,這是其創業以來首次引入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助力下,瑞鵬寵物醫院迅猛擴張。2016 年,在深圳、廣州等地坐擁70 家直營連鎖寵物醫院,成為中國最大的寵物連鎖醫院。

2018年,彭永鶴收到了高瓴掌門人張磊拋出的橄欖枝。高瓴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還有旗下的寵物醫療資產,瑞鵬寵物醫院與高瓴旗下相關資產全面整合,新瑞鵬就此誕生,當年門店數量一舉突破1000 家。

除了達晨和高瓴,新瑞鵬身後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投資團隊,成員中不乏中金、騰訊、雀巢、碧桂園等多家海內外知名投資機構。企查查顯示,新瑞鵬迄今已完成9 輪融資。在2020年,新瑞鵬的投後估值已經高達300 億元,妥妥的明星獨角獸企業。

截至IPO 前夕,彭永鶴持股31.8% ,高瓴持股35.8% ,他們是新瑞鵬最大的兩個股東。倘若本次IPO 新瑞鵬順利登陸大洋彼岸,現年54 歲的彭永鶴將坐擁一家上市公司,高瓴、達晨等機構股東也將共享勝利果實。

不過,在新瑞鵬赴美IPO 的道路上,還面臨不少考驗。

實際上,這並不是新瑞鵬首次接觸資本市場。早在2016 年8 月,彭永鶴就帶領公司掛牌新三板,成為中國寵物醫療第一股,當年醫院數量增至200 多家。

兩年後,公司從新三板摘牌,而在高瓴投資入股後,公司參股整合了國內大量優秀的醫療資源,新瑞鵬就此誕生,在資本助力與規模擴張的同時,新瑞鵬似乎也在為IPO 上市做準備。

如今,新瑞鵬正式赴美IPO ,雖然貴為行業龍頭,但新瑞鵬也有不少煩惱。首先,新瑞鵬至今尚未實現盈利,近年來公司營收節節攀升,但卻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 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的淨虧損分別為10 億元、13.11 億元、11.09 億元,不到三年時間累計虧損34.2 億元。作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台,盈利難題始終是新瑞鵬繞不開的一道坎。

其次,寵物醫療需求多集中於一二線城市,且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從消費水平來看,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更願意為寵物的健康買單,在三四線城市及縣城等下沉市場,寵物消費仍待提高。

同時,伴隨寵物經濟崛起,看好這門生意的並非新瑞鵬一家,不少新晉寵物醫院紛紛入場搶食蛋糕。有一個現象是,一二線城市的寵物醫療服務逐漸呈現飽和狀態,但要打開下沉市場卻並不容易,這導致一二線城市的寵物醫院在存量市場展開激烈競爭。

再次, 忙於規模擴張的新瑞鵬,在經營管理上存在不足,旗下的寵物醫院屢屢遭受行政處罰。僅在 2022 年,新瑞鵬旗下的美聯眾合動物醫院的多家寵物醫院就曾獲得7 次行政處罰,涉及將人用藥品用於動物、進口獸藥的使用情況未被合規記錄等,累計處罰金額超6 萬元。

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與新瑞鵬有關的投訴直指收費不合理、虛假宣傳、誘導消費、救治不專業等商業欺騙及專業性問題,此外還有寵物醫院造成的多起寵物致死糾紛。

作為一家正在IPO 的企業,新瑞鵬要取得投資者的信任,這不僅需要自身實力過硬,更要維護好品牌形象,努力提升市場口碑。而 新瑞鵬旗下寵物醫院屢遭行政處罰及消費者投訴,無疑會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成為上市的阻力。

總體來看,中國寵物經濟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寵物醫療是其中的一條黃金賽道,有望成為一個千億極規模的大市場。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寵物醫療服務的市場規模將從2021 年的550 元億提升至2026 年的1360 億元,年複合增速達20.0% ,明顯高於行業增速。

在這個千億大蛋糕面前,不少玩家都在摩拳擦掌,儘管新瑞鵬已經憑藉先發優勢走到了行業前沿,但未來新瑞鵬能不能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優勢,並破解盈利難題,目前還是未知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