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報導:國產電影助中國提升軟實力

參考消息 發佈 2023-02-01T12:12:56.338428+00:00

據西班牙《機密報》網站1月29日報導,此前,中國讓自己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戰略往往訴諸政治學家所說的硬實力。不過,中國人正日漸關注軟實力的奇蹟,通過說服來實現目標。從把大熊貓送往海外的經典外交,到在全球很多地區開設孔子學院,再到在疫情期間對外提供醫療援助,事例不勝枚舉。

據西班牙《機密報》網站1月29日報導,此前,中國讓自己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戰略往往訴諸政治學家所說的硬實力。不過,中國人正日漸關注軟實力的奇蹟,通過說服來實現目標。從把大熊貓送往海外的經典外交,到在全球很多地區開設孔子學院,再到在疫情期間對外提供醫療援助,事例不勝枚舉。

報導稱,現在,在視聽力量時代和銀幕世界面前,電影已經成為影響力的決定性工具。中國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該國也是擁有最多電影銀幕的國家。在其最新的電影發展規劃中,目標包括每年推出50部左右國產高票房電影,以及到2035年取得電影強國的地位。中國人正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報導稱,實現這一壯舉的途徑與中國設法成倍增加工業生產和專利數量的方式類似。先讓急需資金的西方進入——在這個例子中是好萊塢——然後展開研究與合作,最終發展出中國自己的、比西方更具活力的版本。中國最大的電影商業集團之一博納影業就通過與好萊塢的業務往來學習電影發行,另一巨頭阿里巴巴影業也與史蒂文·史匹柏的製作公司有合作關係。

報導稱,中國電影學習外國模式,並將其發揮到極致。過去幾年,其已為我們呈現了能夠與好萊塢最新大片競爭(甚至超越)的中國動作大片。首批中國大製作幾乎完全面向國內觀眾。當美國和歐洲(甚至俄羅斯)的大銀幕上還滿是漫威電影、《沙丘》和最新的007影片時,中國最叫座的電影是2021年上映的史詩般的《長津湖》。博納影業的高管曾表示,好萊塢電影公司靠不斷拍續集來牟利,而中國電影更有原創性。

報導稱,中國國內市場巨大的人口規模使其實現電影自主成為可能。與此同時,隨著2004年的《十面埋伏》等影片在世界各地的影院大獲成功,中國電影業逐漸打開了影片出口的大門,而出海的第一個目標是華人群體。此外,許多中國影片的演員陣容都不再僅限於內地演員。通過這種方式,中國電影試圖展現中國的文明;其更大的目標則是放眼全世界,尤其是多極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在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這樣的電影中,中國團隊帶領世界各國人民拯救整個地球。該片的第二部剛剛在中國上映,大獲成功。

報導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也可能是幾年)里,我們將看到中國電影業克服疫情造成的生產放緩。一方面,它將鞏固由中國觀眾打造並為中國觀眾打造的市場。預計這一目標將延續2017年的大片《戰狼Ⅱ》的模式,基於具有現代背景的戰爭片來完成,其中的一部《長空之王》即將上映。另一方面,中國將在征服世界影壇的道路上加倍努力,包括尋求恢復其在國際電影節上的影響力,並押注在國外流行的作品類型,例如科幻或奇幻。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