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中國最美鄉村 搭起「幸福連心橋」

重慶晨報 發佈 2023-02-04T12:35:41.902974+00:00

幸福籮蔸灣 墊江縣委宣傳部供圖明月山下攬盛景,小橋流水繞農家。立春時節,走進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清新的空氣迎面而來,這裡不是公園卻勝似公園,一片片農田裡栽滿了蔬菜苗木,一條條鄉村路四通八達直通家門口,一個個古樸的院落里,漂亮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

幸福籮蔸灣 墊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明月山下攬盛景,小橋流水繞農家。立春時節,走進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清新的空氣迎面而來,這裡不是公園卻勝似公園,一片片農田裡栽滿了蔬菜苗木,一條條鄉村路四通八達直通家門口,一個個古樸的院落里,漂亮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這便是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最真實的模樣——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作為墊江縣鄉村振興示範區的核心區,沙坪鎮畢橋村距墊江縣城9公里,每年春季油菜花盛開,這裡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盛夏時節,一眼望不到邊的水稻又鋪滿田野與村落,是全國水稻制種試驗基地,「金色花海,稻香畢橋」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品牌。此外,畢橋村還曾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和「中國最美鄉村」的稱號。

2月3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新重慶新農村」主題宣傳媒體報導組,來到畢橋村,這樣一個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雖然現在並不是我們畢橋最美的季節,但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我們籮篼灣的鄉村游卻讓鄉親們掙了不少錢!」畢橋村黨總支書記章開明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

畢橋村幅員面積1.8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702戶2385人,其中,常住人口1534人。曾經,村里外出返鄉成功人士多、外出務工人員多、外來觀光人員多、村民糾紛矛盾多,「四多」狀況讓群眾價值觀受到衝擊。村民參與村級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不高,抱有「各掃門前雪」「事不關己」的心態,時常因道路、公益設施建設而引發利益爭執。對種糧直補、農村危舊房改造、低保等惠民政策「不患寡而患不均」,產生各種誤會和矛盾,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逐漸淡化,一度成為困擾畢橋村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攔路虎」。

為了激發村民參與「建畢橋、興畢橋、愛畢橋」的自覺性、積極性,做大全村大事同思考、難事共商量、要事齊出力。畢橋村在墊江縣和沙坪鎮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探索搭建鎮村之間、黨群之間、干群之間、鄰里之間的「連心橋」,並創新推出議事協商委員會、村規民約積分制、「四民」工作法、老黃說理堂等一系列的鄉村基層治理新做法。

近年來,畢橋村以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為契機,搭建「幸福連心橋」,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有效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讓村子美起來,產業強起來,村民富起來,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全村700多戶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一年勝過一年。

籮篼雞農家樂的老闆尹洪達介紹,從臘八節開始一直到春節,他們農家樂的20多張桌子一直沒空過,城裡人絡繹不絕前來品嘗刨豬湯、團年飯的鄉土年味,雖然一家大小忙得團團轉,但短短一個月就掙了十萬元。雲鄉愁民宿的老闆盧雲也說春節期間,他們民宿8個房間天天爆滿,沒提前預訂根本入住不了,許多客人乾脆就選擇到有接待能力的農戶家入住,主要是想體驗殺年豬、推湯圓、放煙火、下地採摘蔬菜等年俗和農村生活。

如今的畢橋村,鄉間道路四通八達,基礎設施完善規範,一幢幢白牆青瓦的農家院子流水環繞,處處氤氳著濃濃的鄉愁。下一步,畢橋村重點抓好優質農業、研學教育、鄉村旅遊、民宿康養等四大支柱產業融合發展。

畢橋村的發展和探索,正是墊江縣鄉村基層治理的一次創新實踐。

如今,放眼明月山下墊江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鄉村更美了,產業興旺了,村民富裕了,鄉村振興的夢想正在腳踏實地的探索與實踐中一步步成為現實。

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