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為何能成為中國公認的天府之國?只因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維達說 發佈 2023-02-06T06:30:37.352196+00:00

中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9個「天府之國」,它們分別是關中平原、北京近郊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區、太原盆地、閩南丘陵平原和台東地區。

中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9個「天府之國」,它們分別是關中平原、北京近郊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區、太原盆地、閩南丘陵平原和台東地區。作為最適宜於人類生活的地方,關中平原是最早被稱譽為天府之國的地方,但時至如今,天府之國稱謂最深得人心的非川西的成都平原莫屬。那麼天府之國為何會從關中轉移到川蜀,從西安轉移到成都呢?

成都平原的「天時」

上期我們詳細講過了關中平原為何能成為天府之國,又是如何丟掉了「天府」的美譽。但成都所在的川西平原並非簡單從衰落的關中手中繼承了天府之國的頭銜,而是額外擁有自己獨特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據《太平寰宇記》的記載,成都曾是古蜀國的都城,按照蜀語,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春秋時期,川西的成都平原是古蜀國的領地,川東的平行嶺谷是巴國的地盤。公元前316年,秦國出兵相繼滅亡蜀國和巴國後,下令「移秦民萬家實之」。此後,不斷有北方的關中移民遷往四川,帶來了先進的工具與農耕技術。由於水土豐饒,少有自然災害,蜀地耕作發展迅速,很快成為秦國除關中外的另一大糧倉,新的天府之國由此開始養成,此謂天時。

成都平原的「地利」

四川盆地偏居我國西南,四面關山阻隔,北有秦嶺,東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雲貴高原,地形封閉,山川險固,直到唐代,四川腹地都沒有多少大規模戰亂,成為一塊遠離戰亂的「世外桃源」。處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則是垻子、丘陵、河谷自成天地,源自青藏高原的河水滋養出一片沃土。作為冷兵器時代的大後方,成都平原不僅無禍事,反而接收了大量因北方戰亂遷居到此的移民,人口紅利妥妥的。

比如東西晉之交的「永嘉之亂」釀成的「衣冠南渡」,中原漢族士族等臣民相隨南逃,而逃亡的目的地,除了長江中下游,還有四川。再比如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進入戰亂和藩鎮割據時代,這段時間,從「明皇幸蜀」到唐末黃巢起義時的「僖宗幸蜀」,四川成為了唐王朝最後的迴旋之所,也成為了人口遷移的另一個主要方向。這數次的人口大量遷徙,致使成都平原人煙稠密,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繁榮不遜江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四川的經濟和人文基礎。

於是人口的遷入,讓成都平原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僅秦漢這一段歷史階段,成都就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更別提後世屢次內遷的龐大人口了。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和山河險固締造的戰略大後方地位,都成為了成都成為新天府的「地利」優勢。

成都平原的「人和」

除此之外,成都還有一項與關中平原類似的「人和」優勢,就是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作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的影響絲毫不遜色於秦代另一項水利工程—鄭國渠。在都江堰修建之前,雖然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利於耕種,但是發源於川西雪山的岷江,經過上游的高山深谷,匯成急流,沖向成都平原。它曾一次次潰決堤岸、泛濫成災,河道的位置也一再變更。

這種情況直到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後,把岷江滔滔江水化為滋養沃野的生命之水,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自古水患頻頻的成都平原也因此蛻變成「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土,即便是如今2200多年後,依然在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滋養了超過1000萬畝良田,約6000多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也因此成為中國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為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垻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也成了「鎮川之寶」,而建造者李冰,原本籍籍無名的郡守,靠這個偉大的工程名垂青史,甚至封神成聖。隨後,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獎勵農耕、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進一步推進了成都平原的農業,境內達到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昇平現象。

而當成都平原成為當仁不讓的天府之國,則是到唐朝時,李白為成都寫了一首詩,詩中有「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人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的句子,當時的成都是史稱「揚一益二」的富足之地,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將「秦」與「蜀」比較而對蜀地地位加以確立的詩句,成都因此取代了秦「天府之國」的美譽。這便是「人和」優勢。

成都平原相比關中平原,雖然得到「天府之國」桂冠的時間要晚於後者500多年,但卻持續時間悠久,其他六個「天府」早已經隨著時間更迭洗牌多次,唯有成都平原一直保有天府之名,這是其自身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只是隨著現代工業化與城市化在這片沃土上推進時,高樓覆蓋良田,田園牧歌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上期回顧:關中為何能成為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天府為何又從西安去了成都?

備註: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