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冰雪不一般——新疆推動冬季旅遊高質量發展調查

經濟日報 發佈 2023-02-07T06:07:35.362947+00:00

這個冰雪季,著實不一般!新雪季,國內冰雪資源富集的地區不僅迎來了再次爆棚的人氣,而且洋溢著冰雪產業從業者充滿信心再出發的飽滿熱情。新雪季,還趕上了國內冰雪經濟的「好時候」,2022北京冬奧會後,我國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冰雪運動更呈現出從北到南、從規模到品質的全方位升級。

這個冰雪季,著實不一般!新雪季,國內冰雪資源富集的地區不僅迎來了再次爆棚的人氣,而且洋溢著冰雪產業從業者充滿信心再出發的飽滿熱情。新雪季,還趕上了國內冰雪經濟的「好時候」,2022北京冬奧會後,我國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冰雪運動更呈現出從北到南、從規模到品質的全方位升級。作為國內冰雪旅遊重點區域,新疆更是充分感受到這個新雪季非比尋常的激情與熱情。如何進一步壯大冰雪經濟、釋放冰雪消費活力,助推冰雪經濟釋放「熱效應」?新疆正在緊緊抓住這個機會。

2020年以來,冰雪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起起伏伏,各地在挑戰和壓力中尋求突破。2022年12月,新疆迎來了新雪季。新疆文旅廳黨組書記徐銳軍表示,將不斷賦予冰雪旅遊新內涵、開拓冰雪產業新境界、樹立冰雪運動新標杆,推動新疆冰雪旅遊邁向高質量發展。

第三方通過旅遊統計大數據平台和抽樣調查綜合測算,今年春節假期期間,新疆5S級滑雪場累計接待遊客12.18萬人次,同比增長4.94%,實現旅遊收入1995.65萬元,同比增長80.16%。綜合來看,新疆冰雪經濟回暖勢頭明顯,展現出深厚潛力、強勁韌性和旺盛活力,正在重啟中實現重塑。新雪季有何新看點?從業者信心幾何?冬季旅遊潛力怎樣進一步加速釋放?經濟日報記者在天山南北展開採訪。

熟悉場景重現

人們動起來,冰雪熱起來,經濟火起來……這個雪季,新疆積極搶占先機,推動冰雪經濟乘勢而上,特別是在兔年春節假期交出亮麗成績單。在冰雪經濟拉動下,多地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兩項指標都有明顯增長:克拉瑪依市兩項指標均增長約50%;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別增長36.19%和46.73%;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區等新疆其他冰雪經濟重鎮的兩項指標均同比增長20%以上。

在烏魯木齊,暢享冰情雪趣是春節期間許多市民的度假方式。「7天假期中有3天在滑雪場,過了一個運動年,真是過足了癮。」烏魯木齊市民馬春寧說,「滑雪場熱鬧得很,充滿了歡聲笑語,熟悉的場景又回來了。」

統計顯示,春節假期,烏魯木齊市共接待國內遊客173.8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09億元。在馬春寧縱情冰雪的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春節假期接待遊客就達2.25萬人次,增長16.9%。該度假區品牌推广部經理翟廷飛告訴記者,隨著冰雪經濟升溫,從外省份趕來的雪友越來越多,約占春節期間度假區遊客總量的40%。

一組組上揚的數據背後,是滑雪場遊客滿滿、從業者信心滿滿。近年來,阿勒泰地區新建、擴建了將軍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等一批高標準雪場,啟動建設滑雪訓練基地與賽事中心。本雪季,新疆各滑雪場積極籌備接待工作,主要滑雪場單日滑雪遊客突破萬人,均創歷史新高。

「越是忙碌,越要注重服務,讓雪友體驗感更舒適。」春節剛過,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董事長李建宏專程前往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與同行交流經驗,謀劃提升服務水平。「我們在本雪季升級服務,為雪友準備了免費暖身薑茶,在纜車上配備了保暖坐墊,並提供雪具搬運服務等。」李建宏說。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坐落在烏魯木齊市南郊,被譽為「溫暖的滑雪勝地」。

新春開新局,發展搶先機。為保持「開門紅」勢頭,新疆一些地區還積極走出去,擴大知名度,尋求合作。1月29日,塔城地區在西安舉行推介會,宣傳本地冰雪旅遊產品以及自駕游精品線路;塔城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與西安旅遊協會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兩地旅行社簽訂了遊客互送協議。「通過舉辦系列活動、出台惠民措施等,塔城冰雪經濟被進一步激活;下一步將著眼謀長遠、立足補短板,把潛在優勢轉化為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勢。」塔城地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柴紅華表示。

植入民俗風情

新雪季,新看點。記者採訪發現,將民俗風情植入冬季旅遊中,已成為新疆各地的普遍做法。與以往注重旅遊與民俗相加不同,現在更加注重相融。

「過去民俗看點是配角,作為遊客滑雪之餘的消遣;現在則有不少遊客衝著體驗民俗而來,玩冰賞雪成了配角。」朱振瑜從事冬季旅遊近10年,對冬季旅遊的變化感觸頗深。

今年元旦拉開帷幕的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第十八屆冰雪文化旅遊節就是個例子,不僅可以讓遊客欣賞冰雕雪塑、滑冰滑雪,還舉辦了雪地賽馬、西北民歌演唱、新疆曲子展演、皮影戲展演、古裝模特秀、民族服飾秀和特色年饃展銷等活動,可謂裹著冰雪外衣的民俗展覽會。在當地,大蒸餅、小蒸餅、小花卷等麵食被稱為年饃,蒸年饃是當地迎新年的傳統民俗。本屆冰雪節期間,年饃被推向台前。「這是巴里坤首次利用節慶平台推介年饃,推動了年饃製作向集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該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蔣曉亮說。

舉辦冰雪節最重要的無疑是冰雪,但僅靠冰雪顯然不能走遠。有專家認為,發展冬季旅遊要依託冰雪、推介冰雪,更要跳出冰雪。冰雪資源與特色民俗文化深度結合,可形成疊加優勢,提升冬季旅遊吸引力。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推動冰雪民俗旅遊發展,不僅豐富了冰雪旅遊生態,也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力。

新疆民俗旅遊資源豐富,是一個可深度挖掘的富礦,與冰雪資源牽手,既充實了冬季旅遊產品,也讓民俗旅遊能借勢而上。記者注意到,新疆文旅廳推出的180項冰雪旅遊活動中,就包括新疆藝術節、天山南北賀新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俗展等活動;各地也推出了年貨大巴扎、民俗婚禮等特色鮮明的冰雪民俗旅遊活動。

談及本地冬季旅遊潛力,李建宏信心十足:新疆雪期長,冬季溫度適宜,戶外滑雪體感十分舒適。烏魯木齊已經叫響了「驕陽看雪」的冬季旅遊口號,再加上民俗旅遊的助力,冰雪經濟一定會越來越火。

植入民俗風情,冰雪魅力倍增。伊犁州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春明表示,要面對市場需求,開發旅遊產品,讓文化旅遊節慶活動逐步形成系列,讓民俗文化成為遊客體驗的重要內容。

牽手冰雪賽事

冬日的阿勒泰市銀裝素裹,距離市中心僅1.6公里的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熱鬧非凡。雪場上,一邊正在舉辦新疆首屆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等比賽,一邊是身穿各色滑雪服的遊客在飛舞馳騁中感受著冰天雪地的魅力。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冰天雪地。「雪場被賦予了多重定位,既可舉辦相關賽事,也可滿足普通遊客滑雪需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營銷企劃總監陳陽說,通過對上個雪季遊客需求的調研,他們新增和拓寬了11條雪道,目前已建成61條雪道、總長65公里。多條雪道具備了開展賽事的條件,其中還有2條雪道通過了國際雪聯認證。「與去年同期比,滑雪遊客人數處於穩定增長態勢,這極大增強了我們的信心。」陳陽說,在承接專業冰雪賽事之外,還將組織舉辦「果醬賽」「雪道衝鋒賽」等普通遊客能參與的趣味性賽事,豐富冰雪旅遊產品供給。

如今,以冰雪賽事促進冰雪經濟,已成為新疆發揮資源優勢,推動冬季旅遊持續升溫的重要手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劉蘇社表示,新疆將通過高水平冰雪賽事推動冰雪運動、帶動冬季旅遊,進一步打響「新疆是個好地方」旅遊品牌,推動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去年8月,新疆印發《關於進一步破解瓶頸制約推動自治區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建立健全冰雪運動賽事體系,積極承辦洲際杯、積分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賽事,適時承辦全國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高山滑雪、滑雪登山、速度滑冰等國家級冰雪賽事。

其中,阿勒泰地區立足冰雪資源優勢,不斷完善將軍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4個國際滑雪度假區與野卡峽野雪公園建設,先後建成高山、越野、野雪滑雪場10個,雪道總計141條、總長166公里。「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冰雪運動設施,在承接更高等級專業冰雪運動賽事的同時,推廣更適合普通遊客參與的冰雪運動項目。」阿勒泰地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王新慧說。

新疆其他地區也在積極發展冰雪運動。「國內一些地區冰雪運動與冰雪旅遊融合發展快,有些項目一年四季都能開展。新疆冰雪資源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最近,吉木薩爾縣絲路北庭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東兵正忙著招商引資,籌劃將冰壺館、滑雪館等項目落地吉木薩爾。對此,一些旅遊從業者建議通過招商引資,建設冰雪運動場館,進行市場化運營;也可改造利用現有場館,舉辦冰雪賽事;還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更多雪場運營者承辦賽事。

今年雪季,新疆將舉辦古老毛皮板滑雪交流賽、雪地足球擂台賽等群眾性冰雪運動。「冰雪運動激發了冬季旅遊潛力,我們通過舉辦冰雪那達慕和冰雪歡樂季活動,帶動了賽里木湖的冬季旅遊。」新疆賽里木湖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銘說。

嵌入休閒經濟

培育冰雪經濟,延伸產業鏈條是關鍵。眼下,新疆各地正積極發展冰雪休閒產業,將休閒經濟嵌入冬季旅遊,努力讓遊客成為「留客」。

雪地足球、雪地摩托車、滑翔傘體驗……在提質升級後重新開張的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眾多體驗性冰雪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景區離家不遠,可看景、滑雪、泡溫泉,就近的冬季游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來自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的王芳和家人在滑雪場等候體驗滑翔傘時對記者說。

為不斷豐富廣大遊客和滑雪愛好者的滑雪體驗,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投資1.5億元新增了索道、魔毯,對滑雪場道路、停車場等進行升級改造。昌吉州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新軍介紹,除了常規優惠,滑雪場還提供免費直通車,配有可容納400人住宿的客房,能滿足約千人就餐,並向入住酒店的遊客贈送免費滑雪票。

依託天山天池等旅遊資源,阜康市不斷豐富冬季旅遊產品,已形成山上賞雪、山中滑雪、山腳泡溫泉、山下科普研學的產業布局。天山天池景區管委會副主任王琪說,「白楊溝研學游基地、生態教育基地、天池映像館等項目在陸續建設完善中,下一步將在吃住行上提供更多保障,吸引更多遊客來體驗冰雪休閒旅遊」。

烏蘇市則通過舉行冬季冰雪旅遊系列活動催熱冰雪休閒經濟。當地集中推出的「樂冰雪」「賞年俗」「泡溫泉」「品美食」「喝啤酒」「慶新春」六大文化旅遊活動,將冰雪旅遊、鄉村旅遊等有機結合,將持續3個多月。

此外,「私人定製」成為冰雪休閒經濟的重要環節。在新疆從事定製游服務的劉丹丹告訴記者:「這幾年,不少遊客選擇定製線路,享受個性化賞雪、滑雪。針對想要體驗滑雪的遊客,今年我們在喀納斯定製線路增加了滑雪場行程。」然而記者採訪時了解到,新疆發展冰雪休閒經濟尚存在接待能力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等短板。「新疆冬季旅遊還有很多有待完善之處,存在景區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跟不上等問題。」劉丹丹表示,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相信這些短板會儘快補齊。

任軒媛是一名滑雪愛好者,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一款手機應用APP的簽約攝影師,為滑雪愛好者和遊客提供滑雪拍攝服務。隨著越來越多人愛上滑雪,也給這個新興職業帶來了機遇,僅她所在的雪場就有4名常駐攝影師。「1個月就掙了7000多元。工作的同時還能滑雪,我覺得挺棒的。」任軒媛說。

推進區域聯動

2022年12月28日23時20分,伴隨著清脆的汽笛聲,滿載遊客的首趟「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列駛出烏魯木齊站。這是新疆鐵路持續打造「坐著火車游新疆」旅遊品牌開行的高品質旅遊列車。開行第1個月,旅客已達3.5萬人次,日均超過1100人次。

「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列夕發朝至,運行距離為908公里,與其他列車比,去程時間壓縮約3小時50分、返程時間壓縮約2小時。乘坐這趟專列往返,遊客可在白天游冰雪、晚上乘車休息,節省了住宿費用。

發展冰雪經濟,要注重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如何有效破解?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區域聯動十分必要。新疆提出,打造以烏魯木齊市和阿勒泰市為重點的冰雪旅遊經濟發展核心區,以培育區域旅遊品牌破解同質化;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以人員等要素流動帶動區域聯動。

「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列密切了自治區首府與「人類滑雪起源地」之間的聯繫,有利於兩地互推旅遊資源、互送遊客。這趟列車設有酒吧車廂,還有存放滑雪板的車廂,一經開行就深受雪友歡迎。阿勒泰地區行署副專員湯傑表示,「旅遊專列是助力旅遊發展的動力火車,必將按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除了城市之間,雪場之間也在聯動。新疆阿爾泰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星星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今年推出了通滑阿勒泰四大雪場的「泰滑卡」,以及「酒店+雪票+直通車」等住、滑、行組合旅遊產品,以滿足不同雪友需求。

為實現從互搶客源到互推客源的轉變,阿克蘇地區通過頂層設計引導9縣市聯動發展冰雪經濟,形成了一縣一品牌、一縣一特色。各縣市分別結合沙漠越野、農業觀光、戈壁探險等推出各具特色的冬季旅遊產品。另外,各縣市都留有「接口」,不僅服務好遊客,還積極推介其他縣市的旅遊資源。

雪的黏度越大,越容易滾成大雪球;開放包容度越高,越容易做大冰雪經濟蛋糕。阿克蘇地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駱娟說,「阿克蘇有序開展冬季旅遊活動,整合地區所有特色旅遊景點,推出『夢幻冰雪』之旅精品線路。同時,我們也秉持開放合作理念,積極對接其他地州市,共同推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喬文匯 馬呈忠 耿丹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