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斐老師談:醫院2023年如何做好品牌運營與建設?(六)

於斐老師品牌學堂 發佈 2023-02-07T17:47:52.408144+00:00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於斐「三明經驗」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醫務人員在醫聯體內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執業,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二是依託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技術平台,開展醫聯體內遠程醫療服務。四是強調基層人才培養。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於斐

「三明經驗」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醫務人員在醫聯體內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執業,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

二是依託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技術平台,開展醫聯體內遠程醫療服務。

四是強調基層人才培養。

三明經驗最值得學習的是,委託醫學院校定向培養本土化全日制大專層次醫學生,畢業後直接充實到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毎位學生毎年學費6600元,由市級財政全額支付。

五是強調醫防協同管理。

三明市建立人員隊伍、服務項目、資源、工作、培訓、考核六項協同運行機制。

「三明醫改」分級診療經驗——


重要趨勢之二:注重發揮中醫藥作用!

分級診療是指,

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

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療,

逐步實現從全科到專業化的醫療過程。

醫療是棵樹!

醫德是樹根,醫療安全是樹幹,服務質量是樹葉,患者滿意是果實。

在制度建設規劃中,基層醫療機構的主要職責是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等提供治療、康復、護理服務。


完成65%以上的病人首診在基層任務,最終使縣域內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然而,由於基層服務能力不強,病人基本不認可基層的醫療服務,因此,近年基層醫療機構的門急診占比,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逐年下降,怎麼辦?

三明分級診療經驗中專門提出,要求加強中醫藥工作整體設計,始終與三明醫改同規劃、同部署、同掛進,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

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加強溝通協調。

全面加強中醫藥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發揮市級中醫院龍頭帶動作用,做強縣級中醫服務網絡,實現基層中醫館全覆蓋。

加大中醫藥扶持引導,專門設立中醫辨證論治費、中藥飲片藥事服務費,提高中醫診療服務項目價格,實行中藥飲片80%醫保報銷,及24個中醫非藥物療法醫保零起付線報銷政策。

「三明醫改」分級診療經驗——

重要趨勢之三:強化政府兩大責任政府應該承擔辦醫責任。

在三明醫改中,政府責任體現得比較充分。

《通知》總結為兩項責任:

一是保障責任,

即健全科學、可持續的財政投入機制,

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服務等投入由政府負責,財政投入増加明顯。

對2012年改革前符合規定的債務,納入地方政府債務統一管理,本息由各級政府承擔。

二是管理責任,

即加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行業管理力度,科學規劃醫療機構布局規模,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規範公立醫院設備採購、專項基金、結餘資金的使用管理,加強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

實際上,這些責任在國家諸多醫改文件中不止一次提到過,三明把這些要求都落到了實處。

為確保兩項責任落實到位,還要善於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落實醫聯體、公立醫院等績效考核的有關要求,並加強考核結果運用。

醫聯體內部要加強對成員單位的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

從管理學角度看,醫院正處於以突發性、複雜性、模糊性、不確定性為主要特徵的「烏卡時代」(VUCA)。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複雜形勢,醫院要主動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尋求應對複雜環境的管理策略和組織模式的有機協同。

作為醫院領導者,這場變革需要拿出勇氣摧毀舊的布局,重新設計整個格局,從頭改變、革新我們舊的思維體系,做好生態圈建設與思維創新。

2018年7月中旬,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全院範圍取消加床後打響了國內公立醫院轉型發展「第一槍」——宣布全院削減1000張床位,實現全院零加床。

為此,徐醫附院制定了周密的運行方案和保障措施,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出院一位加床病人隨即取消一張加床,直至全部清空。

這樣,通過合理調節績效槓桿,保證了全院診療運行良好,同時倒逼了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床位的周轉。

為什麼要這麼做?

醫院領導的看法是,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出現了從量到質的轉變。

取消加床雖然會導致醫院營收的下降,但是全院上下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對標找差,統一思想,一致認為打造高質量的區域醫學中心,必須從量的擴張向內涵質量提升轉型,

形成了不以床位多少論績效,而是以質量內涵為重點的發展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加溫馨的就醫環境,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顯然,削減病床數量這一開創行業「自我革命」先河的「壯舉」背後,是徐醫人對公立醫院由規模型向內涵式發展的深刻理解。

緩解看病難的問題,削減加床只是看得見的「治標」,更關鍵的實現分級診療、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這一看不見的「治本」流程。

記得一位知名醫院領導對我說:

「我們要打造一家有溫度的醫院,將患者利益視為醫院的重要利益,將精神力量作為體現醫院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賦予其與物質力量同等重要的地位。」

醫院創新性成立患者關愛中心,打造一站式投訴解決模式。

醫院建立「六味一體」的臨床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入院前、在院、出院後的無縫隙全流程服務,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醫院在門診大廳搭建鋼琴舞台與觀演區,並邀請大學生志願者定期開展公益音樂演出,以音樂減輕患者的就醫壓力。

在關愛職工方面,醫院推出系列舉措。

例如,醫院開展「藝術下午茶」「音閱繪」等活動,讓藝術走入門診、深入病區。

為了讓醫院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創新,醫院班子成員明確了發展方向,即走內涵式、集約性、高效管理的發展模式,使醫療回歸價值醫療,使醫院發展模式由「以服務量驅動」轉變為「以價值驅動」。

結合實際,醫院班子提出「3P」「3S」的管理理念,旨在破解醫院發展難題,推動醫院轉型升級。

3P,即Preventive(預防性)、Proactive(主動性)、Precise(精確性);

3S,即Systematic(系統化)、Standardized(標準化)、Scientific(科學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