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為程式設計師,35歲以後結果大不一樣?(一文講清)

軟件測試技術之美 發佈 2023-02-11T13:18:41.150226+00:00

眾所周知,前三年因疫情原因,導致各自媒體都在宣傳35歲中年危機感,實際問題確實存在,但也沒有這麼嚴重,隨著科技的發展,越是中大型企業,35歲以上者居多。因為35歲正值中年,一個人從大學畢業到35歲也就是十多年的工作經歷。


眾所周知,前三年因疫情原因,導致各自媒體都在宣傳35歲中年危機感,實際問題確實存在,但也沒有這麼嚴重,隨著科技的發展,越是中大型企業,35歲以上者居多。

因為35歲正值中年,一個人從大學畢業到35歲也就是十多年的工作經歷。

這是一個人的行業能力的突破期限,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感也是自身原因導致。

大家現應經常聽過不少行業或者企業都有研究院基地,能進入研究院擔任職務的一定是有15年甚至2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積累才能做出偉大的成就。

例如:前幾天ChatGPT機器人聊天產品瞬間火爆,這也足以說明科技的發展如此重要。

包括美的賈伯斯當年研發蘋果產品也是年歲已高,一個偉大的企業要想創造出偉大的產品,背後必須經歷漫長知識的沉澱及技術知識的組合,去碎片化,而要達到生產出影響全世界級的產品,你的技術能力也是遠遠超越20年以前的經驗。

當然如果你在前1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啥也不學,隨著年歲流逝啥也不會,編程肯定干不過35歲這是自身不努力造就。

如果你從進入此行業一直努力深耕,我相信你在這個行業中要麼成為企業中的行業專家要麼成為企業中的管理專家,這又何來35歲呢?

社會上容易被媒體產生焦慮的也是一些知識睏乏者,就如農村大媽,不識字只懂得天天刷自媒體視頻,且還相信自媒體視頻中正確的觀點有啥兩樣?

我認為作為一個人應應該有自己的觀點與立場,而不應受社會媒體的負面消息所影響。

有句話說:」你之所以成為今天被35歲幹掉的程式設計師,都是你前期不努力造就的「。

我認為這句話非常正確,畢竟,人的想法決定了他的行動,行動力影響了結果。

恰恰容易被35歲危機感困住的絕對是肚裡沒貨,不夠自信,內心慌學歷低,又不愛學習沒有耐心的人最容易被別人的觀點影響。

而那些厲害的人都懂得分辨真偽,對於社會上各種媒體報導有自己的看法及評價,不會被別人的觀點所影響。


更重要的這些人在工作與生活上都有自己長期的目標規劃,在不同的階段都有成果輸出,哪有時間思考35歲危機,當你在思考危機時人家都已經走在創業的邊緣了。

所有的35歲危機感都是自己造就的。

總之,事出必有果,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做什麼樣的人,最終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記住在任何行業中都要努力深耕,8小時內求生存,8小時之外求發展,恰恰求生存的人不思進取,35歲危機感容易找上門,與大家共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