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再起時:2023年我們的財富管理該怎麼做?

小白讀財經 發佈 2023-02-15T08:17:32.080712+00:00

1月「開門紅」後,最近A股市場波動性有所加大。中場休息等風來,但很多投資者的心態已與前兩年大為不同。比起搶賽道、爭收益,平滑投資風險、提升配置體驗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

1月「開門紅」後,最近A股市場波動性有所加大。

中場休息等風來,但很多投資者的心態已與前兩年大為不同。

比起搶賽道、爭收益,平滑投資風險、提升配置體驗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而對財富管理機構而言,未來可能更重要的是「做減法」,跳出賽道基金、明星效應和短期熱點的漩渦,基於客戶整體資產盤,提供更專業的配置服務。

資產配置的業務落點在哪裡?

我個人認為,投顧是一種,FOF也是一種。尤其是公募FOF作為資產組合配置的專業選手,近年來引發了巨大的市場關注,發展迅猛。截至2022年末,公募FOF的整體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數據來源:Wind)


FOF能解決客戶和財富機構的三大痛點


第一,FOF能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相較於財富機構傳統的「產品銷售」模式,更貼近客戶身為「買方」的真實需求。

儘管一些客戶對「資產配置」有所了解,但現實中,很多投資者的配置方式是「見一個買一個」,實際持倉還是以權益類資產為主、還是集中在某幾個熱門板塊,一旦板塊高估出現調整,投資體驗便十分糟糕;此外,也有些投資者雖然有意識地進行了分散配置,但由於缺乏策略管理能力,難以捕捉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而FOF可以有效解決投資者「不配置」、「亂配置」的痛點,把資產配置這個專業的事情也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去做,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第二,FOF的管理專業性,可以大大降低客戶投資信息差。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選基金的難度並不小於買股票。

看似只要買上幾個產品構成組合,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FOF基金經理」,但全市場有上萬隻基金、3000多位基金經理,而且風格特徵各異,如何挑選?如何組合?如何進行動態調整?

而公募基金做FOF業務,一方面得益於他們本身所具有的投研稟賦,天然地更懂基金;同時,頭部公募基金往往會配備更專業的投研人員,去做大量的產品研究和跟蹤盡調,來甄選底層產品構建組合策略。

這種選品能力、風控能力和高效的信息獲取能力,是一般客戶「單打獨鬥」所不能及的。

第三,FOF能有效改善客戶的長期投資體驗,並提高客戶對財富管理機構的置信度。

財富管理不是「一錘子」買賣,客戶的信任,必然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良好的投資體驗基礎上的。

而從歷史數據來看,FOF確實能有效改善長期投資體驗

以代表全市場FOF基金綜合走勢的「中證FOF基金指數」為例,過去5年該指數相較於股票基金指數、偏股基金指數、普通混基指數,走出了一條更為平滑穩健的淨值曲線,可見FOF確實能有效應對市場波動,幫助投資者穿越市場周期,努力實現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

來源:中證指數官網,截至2023/1/14

投資體驗的改善,反過來亦能提高客戶對財富管理機構的置信度,從而更好地留存客戶。


評判優質FOF產品的關鍵標準是什麼?


想要做好FOF,投研建設是關鍵之一

一則,資產配置需要專業投研人員多維度分析、綜合評估各類資產配置價值、產品風險收益特徵等,再形成投資策略;二則底層標的精選,對FOF管理人的選基金能力、選基金經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對來說,在FOF領域耕作時間較長的大機構,往往擁有更豐富的FOF管理經驗、更成熟的基金評估體系和更完善的投研團隊建設,也更有能力和耐心陪伴客戶長跑。

如果投研建設是硬實力,那麼投資理念就是軟實力。軟硬結合,才能乘風破浪。

關於投資理念,當前FOF投資領域也呈現出幾大流派。

比如偏量化的,通過各種歸因分析和數據處理來篩選基金;比如偏策略的,側重大類資產配置和時機選擇,來捕獲投資中的「α」;再比如著重選人的,更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致力於選出全市場最優秀的那批基金經理,用他們為FOF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超額收益。

這幾大流派,倒也沒有優劣之分,更重要的是如何實踐,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資框架體系,把理念真正融入到每天的投資決策中,不為短期的市場波動所動搖。而這方面,以「高質量選股」著稱的選股專家匯添富,可以說是典型代表。


精耕細作,成就「四有特色」的專家型FOF團隊


據我了解,匯添富是業內最早建立FOF團隊的基金公司之一。

當時,擁有基金組合實戰經驗的投研人才基本都在保險資管,公募這邊可謂「坑多人少」。2016年末,匯添富找來了國內資深的FOF管理實戰派、曾在平安資管任基金投研部總監的老將徐博,著手搭建FOF團隊。

隨後幾年間,匯添富「FOF戰隊」日益壯大。李彪、蔡建林等擁有豐富FOF管理經驗的實力選手相繼加盟,成為中流砥柱;陳思、程竹成、張麗傑等一批新生代干將,則構成了團隊中的「後浪」。

如今,匯添富FOF團隊的「四有」特色,在業內已經頗具名氣:

① 有平台:作為頭部基金公司,匯添富在業內素有「選股專家」的美譽,擁有實力強勁的權益、固收、量化投資團隊,一流的投研實力和完整的業務條線,為FOF團隊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② 有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業績居前的險資FOF團隊,擁有平均10年以上和百億級別的FOF投資管理經驗。

③ 有體系:FOF投研體系構建完整,包括科學的資產配置及策略配置體系、系統的管理人精選體系、有效實戰的FOF組合管理體系。

④ 有實戰:匯添富是最早發行公募FOF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旗下的FOF產品布局豐富,涵蓋各類風險收益特徵。

不過,匯添富FOF團隊最吸引我的地方還在於,他們走的是「以人為本」的路子,強調「人」重要性,以規則化的選人方法,致力於尋找每一類風格下最優秀的基金經理。

怎麼選?

作為FOF團隊裡主要負責權益投資的李彪,給出了四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平台。

基金經理所在的基金公司,秉持什麼樣的投研文化?信仰什麼樣的價值觀?考核及激勵機制如何?這些都會滲透到基金經理的日常投資行為中,日久天長,潤物細無聲。就像李彪說的:「如果平台實力強、投研文化濃、機制合理,基金經理肯定能獲得更好的成長與進化。」

第二個關鍵詞:人。

基金經理的價值觀、性格、風險偏好、勤奮度等等,都是李彪眼中的基金經理基本素質範疇。基本素質強,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做好投資;但基本素質不過關,哪怕短期業績能衝到前面,很難長期做好投資。

第三個關鍵詞:業績。

至少要有一定年限的公開業績,最好是經歷過一輪市場周期考驗。

第四個關鍵詞:超額收益。

基於公開數據,一方面用定量方式分析基金的超額收益來源;另一方面,通過其持倉個股的分析,交叉驗證基金經理觀點、選股能力、交易偏好等等,判斷他的業績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可以說,李彪用這四個關鍵詞,打造出了自己獨有的一把「篩子」。


這套投資規則,說起來簡單,但要真正落實到每一個交易日、每一次投資決策中,非常不容易。李彪應該是「修煉」了很多年,才能做到舉重若輕。


15年FOF老將親自掌舵的「核心優選」


隨著疫情漸行漸遠、各類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我國經濟加速修復的態勢更加明確。2023年,市場的春風或將再起。

匯添富FOF團隊也適時推出了匯添富核心優選六個月持有混合(FOF)(A類:014222 C類:014223),以助力客戶提升配置體驗、把握做多窗口。

新基金將由李彪掌舵。

李彪從2008年開始做投資,迄今從業年限超過15年。最早李彪在國元證券客戶資產管理總部擔任投資經理;2012-2017年間在平安資管從事基金投資,隨後加入匯添富FOF團隊至今。

其在管的幾隻FOF產品,長期業績表現亮眼,無論是累計收益率還是歷史年化收益率,都明顯超過同期業績基準。

數據來源:匯添富基金、經託管行覆核,截至2022/12/31,基金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收益。匯添富養老2040、匯添富養老2050,李彪均從2020/7/28開始參與管理。

作為歷經券商、保險資管、公募基金三大平台的資深基金買手,李彪見慣了市場的跌宕起伏,也見證了基金經理的更迭,對FOF投資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這種投資方法的有效性,從李彪在管FOF產品持續優秀的表現中,已經得到了較好的驗證。

接下來李彪將要掌舵的匯添富核心優選六個月持有混合(FOF),是一隻偏股混合型FOF產品,將在全市場精選優質基金——這本身就是李彪的強項,同時還能投資港股通標的。

其實,從歷史表現來看,偏股FOF相較於偏股基金指數、股票基金指數表現出更高的收益確定性:自2019年以來,偏股FOF歷年最大回撤和波動率均小於中證800和偏股基金指數,歷年收益表現也較好。

數據:Wind,2022年數據截至2022/12/29,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收益

而且該只FOF新品設計了6個月的最短持有期,能較好地兼顧組合穩定性和投資流動性需求。

如果新一年你想乘市場春風而上,同時尋求一站式解決方案、改善資產配置體驗,不妨看看李彪的這隻FOF新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