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非遺徐氏木雕傳統手工技藝傳承人徐治崗——小刻刀雕出大世界

德州新聞網 發佈 2023-02-15T08:32:34.266561+00:00

在寧津縣手藝人徐治崗的手中,它可以是萬千世界,可以是芸芸眾生,經過一把刻刀的精雕細琢後,變身為精美的工藝品。

聚精會神鵰刻

張瑞康鄭若祥

一段平平無奇的木頭能做什麼?在寧津縣手藝人徐治崗的手中,它可以是萬千世界,可以是芸芸眾生,經過一把刻刀的精雕細琢後,變身為精美的工藝品。

今年47歲的徐治崗年少時曾在家具廠打工學習木器雕刻,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雕刻的木器越多,我越有感悟,木雕不是單純地在木頭上刻出圖案,它是有生命的。」徐治崗說。1996年他拜河北滄州工藝美術大師金華為師,後來又去福建等地學習,2015年成立了工作室——寧津縣珍木藝木雕工作室。

木雕製作需要經過選料、審料、設計、打坯、細刻、精修、打磨、拋光、打蠟、檢驗等10多道工序,極考驗耐心和恆心,製作過程更是要心細手穩。「雕刻時要根據原材料依形設計,盡最大可能保留其特性和紋理,這樣既可以保持枯木本身的藝術形態,也可以讓枯木煥發異彩。」徐治崗說,雕刻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

徐治崗注重內涵和創意,力求每件作品寓意表達清晰。在第十四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首屆山東手造精品展中,他的作品《哪吒鬧海》《摩利支天菩薩》分獲金獎、銀獎,作品《一品清蓮》獲工藝美術創意獎金獎,《浴火重生》獲設計創新獎銀獎。他於2017年獲第八批德州市首席技師稱號,2020年他的徐氏木雕傳統手工技藝成為德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除了木雕,核雕技藝也是徐治崗的拿手絕活。2020年,受疫情影響,木雕因體積太大導致運輸困難,徐治崗考慮轉型,將目光放到核雕上。「比起木雕,核雕更考驗手力、眼力,也更需要耐心。」徐治崗說。每一個橄欖核的形狀大小都不相同,紋理複雜,需藉助其「形」與「勢」下刀,並且濕度、溫度變化會造成核的開裂,在雕刻中還會遇到蟲眼、壞核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一件簡單的核雕需要雕刻上萬刀,最後要進行20遍以上的打磨拋光。」徐治崗說。

這兩天,他正忙著創作一件核雕作品,整體採用圓雕、浮雕、鏤空雕刻的技法,將橄欖核內空和外形橢圓的限制運用到了極致。相比較形狀標準的原料,他更喜歡異形核,可以根據不太規矩的形狀,設計出更加有趣的作品。

如今,徐治崗在北京和天津開設了工作室,吸納了一批學員。「手工雕刻工藝是一門古老技藝,作為技藝的傳承者,我會為技藝的傳承和傳統文化的保護盡一份力。」他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