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變成這樣,也很可怕

湖底浮萍2018 發佈 2023-02-16T13:07:02.412219+00:00

先說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有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不准他看電視、玩遊戲。他唯一需要做的,或者說必須做的,就是學習。好在,孩子也非常爭氣。小學、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學校的第一名。高考成績出來了,這個孩子成為所在省的「狀元」。

先說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不准他看電視、玩遊戲。他唯一需要做的,或者說必須做的,就是學習。

好在,孩子也非常爭氣。小學、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學校的第一名。

高考成績出來了,這個孩子成為所在省的「狀元」。

為了慶賀他取得的成績,他母親準備帶他出去玩,他卻回答「沒意思」;母親又問他晚上願意點啥好吃的,他也非常木然。

怎麼辦呢?母親想了很長時間,然後用筆在紙上寫道:

「你今天想吃啥?A.包子;B.米飯;C.麵條;D.稀飯。

孩子頓時來了精神,在從母親手中奪過筆,在「米飯」後邊打了一個「√」……

看到這兒,你會想到什麼呢?

或許,你會脫口而出「考試的機器」!

是啊,這位高考狀元,在別人的眼中,是特別耀眼的存在,是許多父母津津樂道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成功的典範。

可是,他從小的經歷已經讓他養成了「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習慣,除了學習。

在父母的「精心設計」下,他從「不能玩」,到了「不知道玩」,最後變成了「不會玩」。他的世界裡,只有學習,因為,除了學習,別的方面,與生活和娛樂相關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太陌生了。

假如,他能從學習本身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並且將來能從事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工作,那當然是好事。

比如以前的數學家陳景潤,比如現在北大的「韋神」(韋東奕)。

這樣的孩子會成為在某一方面「獨一檔」的存在,做出一般人難以企及的貢獻。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無論對於他自己,還是他的父母。

可是,假如不能呢?

他雖然在考試上讓人佩服,在學習上讓人驚嘆,可是,他終究要結束學生生涯,走向工作崗位,走向豐富多彩的生活。

而父母不能陪他一輩子,也就意味著,他將重新開始「學習」。而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他面對的事情太多了,當他作為一名成人,卻有著與同齡人格格不入的表現時,學習帶給他的榮耀能夠延續嗎?

說實話,現在孩子面臨的競爭實在是太殘酷了,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學習上出類拔萃的那個。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快樂地生活,是為了更完整而幸福的人生。

孩子一旦變成故事中的這樣,是不是也很可怕呢?

有人會說,這是個極端的例子。

其實,「極端」是沒有標準的,學習和生活也難以兩全,全面發展也不好界定。

教育這個話題,從一個不合理的點出發,繞一圈,最後那個點終究又成為合理的了。

不知道朋友們對故事中的這個孩子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作揖]

湖底的浮萍資深教書匠,學校管理者,市作協會員。學習改變命運,交流豐富人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希望同朋友們一起堅持讀書與寫作,聚焦文史和教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