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為畢業論文擠水分不能僅靠抽檢

光明網 發佈 2023-02-16T16:02:42.424368+00:00

【閱讀提示】浙江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連續兩年問題較多的高校將被通報光明網評論員:本科畢業論文再被擠水分。

【閱讀提示】浙江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連續兩年問題較多的高校將被通報

光明網評論員:本科畢業論文再被擠水分。據媒體報導,浙江省教育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全省所有本科專業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設計),比例原則上不低於2%。該規定今年4月起生效。

至於抽檢的結果,則將被作為本科高校分類評價、本科教育合格評估,甚至包括招生計劃分配、新專業申請等的重要參考依據。具體來說,對連續兩年均有「存在問題畢業論文(設計)」且比例較高或篇數較多的高校,省教育廳將予以通報,減少其相關專業招生計劃等;對連續3年抽檢存在問題較多的本科專業,經整改無法達到要求者,視為不能保證培養質量,省教育廳將責令其暫停招生,或建議省學位委員會撤銷其學士學位授權點。

前有碩士博士畢業論文抽檢,現在本科畢業論文也不能「倖免」。其實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印發相關文件推行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制度,之後山東、江蘇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門給轄內高校分發並帶上「緊箍咒」。

過去,對於被爆出的本科畢業論文剽竊、抄襲、代寫等學術不端新聞,在輿論壓力下雖然不太會「爛尾」,但盤點不難發現,最終的處理結果也多以撤銷涉事學生已取得的學位,取消其導師的相關資格為主。對一系乃至一院、一校學術生態負有重要責任的學術委員會等相關監管部門和機構,多全身而退。

這會給人一種錯覺,學生抄論文、「洗」論文、為論文「注水」,似乎是個案,是個人學術品格及能力的問題,而有意無意遮蔽了其背後存在的結構性癥結。當然,學生是自己論文的第一責任人,自己觸及學術底線,理所應當自己承擔責任、付出代價。但明顯不符合學術規範且質量堪憂的論文,能通過答辯和審核,僅憑學生一己之力何以實現?往淺了說,是相關指導教師及學術監管機構失之於寬、「手下留情」;往深了說,或是人才培養過程管理欠佳、教育質量欠穩導致的必然結果。

打破「問題論文」刑不上「大夫」的「潛規則」,是這輪畢業論文抽檢新規最讓人值得期待之處。將「問題論文」與學校的「帽子」「(資源)袋子」進行一定程度的捆綁,或將倒逼學校重視教育質量,嚴把論文出口關,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革新教學方式,包括不再「唯論文」等。多少有些「黑色幽默」意味的是,高校本就要對人才培養的質量負責,撇去傳授具體的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誠信的價值觀也是教育的應有之義,現在卻要以「自嘗苦果」這樣的形式,督促其重新檢視人才培養初心和路徑。

正如抽檢制度並沒有讓碩博士論文中的代寫、買賣等現象杜絕一樣,僅靠抽檢也無法徹底解決本科畢業論文中存在的亂象。有觀點指出,目前2%的論文抽檢比例設置偏低,這或讓「出險」機率降低,更多「問題論文」得以僥倖逃脫懲處。具體比例的設定,或有操作可行性上的考慮,但2%還是3%還不是問題的關鍵。抽檢制度更大的挑戰是,如果一篇論文系「槍手」代寫,但只要其文本經過「原創」這一關的考核,那麼它就不會被歸為問題論文之列,直到有一天東窗事發,「代寫」一事敗露。很顯然,論文代寫何以屢禁不絕,又是比識別問題論文更複雜也更嚴峻的問題。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制度的意義和價值當然值得肯定,但要從根本上剷除滋生學術不端的土壤,淨化高校學術生態,還需打出一套組合拳。眼下有一種觀點似有相當的市場,即認為當前就業壓力居高不下,在論文問題上適當為學生們「放行」,以讓他們騰出更多精力應對求職或深造,從而實現學校和學生的「雙贏」。這種觀點不僅短視而且有害,不可不警惕。至於原因,借用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話來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新能源車全面代替燃油車,我們準備好了嗎

來源: 光明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