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感悟:不妥協,才是對人生最好的尊重

夢農人 發佈 2023-02-17T17:07:18.608733+00:00

講述者名片:李維月,男,51歲,現任興化市沙溝鎮官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成長感悟:不妥協,才是對人生最好的尊重。

講述者名片:李維月,男,51歲,現任興化市沙溝鎮官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2021年被泰州市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22年被興化市委、市政府評為「2021年度人物」。

成長感悟:不妥協,才是對人生最好的尊重


不妥協,一切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十年前,在組織的關心下,我成為村黨組織書記,走上了富民強村的道路。

接過新的擔子,承擔新的責任,困難重重,如何才能「破局」,擔起領頭羊的責任?

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甘願躺平,亦有的人努力一下就草草收尾。

困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只有永不服輸,才能永不會輸。

十年支書路,多少努力多少付出;

十年官河村,多少風景多少笑容。

我終於明白,人生就是砥礪前行,請不要輕易妥協。

因為,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沒有一種努力會被看輕。


昂貴的學費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不去分析失敗的原因。

2013年,我走上了官河村黨總支部書記崗位。

作為土生土長的官河人,我對官河的風土人情了如指掌,也對官河的資源優勢充滿自信。

剛上任時,心中便對官河村的發展有了自己的規劃——發展荷藕種植產業。

蘇州、無錫、常州......我迫不及待地前往各個產業強村進行現場觀摩和實踐體驗,拜訪邀請外地的專家學者傳授經驗。

學成歸來,說干就干。

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村主任承包了村里600畝的藕田,希望以身作則給村民們開個好頭。

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歸,但總期待著來年的大豐收。

然而只追求種植經驗,忽略了市場調研,讓我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

第二年,荷藕收成超乎預期,市場卻遭遇了嚴重的危機。

7角錢一斤的荷藕,4角5一斤的人工,再加上清洗、運輸等,刨藕的錢還抵不了成本,不刨虧,刨了更虧。

看著滿塘的藕,卻只能任憑它們荒在田裡,我的心情無比沮喪。

面對村民的臉,想到是我的失誤導致了滯銷,我的內心充滿愧疚。

「書記,方向沒錯,就是運氣不好!」正放空著,耳邊傳來了村民老趙的聲音。

「我們坐下來再想一想對策嘛!」

「是我們自願跟你乾的,你也不要太自責了......」

沒有指責、沒有質疑......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安慰著我。

淚水瞬間在心裡翻騰起來。

從那時起,我真正地認識到了身上的責任——

每一個決定,關係到的是千家萬戶;每一步腳印,都承載著全村人的信任。

這筆「學費」對於剛剛上任的我來說,既昂貴又難得,從那時起,我做每一項工作,都會事前認真調研,聽取群眾意見,事後逐條反思,總結工作經驗。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也。

人生在世,遭遇挫折並不可怕,換個思路,也許會成為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

積極生活,勇敢面對,迎難而上,越挫越勇;

在反思中領悟,在改變中提升,人才會不斷往前。


臉紅的支書


俗話說得好: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在總支書記這個崗位上,困難無法逃避,退縮毫無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迎難而上,把挫折化為動力。

2015年的一天,我們到村子裡走訪,車還沒到村里,村裡的老百姓就圍了上來。

「領導,你看這個路坑坑窪窪,連去鎮上的路都沒有,我們怎麼走!」

「年輕人都出去了,家裡也沒法找個地方上上班,哪怕是打打零工......」

老百姓的一聲聲「苦心話」就像一個個小刺一下一下扎進我的心窩,我滿臉漲得通紅,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還有一次,我看到村里一群六旬老人半夜3點起床趕往寶應藕廠打工。

我想上去打聲招呼,但那句辛苦了還是梗在喉嚨。

因為我覺得,他們的辛苦有我的一份原因。

困難和問題就在那裡,躲不了推不掉。

我知道我不能坐等風來,而是要尋找風口。

因為有了上次失敗的教訓,我們考慮得更為全面系統。

同時,為了不讓村幹部和村民再因為我的決策不當而承受損失,我決定這次由我先試先行。

哪怕前面有驚濤駭浪,但我決不能躲。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強烈的責任感能戰勝一切。

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要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越有擔當的人,越容易收穫真心,解決困境,獲得成功。


久違的笑容


《晚晴集》裡有這樣一句話:「凡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責任在肩,事在人為。

2017年冬天,我在自己承包的藕塘里看到了一定數量、足斤足兩的成年小龍蝦。

冬天為什麼也會有小龍蝦?

帶著這個疑問,我又自掏腰包買了些蝦苗撒在藕塘里,不久之後,池塘里歡騰的水花證明了這不是偶然。

經過上網查詢相關情況,並向本地的農技專家進行詢問,我發現,冬天養殖小龍蝦完全可以實現,而且收益不菲。

帶著巨大的欣喜,我們和村「兩委」一班人反覆試驗、精心驗證。

最終,我村帶頭探索出了荷藕種植套養小龍蝦的「蝦藕共生、田溝共作」複合型生態立體種養模式。

把昔日的「荒草灘」,終於變成了「聚寶盆」。

所有的堅持和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

2018年到2022年期間,愈發成熟的種養使得塘口畝產效益越來越高,官河村也順利建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大大增加,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只要信念一直在,就總有被回應的一天。

漫漫人生路,青蔥歲月也好,耄耋之年也罷,無時無刻不需要用堅持支撐生活。

因為總要有所堅持,歲月的旅途才能充滿期待;

總要有所堅持,時光的流逝才會少點遺憾。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以「不妥協」的態度征戰鄉村振興這片沃土,

用「如何」的智慧鑿破一切艱難險阻。

(轉載,如有侵權告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