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將大大縮減!ChatGPT開啟AI新時代

健康一線 發佈 2023-02-18T07:17:59.382149+00:00

一夜之間,ChatGPT概念引爆全網,持續引爆A股,相關股票持續拉升。去年11月30日,ChatGPT上線,第一周就收穫了百萬註冊用戶,成為史上最快到百萬用戶的產品。

一夜之間,ChatGPT概念引爆全網,持續引爆A股,相關股票持續拉升。

去年11月30日,ChatGPT上線,第一周就收穫了百萬註冊用戶,成為史上最快到百萬用戶的產品。

今年1月23日,微軟確認了對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新一輪數十億美元投資;2月4日,ChatGPT搜索殷勤悄然上線;2月6日,谷歌預告其智能對話機器人Bard即將上線;2月8日,微軟緊急推出由OpenAI提供技術支持的最新版Bing(中文名「必應」)搜尋引擎和Edge瀏覽器。

作為一款看似全能的人工智慧聊天程序,據悉89%的美國大學生再用它寫作業,雖說這個數據有些言過其實了,但是至少說明,這款程序在解答問題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一款產品,帶動了整個行業,從Google指數上看,ChatGPT在全球的熱度指數激增;從創投圈來看,2023年開年以來,賽道內初創公司受投資者持續追捧。

AIGC概念火熱,商業化應用將快速成型

AIGC是繼UGC、PGC之後新型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的生產方式,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已經從簡單的降本增效向創造額外價值轉移,未來3年內,模擬人生成和遊戲AI這兩種綜合性的AIGC場景將趨於商業化成熟。

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科技巨頭開始了AIGC領域的布局,BAT、字節、網易等公司,都推出了AIGC應用產品。

AIGC大大降低了數字內容的生產成本,用智能替代人力,使整個行業的製作成本都有了明顯降低。在海外生成式AI公司中,商業化比較成熟的Jasper.ai公司瞄準營銷、自媒體、電商等多場景需求,制定了一系列To B服務。而國內的To B方向也有率先爆發的潛力。

從2022年3月起,AIGC賽道頻現大額融資,其中不僅包含了OpenAI、Stability AI這樣再AI界已經有一些知名度和實力的老牌公司,還有像Jasper.ai、Regie.ai、 Replika這樣的初創公司,多家AI初創企業都拿到了上億美院的新融資。

行業終結者?大可不必過早焦慮

人工智慧聊天程序並不新鮮,其實早兩年就有不少網絡平台使用了人工智慧客服,只是機械重複的話術,「禮貌」但毫無信息增量的反饋讓人一言難盡。而ChatGPT的誕生,則讓人感到驚艷。

對此,一些行業的從業者開始出現了就業焦慮。畢竟有人讓ChatGPT寫一篇時評,洋洋灑灑數百字,雖算不得特別出彩,但是能稱得上中規中矩。同時,對於一些大學課程的作業,ChatGPT也能「應對自如」,不僅可以回答客觀題,對於主觀題的回答也有了自己的見解。

但是,ChatGPT短時間內,絕不會成為某些行業的「終結者」。計算機對於行業的理解,只是將大量數據進行機械化分析後的產物,因此在回答一些社會問題時,可以輸出結構性比較完整的內容,但是,依舊有不少回答是「正確但又無用的廢話」。

不得不承認,AI技術在製藥領域對人類的幫助確實也很大。早在去年7月,DeepMind 宣布 AlphaFold DB 已從 100 萬個結構擴展到超過 2 億個結構,擴大超過 200 倍,這一進展將極大地提升人們對於生物學的理解。AI對人類的降維打擊,世間幾乎所有已知蛋白質結構都被開源了。

成立於2021年的英矽智能全球首次利用AI發現了一種全新機制的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臨床前候選化合物,6個月時間200美元成本直接刷新行業記錄。

據悉,2021年誕生於美國哈佛實驗室的Regenerative Bio(重生科技)旗下的「樂梵」作為全球首家以【人工智慧、雲端超算】驅動的抗衰生物技術品牌,基於自主研發人工智慧抗衰物質篩選平台 PASSTM,將AI製藥相關技術與生物學進行結合,探索具有抗衰功效的成分、配方及療法,解決因年齡增長引起的系列健康問題,延長人類健康壽命。

自從我國正式推行 「健康中國」 政策以來,各類能夠普惠大眾的新興生物技術收穫了廣泛關注與支持。特別是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逐漸嚴峻,促使抗衰老的相關市場需求日益高漲。

對於AI技術驅動下的產品商業化成果,「樂梵」產品成功引進京東平台,產品上架首月訂單突破千萬元。獲得廣大消費者青睞,已有上萬條消費者好評!甚至很多消費者一次性直接購買20瓶,提供給自己的愛人和父母服用。從注重個人健康理念到家庭成員健康理念,消費者在踐行2030「健康中國」。

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未知領域都變得清晰,就像以往都以為長生不老是神話,但是現在來看也並非不可觸及,所以沒有什麼永遠不會改變,精益求精才是正道。

但是,針對一些比較有創造性的工作,AI的表現就不盡如人意了。說到底,人工智慧聰明,但沒有意識,它可以成為一個詩人,即便是抽象內容,也可以根據大數據提取模仿,但是他沒有靈感,沒有辦法完成一些需要有發散性思維的創作。

我們可以把AI比作一個巨人,因為它擁有非常龐大的資料庫,可以讓創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無法取代真正優秀的創作者。

AI背後是人工的力量

隨著AIGC的火爆,「智能取代人類」的討論與日俱增。但是,聚焦AI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背後的「人工力量」,人工智慧離不開人工的開發。

目前,國內人工智慧領域人才依舊供不應求,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方向的人才供需比大概在0.5左右,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供需比僅0.38。可以看出,人工智慧方向的人才依舊是緊缺狀態。

人工智慧的意義,是讓人從重複性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完成真正的創造。同時也可以檢驗一項工作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同時AIGC技術還面臨著信息獲取的合法性等不確定因素。未來它到底能夠擁有多大的經濟價值,取決於能否定位到各個產業的核心需求。

過早焦慮「機器取代人工」的問題,不如敞開胸懷迎接技術進步對工作、生活帶來的改變。只會機器的永遠是機器背後的人,機器能做的是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而人的主觀感受和創新創造,也可以讓機器不斷進步。

在擁有AIGC的未來,人類將騰出更多精力,聚焦於思想與觀念的創新,機器能做的就是「就是」秘書工作,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科學和文化領域去的更深遠的突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