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首超一萬億千瓦時 可再生能源高水平消納利用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3-02-19T03:30:53.040662+00:00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到1.19萬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加2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接近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到1.19萬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加2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接近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隨著新能源發電量占比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重視消納工作。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表示,將圍繞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推動可再生能源法修訂;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建立基於綠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圍繞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在工業、交通和住建等領域可再生能源替代;組織開展抽水蓄能布局優化,推動抽水蓄能又好又快發展。

近年來,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引導綠色電力消費,對於新能源消納起到重要作用。綠色電力證書是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所發綠色電力的「電子身份證」。發電企業通過出售綠證獲取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收益,電力用戶通過購買並持有綠證證明其消費綠色電力。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統計局、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認定的基本憑證。

綠證的核發和交易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們正在結合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完善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明確綠證的權威性、唯一性、通用性和主導性,拓展綠證核發範圍,推廣綠證綠電交易,引導綠色電力消費,為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全社會更好消費綠色電力發揮更大的作用。」王大鵬透露。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建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我國能源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風電、光伏發電存在間歇性、隨機性、波動性,現有電力系統要接受和消納大規模高比例波動性強的風電、光伏發電,亟需大力發展各類儲能以彌補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缺口。

隨著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和市場環境不斷優化,多種示範引領帶動效果凸顯,新型儲能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表示,新型儲能特性與傳統的儲能技術形成優勢互補,使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有更多的選擇。較之於傳統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選址靈活、建設周期短、響應快速靈活、應用場景多元,與抽水蓄能可以形成優勢互補,在不同的場景中解決新能源接入電力系統時帶來的強隨機性、高波動性等問題。

技術突破和經濟性提高,為新型儲能快速發展進一步創造了有利條件。劉亞芳介紹,近年來,國家新型儲能技術發展速度不斷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大幅提升,安全防控技術和措施不斷完善。儲能用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10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約50%,目前已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鏈;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發展迅速。儘管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增長,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流的儲能電池系統成本仍呈下降趨勢。新型儲能行業整體處於研發示範向商業化初期的過渡階段,並逐步形成產業化體系。

「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是電力系統低碳轉型的基本路徑,煤電轉型發展是電力系統消納新能源的重要支撐。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趙學順透露,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按照「以需求為導向、以轉型為目標、以市場為抓手」的原則,進一步加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力度。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輔助服務價格辦法,建立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修訂完善有關市場交易細則,推動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品種市場化,以市場競爭方式降低系統整體調節成本。同時,進一步拓展輔助服務覆蓋廣度,挖掘輔助服務功能深度。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