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梅長蘇沒死,穆霓凰可不會像伊能靜那樣

滿倉大兄弟 發佈 2023-02-19T11:48:52.491975+00:00

劉文正的死訊竟然出現了反轉,這大概是今天最離譜的一條新聞。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梅長蘇。很多人都看過的,《琅琊榜》有一版未播大結局:梅長蘇沒死,而是隱居在琅琊閣里。《琅琊榜》未播大結局幾天前,伊能靜在一個公開場合聽說劉文正去世了,當眾落淚。後來有人質疑她假哭,我覺得沒必要。

劉文正的死訊竟然出現了反轉,這大概是今天最離譜的一條新聞。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梅長蘇。

很多人都看過的,《琅琊榜》有一版未播大結局:梅長蘇沒死,而是隱居在琅琊閣里。

幾天前,伊能靜在一個公開場合聽說劉文正去世了,當眾落淚。

後來有人質疑她假哭,我覺得沒必要。

每個人在面對這種事的時候,反應就是會不同的。

有些人的眼淚可能來得快,有些人則要先經歷震驚、呆滯,然後過了很久才會哭出來。

穆霓凰收到梅長蘇的死訊,是通過宮羽送來的絕筆信。

穆霓凰的眼淚來得就慢。

儘管她早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還是先愣神,又看了信之後,才慢慢熱淚盈眶的。

反之,宮羽的眼淚來得就快。

穆霓凰還沒把信接過去呢,宮羽的臉上已經有兩道淚痕了。

這兩個女人都深愛著梅長蘇,所以眼淚來得是快還是慢並不重要。

伊能靜是哪一種類型,我不清楚。

但無論她是淚失禁體質,還是哭戲精湛,作為劉文正昔日打造的明星組合成員,在記者的包圍之下,如果伊能靜沒有「及時」表現出悲痛,可能留給媒體和世人的「想像空間」就會更大。

所以,在當時的那種情境裡,快哭可能要比慢哭更正確。

現實生活中你也會看到,送葬隊伍里總會有一些人在乾嚎,其實都是做給旁人看的。

乾嚎的人,心裡不見得不難過。他們只是擔心,沒有「及時」哭出來會顯得自己與逝者的關係不夠親。

其實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如果與逝者的關係是真的好,心理也足夠強大的話,是不會介意旁人怎麼看的。

而乾嚎,除了上述可以被體諒的因素之外,也一定包含了不自信的因素。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梅長蘇假死的消息傳到穆霓凰的耳朵里,她的第一反應又會是怎樣?

這個部分就是純純的腦洞了。

我覺得,穆霓凰聽說梅長蘇沒死之後,第一反應會是震驚。如果她當時正在坐著,可能會一下子站起來。

然後她會要求報信者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全都講出來,越詳細越好。

當然,她也有可能如釋重負地長出一口氣,或者拍手大笑等等。

但無論如何,穆霓凰一定不會出現的反應,就是立即解釋自己為什麼輕信了梅長蘇的死訊。

請注意,我指的是第一反應。

將來有可能會解釋,但絕不會是第一反應。

因為在這種死而復生的大喜事面前,那些很容易被理解的誤會根本就無關緊要。

而伊能靜真正的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在熱搜上出現死訊反轉之後,伊能靜的第一條回應,竟然是往外擇自己。

伊能靜說,如果不是連家屬都來說劉文正已經去世了,她就不會輕信。

然後她還總結道:「不是大家都在講就是真的。」

顯然,她搞錯了重點。

劉文正去世的消息,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信了。確實如伊能靜所說,這種事沒人會拿來開玩笑。

所以,輕信死訊不是錯。

但在伊能靜看來,這一次的輕信,讓自己出糗了。

所以她才會主動解釋自己為什麼會輕信。

她恰恰忘記了,昔日恩師「死」而復生,這首先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好事。

所以,伊能靜的正確回應,應該是先喊一句「太好了」,然後再解釋自己當初為何輕信。

先喊一句「太好了」,是本能反應。

但她好像,沒這個本能。

我們再開一個腦洞。

有沒有一種可能,伊能靜看到熱搜上的反轉之後,在心裡,或者對身邊人喊出了那句「太好了」,卻沒有發表到微博上。

這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

但是你別忘了,明星的微博自帶公關屬性。如果她真的在心裡或是對身邊人喊出了那句「太好了」,也務必要將其發在微博上。

否則,網友就看不到她欣慰的一面,只能看到她在解釋。

伊能靜把解釋作為回應的全部,也從側面體現出她對自己的公眾形象缺乏自信。

她預判網民會嘲笑她「哭早了」或者「白哭了」,甚至可能她已經接到了類似的留言,所以才會急著解釋,卻忘記了表達欣慰。

其實,我跟逝者的關係有多好,為什麼要證明給外界看呢?

先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才能讓外部的噪音降低分貝。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