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頂流網紅,竟然有六根手指!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發佈 2023-02-24T15:59:07.206056+00:00

撰文 / 仇劍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它只有黑白兩色,卻風靡全球;它只分布在中國,卻為世界人民所喜愛;它每天只需要吃吃竹子、喝喝盆盆奶、爬爬樹、打打滾,就能以憨萌的姿態俘獲人們的心;它的生老病死,常常占據新聞的頭條。它,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撰文 / 仇劍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它只有黑白兩色,卻風靡全球;

它只分布在中國,卻為世界人民所喜愛;

它每天只需要吃吃竹子、喝喝盆盆奶、爬爬樹、打打滾,就能以憨萌的姿態俘獲人們的心;

它的生老病死,常常占據新聞的頭條。

它,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的前世今生


1869年,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神父在寶興縣鄧池溝教堂傳教時,於當地的獵人家中發現了這種奇異的動物。

他把採集到的標本和骨骼送到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鑑定為一個新物種。從此,匿居荒野的大熊貓進入西方社會的視野。

鄧池溝教堂外景( 攝影 / 高華康 )

其實,中國人對大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2100多年前,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的皇家動物園裡就曾飼養過大熊貓。這種可愛的動物也博得了太后的歡心,以至於她死後的隨葬品里就包括了一隻大熊貓。

在唐代,女皇武則天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的禮物中也有兩隻大熊貓,這應該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大熊貓第一次充當兩國間的友好大使。

從那以後,特別是現代,大熊貓就經常作為友好大使出訪。在它到訪的國家,很多人因為喜愛大熊貓,開始關注和了解中國,甚至學習中文和到中國旅遊。大熊貓成功地在中外間架起了一座座友誼的橋樑,成為了中國新的、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素食吃貨的養成


大熊貓憨態可掬、不慌不忙的樣子讓人感覺十分友善,而且這個熊科的能長到100多千克的大傢伙,居然是個素食主義者——它基本只吃竹子!想想看,不殺生、慢吞吞、萌萌噠,不正是這個渴望和平、快節奏的世界最需要的心靈慰藉嗎?

竹葉擼一把嚼著吃,竹竿撕了皮啃著吃,坐著吃累了躺著吃。

大熊貓「蜀蘭」(攝影/冉委奇 )


講真,大熊貓是個超級吃貨,在野外它每天要吃約18個小時,能吃下去20千克竹子!

大熊貓的「吃貨」名頭可是有原因的!它是食肉目動物,從祖先那裡繼承了一副消化肉類的腸胃。草因為富含難以消化的木質素和纖維素,所以食草的動物要麼有超級長的腸道,要麼有好幾個胃來發酵。而大熊貓雖然改了食譜,但是消化道卻並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它能從每千克竹子裡吸收到的營養就非常少。為了獲取足夠的營養,它的進化策略就是多吃。

另外,為了方便吃竹子,大熊貓還多長了一個拇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松鼠或者家養的小倉鼠吃東西,因為它們沒有可以對握的手指,所以吃東西時都是用兩個前肢捧著吃。

大熊貓幼仔( 攝影 /馮文真 )

而人類因為有大拇指可以對握,所以可以用一隻手拿著東西吃。大熊貓和其他大部分獸類一樣,也沒有可以對握的大拇指,但是它的一個腕骨在進化中特化成了「偽拇指」。有了這個多出來的手指,大熊貓就可以像我們人類一樣用一隻手進食了,是不是很厲害呀?



寶寶成長曆險記


大熊貓幼仔出生時的平均體重是150克左右,只有媽媽體重的1/500。這麼大的動物卻生出來這么小的幼仔,只有袋鼠可以和它相比了。可是袋鼠有育兒袋,大熊貓媽媽卻沒有,怎麼辦呢?


剛生出幼仔的大熊貓媽媽,會把寶寶摟在懷裡,用手臂環繞著形成一個溫暖舒適的小環境,不吃不喝地哺乳和照顧幼仔至少一周時間。

等幼仔大一點能夠保持自己的體溫了,媽媽才出去覓食,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在窩裡一聲不吭、保持低調地等媽媽回來。

當幼仔再大一點會爬樹了,媽媽出門覓食的時候,寶寶都會爬到最高的小枝丫上躲避天敵,等媽媽回來才下樹。

在野外,豹和豺都是大熊貓寶寶需要躲避的天敵。要想順利成長,它們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

除了天敵之外,人類對它們棲息環境的干擾才是影響最大的。為了保護大熊貓們免受人類活動的干擾,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陸續建立了60多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國寶」大熊貓!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與大熊貓來場約會》,作者仇劍,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