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舊聞|民國20年的泗縣半城匪患

鄉土泗州 發佈 2023-03-01T07:48:03.324798+00:00

歷史舊聞|民國20年的半城匪患。民國時期,洪澤湖沿岸地區匪患嚴重,百姓深受其害。以下為民國20年11月12日《新聞報》關於半城匪患的報導:

歷史舊聞|民國20年的半城匪患

文章選自公眾號:泗洪歷史文化

民國時期,洪澤湖沿岸地區匪患嚴重,百姓深受其害。以下為民國20年(1931年)11月12日《新聞報》關於半城匪患的報導:

半城鎮被匪燒殺

皖北泗縣半城鎮,被匪燒殺,情況極慘。昨據該縣旅蚌李君接得家報雲,當駐防軍徐團之戴朝德連長率步兵二連、機關槍二門,於十月二十四日到達半城西姚莊[1],督同民團六百餘名,二十五、六、七、八等日,以炮火猛攻,不意該區[2]聚眾千餘,強悍異常,四出燒殺。嗣因人困馬乏,彈盡糧絕,致傷亡數十人,眾寡不敵,遂退距離半城四十里之青陽鎮。二十九日夜,半城周圍數十里各村莊被匪等放火,悉成焦土。該地居民傷亡及被掠者共七百餘人,逃往青陽、雙溝被難者約七千餘,均嗷嗷待斃,概露天宿住。難民推代表六十餘人至縣城求援,各機關均急電省府,請兵往剿。

——《新聞報》[3]1931年11月12日第8版


注釋:

[1]姚莊,即今泗洪縣半城鎮以西的祖姚莊。

[2]1930年,泗縣轄有9個自治區。民國《泗縣誌略》記載:「一區區公所駐城內,二區雙溝,三區盧圩,四區上塘集,五區半城,六區管公店,七區劉圩,八區青陽,九區草溝。」其中,位於今泗洪境內的有二區、四區、五區、八區。半城鎮為第五區區公所駐地。

[3]《新聞報》創刊於清光緒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資興辦,報紙標榜「無黨無偏」「經濟獨立」。1949年5月上海解放,該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報紙停刊(來源於百度)。

(報紙提供: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朱超亞)

歷史舊聞|馬馨亭設計誘捕匪首「潘結巴子」始末

2023-02-22 01:00·鄉土泗州

歷史舊聞|馬馨亭設計誘捕匪首「潘結巴子」始末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泗洪歷史文化

民國時期,地處蘇皖邊境的洪澤湖沿岸,淺灘眾多,港汊縱橫,長滿蘆葦和湖草,成為土匪出沒之淵藪,湖霸恣肆的天堂。常年活躍在洪澤湖一帶的土匪主要有魏友三(老魏三)、潘結巴子、徐五、孫乃香等。

地方史志記載:「1926年農曆十月十五日,魏友三、劉金然、潘結巴子3股土匪千餘人包圍劉大德莊,護莊小刀會員頑強抵抗6小時,寡不敵眾,圩破莊毀,400多間房屋被焚,5萬公斤糧食被搶,280餘人被殺,18家被殺絕。」(1994年版《泗洪縣誌·大事記》第18頁)文中的「劉大德莊」指今泗洪縣孫園鎮劉德莊。

潘結巴子,何許人也?筆者在2008年整理《湖匪老魏三》一文時,了解到潘為孫園鎮大盛莊人。2009年8月,筆者在大盛莊走訪時,村民潘道儀、潘啟美說:「潘結巴子,本名叫潘亞東,後被馬馨亭招安,在臨淮關一帶被鍘刀鍘死,死時約三十來歲。」2015年7月,半城花亭莊老人祖廣禮說:「潘結巴子被招安後不久,政府為消除後患,在蚌埠長淮衛將潘結巴子的武裝繳械,潘等匪首被鍘刀鍘死。潘結巴子當時有個隨從叫祖富康,是花亭人。那年的農曆臘月三十晚上,他經雙溝、城頭回半城的途中,在城頭被鄉練捕獲。後經我的祖父祖廷珍、花亭甲長武雲新作保,祖富康才得以回家。祖富康後改名為祖延康,做了祖樹屏(祖大鬍子)的勤務兵。這些事情都是祖延康後來被『批鬥』時說出來的。」

近日,筆者在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朱超亞提供的1929年2月北京《益世報》上看到了一篇《淮泗土匪又殲一股》的報導。文中提及,潘亞東被泗縣縣長馬馨亭設計誘捕後,其部屬50餘人也被長淮衛一帶的駐軍繳械,另有10餘人事前得以逃脫。此載與大盛莊村民及半城祖廣禮老人的回憶基本一致。現將此報導抄錄如下:

蚌埠|淮泗土匪又殲一股

(十三日蚌埠通信)在泗縣招安之積匪[1]潘亞東股,此次經駐蚌陸軍第二師侯團,在長淮衛[2]包圍解決,頗出吾人意料之外,茲將其經過詳情,采志如下:

皖北泗縣東瀕洪澤湖,南貫淮河,港汊交錯,蘆葦參差,向為土匪之淵藪。積匪潘亞東率眾盤踞此間,燒殺淫掠,數年於茲。前年潘曾一度受直魯軍[3]招撫,充任連長一職,自直魯軍失敗後,潛行回泗,購械聚眾,擴充勢力,仍恢復其舊業。

去歲夏間,匪魁高八[4]被匪殺害後,潘即起而代之,泗縣全境,蹂躪殆遍,而青陽、豐城[5]一帶,受害尤烈。雖經當地警隊進剿,但兵力單薄,無補實際。該縣縣長馬馨亭[6],曾於去年十二月間,請此第二師師長顧祝同,派遣第四旅第八團第一營營長梅秀芳,率部赴泗,會同警練痛剿,潘即率眾分踞豐城、青陽兩處。

而軍警因居民困在城內,不願用大炮轟擊,以免玉石俱焚。嗣馬縣長用招撫辦法,冀誘其入彀,聚而殲之。經幾度□治,潘乃表示投誠,由第二師當局委任為補充營長由伊自行編制,然後令其率部駐紮蚌埠正東之長淮衛,聽候檢閱。潘由是一躍而為招安營長,並認馬縣長為其保障,深信不疑。旋於本月七日由長淮衛帶同衛侍來蚌,晉謁第二師當局,接洽一切。甫入師部,即被扣留,其衛兵亦被拘捕,一併看押師部內。二師當局同時密令第四旅第七團團長侯克聖,率部星夜馳赴長淮衛,將該部迅速解決。

次日(八日)[7]拂曉,侯團布置妥當,突將潘部包圍,其部眾猝不及防,未暇抵抗,立被官兵繳械,當場俘虜五十餘名同,所繳槍枝,數亦如之。聞潘部之鉅匪韓某,事先率匪十餘名,由該處逃去。是日,侯團即將所俘匪軍,及所繳軍器,一併押解來埠,送至二師司令部,嚴加看管。潘亞東經參謀處長鄒文華提案鞫訊,承認為匪不諱,並謂本人決不疑及有此,故敢前來云云,訊畢還押。其餘眾虜,連日分別研訊中,承認為匪者十餘人,均由師部送交公安局看押。二師當局一俟將眾虜訊畢,即將呈報總司令請示,分別法辦雲。

——北京《益世報》1929年2月21日第6版

注釋:

[1]積匪,是專門從事搶劫燒殺、綁架勒贖活動的慣匪。

[2]長淮衛,明朝軍隊實行「衛所制」。朱元璋建中都鳳陽,將長淮定為中都八衛之一。長淮衛位於蚌埠市以東20里,現屬蚌埠市龍子湖區。

[3]直魯軍,即直魯聯軍,奉系軍閥直隸督辦李景林部和山東督辦張宗昌部組成的聯軍。後直魯聯軍南援直系軍閥孫傳芳,與北伐軍作戰。1928年4月,國民革命軍在山東將其擊潰。

[4]高八,本名高宏甫。1993年版《盱眙縣誌》第800頁記載:「1927年春,陳亦廬任國民黨盱眙縣長,面對約800人的高八、徐福田灘匪,起初也進行招撫,將其編為緝私營,高八任第一營營長、徐福田任第二營營長。他們受任後,本性難改,變盱城為匪巢,城鄉居民仍遭蹂躪。陳於是調集各鄉民練2000多人,集結於城南清水壩一帶。高、徐聞訊迎擊,激戰半日,敗退城內時,遭到駐城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特務營及縣警的堵擊。該匪腹背受敵,死50多人,傷100多人,余鳧水潰逃。省府下令通緝高八、徐福田等匪首。1928年冬,高八等在官兵圍剿中被擊斃。」

[5]豐城,應為半城,今泗洪縣半城鎮。下同。民國初期,今泗洪大部區域屬安徽省泗縣管轄。

[6]馬馨亭,宿縣時村人,早年曾參加軍閥混戰,1928年冬至1929年冬任泗縣縣長,後任嘉山、鳳台縣長。1940年1月,安徽省政府委派馬馨亭任國民黨第14縱隊司令,率一個加強營到達皖東北,以武力威逼盛子瑾交權。大柏圩戰鬥後,馬馨亭率殘部逃往津浦路西。後任安徽省第四區專員。

[7]次日(八日),即1929年2月8日,經查此時農曆為臘月廿九。祖廣禮老人回憶,潘的隨從祖富康,在農曆臘月三十晚上在城頭被捕獲。二者時間也算吻合。

(陳子兵整理)

敬告:鄉土泗州頭條號是一個記錄和研究古泗州及今泗縣(包括部分周邊地區)地區歷史、文化、民俗及自然風物的公益平台。本平台註明稿件來源為相關歷史資料、書籍和其他媒體與網站的文/ 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平台轉載,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平台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轉載稿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知本平台及時撤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