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4大習俗,4大禁忌

儒風大家 發佈 2023-03-06T08:35:27.905276+00:00

2023年驚蟄時間:3月6日4點29分。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牢記民間4大習俗,4大禁忌,老傳統別丟,趕走霉運,身心康健!



2023年驚蟄時間:3月6日4點29分。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韋應物有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此時,驚雷陣陣,喚醒蟄伏一冬的芸芸眾生。


山野田陌,乾坤萬象,又煥生機,處處欣欣向榮。


牢記民間4大習俗,4大禁忌,老傳統別丟,趕走霉運,身心康健!


1

四大習俗


  • 祭白虎,化是非


《卜筮正宗》載:「白虎交重喪事惡,官司病患必成凶。」


相傳,白虎為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驚蟄都會出門覓食傷人。


如果犯了沖,則會遇小人興風作浪,導致諸事不順,家宅不寧。


所以大家都會驚蟄祭白虎,即在紙上繪製黃色黑斑紋長獠牙的白虎。


拜祭時,以肥豬血餵之,豬油抹之,使其不能出口傷人,化解口舌是非。


  • 打小人,驅霉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時節,大地回暖,冬眠的蛇蟲鼠蟻從酣睡中甦醒。


所以,古時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驅趕爬蟲走蟻。


久而久之,便演變成「打小人」的習俗,人們會用器物拍打紙剪的小人以驅趕霉運,保佑全年行好運、順風順水。


  • 吃梨子,遠疾病

諺語說:「驚蟄吃了梨,一年好精神。」


自古以來,民間一直有驚蟄全家吃梨的習俗。


不僅是因為「梨」諧音「離」,認為吃梨可讓莊稼遠離蟲害,碩果纍纍,五穀豐登。


也是由於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吃梨可令五臟平和,潤肺止咳,增強身體免疫力,讓人遠離疾病。


  • 蒙鼓皮,順天時

《周禮》有云:「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傳說中驚蟄節氣,天庭有雷神擊天鼓,震向人間。


人們藉此時機,制新鼓、蒙鼓皮,表達對雷神的感謝和敬畏。


這既是告誡自己,講究天人合一,順應天時,凡事才能事半功倍。


同時也是以此為節點,拉開一年春耕和奮鬥的序幕,成就更好的自己。



2

四大禁忌


  • 忌舉辦婚事

俗語有云:「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是舅公。」


傳統觀念中,人們認為驚蟄前後,雷公出門頻繁,雷聲不斷。


所以此時不宜嫁娶,舉辦婚事,否則會婚姻不順,有欠美滿。


而婚事一般都求個黃道吉日,為了忌諱,很多人這期間也不會訂婚和結婚。


  • 忌進補過度

春五行屬木,肝五臟屬木,因而春氣通肝。


驚蟄為仲春的開始,身體肝氣生發,肝火旺盛。


所以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不講究進補的節氣,以防上火傷肝。


飲食上,應順肝之性,以清淡平補為主,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


建議多吃些富含植物蛋白和維生素食物,如菠菜、韭菜、百合、山藥等。


  • 忌穿衣過少

老話說得好:「先是春光無限,然後寒冬重現。」


驚蟄前後,氣溫乍暖還寒,變幻無常,晝夜溫差較大。


且多發「倒春寒」,尤其是陰雨綿綿的日子,一定要注意穿衣保暖。


否則不僅會傷風感冒,受寒也容易引發肢體疼痛、風濕,甚至是關節炎。


應當「上薄下厚」,先減上衣再減下衣,同時護好腿腳、腰腹、頭頸等關鍵部位。


待到日平均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根據自身情況,再結束春捂。


  • 忌久不通風

《黃帝內經》有言:「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驚蟄過後,天氣回暖,萬物生發,室內溫度濕度明顯提高。


如果居家門窗緊閉,久不通風,就是滋生和傳播各種病菌的溫床。


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必然會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


我們應每天通風2-3次,清晨和傍晚時為宜,污染物濃度低,換氣效果好。


經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減少病菌的產生,對身心健康大有益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