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瀏覽器,逃過3·15是你的幸運

鋒潮評測 發佈 2023-03-24T15:32:22.993834+00:00

是懶得折騰的自帶瀏覽器,小眾好用的「夸克」、「火狐瀏覽器」,還是傳統老廠出品的「UC瀏覽器」、「360瀏覽器」呢?

話說,機友們平日裡都在用什麼瀏覽器呢。


是懶得折騰的自帶瀏覽器,小眾好用的「夸克」、「火狐瀏覽器」,還是傳統老廠出品的「UC瀏覽器」、「360瀏覽器」呢?



機哥之所以突然這麼問。


是因為啊,我發現了一個大瓜——


在315前夕,有關部門推出了一期,關於「瀏覽器App個人信息收集情況」的報告。



這回,直接是抽取出了9款婦孺皆知的瀏覽器App。


像咱們開頭提到的「夸克」、「火狐」、「UC」、「360」啥的,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華為小米自家推出的瀏覽器、「搜狗瀏覽器」、「QQ瀏覽器」...也都有幸,成為了此次測試的參賽選手。



雖然,瀏覽器收集個人信息,已然是個眾所周知的行業現象。


但機哥屬實也沒有料到。


僅僅是第一輪測試的結果,就已經把我看得頭皮發麻...


訪問權限


說出來怕你們不信。


就是再平常不過的啟動App的操控,對這幫瀏覽器來說,都無異於學校放學、食堂開門般的存在。



像什麼位置設備剪切板相冊應用列表等各種權限,都會隨著App正式啟動的那一瞬間,一覽無餘。


在單純的「啟動一次App」測試中。


「悟空瀏覽器」,成功奪下獲取最多權限種類的冠軍,在啟動App的那一刻,它就拿下了我們手機的5類權限。



雖然「悟空」的5類,比起別家僅有兩三類來說,確實算多。


但這種蜻蜓點水、萍水相逢的廣撒網式訪問...


對機哥這種久經沙場的人來說,都抵不過以頻率取勝的「UC瀏覽器」,要來得震撼人心——



沒錯,68次位置權限訪問,也是直接把機哥我給看哭。


說真的,我長這麼大,也是第一次發現除了我爸媽之外的人,這麼關心我的安危、這麼關心我的安詳。


雖然按高情商的話來說,這叫優化使用體驗、提供特殊服務。



但為了優化用戶體驗,居然做到了這個份上,甚至不惜掃描我68次...


可是「UC」它的用戶使用體驗,似乎也沒好到哪裡去啊。


啊對了,機友們可能對這個68還沒什麼概念哈,我放張全圖給大家康康。


反正,另外8款App全部加起來,都不及「UC」一次訪問的數量


順帶的,機哥也把一些「優異成績」給框了出來。


機友們可以點開大圖,慢慢品味~



講真,機哥一向覺得,這些信息簡單獲取一下,更新天氣、當地熱點新聞就行了。


非要搞成現在這樣。



後續的「測試二」和「測試三」,分別是搜索信息訪問信息時的場景。


這裡,就稍微有些平平無奇。


機哥也就不多贅述啦,反正也還是「位置權限」、「設備信息」這些上邊提到的老問題。




以上的這一切。


都發生在我們打開App、搜索內容、訪問信息,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使用場景裡邊。


如果機友們以為,我們只要把它們丟在後台不用,就能完事大吉的話...


那,你可就小看這幫瀏覽器App的流氓程度了。



後台靜默


除了開啟App時,它們會調用我們的手機權限。


這幫瀏覽器,甚至連後台靜默,這麼不講武德的機會都牢牢把握住了。



「位置權限」、「應用列表」、「設備信息」...此前啟動時會調用的權限,即便放在後台也還是會偷偷調用、訪問。


別問,問,就是偷窺。


讓我們恭喜「UC」、「360」、「悟空」再次嶄露了頭角,成為一眾App里最靚嘅仔。



要說這波最過分的,還得是「悟空瀏覽器」。


原以為不呼出前台,就能保剪切板平安,結果它在後台靜默,都能偷偷訪問...


基本是把「偷窺狂」這仨字,全寫臉上了。



說實話,機哥個人認為「剪切板」,是個比「位置信息」更為嚴肅、更加敏感的存在。


一想到咱們的剪切板里,保不齊會有銀行卡、身份證號、密碼啥的重大信息,然後被它們...


哎,不敢細想下去了。



個人信息上傳


聊完了訪問,接下來就要說上傳了。


既然有了前面,過分獲取權限的前車鋪墊、開胃小菜。


那麼「UC瀏覽器」拿下桂冠,也只能說是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小到經緯度Wi-Fi地址安卓ID...


大到已安裝的應用App內截圖信息...


統統給你上傳到UC的伺服器里。


由不得你同意,沒時間讓你通過。


咳咳,UC你可真刑啊。



吶~全榜單如下。



至於接下來的,後台靜默上傳數據...



以及,靜默上傳的流量數據...



算了,後邊的機哥也不想說了。


一句話講曬——


「UC瀏覽器」贏麻了


說實話,「UC瀏覽器」這也不是一次被拉出來暴曬了。


機哥依稀記得,早在2021年的時候。


「UC瀏覽器」就已經和「QQ輸入法」、「墨跡天氣」等一眾App,被有關部門點名批評。



說來也巧。


當時被扒出來點名的原因,正是因為「UC瀏覽器」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過度索取手機權限等多個問題。


這段歷史連續起來看,也是不由得讓人懷疑,今夕是何年。



不僅如此,就在被點名後的一個月。


2021年的315晚會。


「UC瀏覽器」,因為涉及為無資質公司投虛假醫療廣告,再度「翻紅」。



當天就被下架,當晚就被徹查。





你說,有這麼豐富的處罰經驗,UC咋就還擱這一錯再錯呢?


可能,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


好了傷疤,忘了疼



好在,隨著消費者們對隱私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手機廠商們推出越來越全面的隱私保護措施。


也就使得如今的我們,在面對這種過度的隱私收集之時,也有一定說「不」的資本。



管你天氣能不能更新、地方新聞推不推薦。


直接在手機里,將位置權限徹底關閉。



再不濟,遇到某些關閉權限就不能使用的App,如今絕大多數的國產手機,也都有了虛假身份、空白ID的方式規避。



至於什麼剪切板、X口令跳轉…


雖然實用是很實用。


但機哥一直,都秉持著「不用隱私換便利」的原則。



So,我反正是不開的。



話又說回來了。


這些,都不過是我們在面對流氓App時的「正當防衛」,歸根結底,也還是自保行為


雖然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但是進攻,又何其之難。



想要根治這幫流氓App,顯然靠手機廠商、我們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機友們也無需灰心。


如果說,個人的力量太過卑微,無法形成質的改變。


辣麼,我不用,是不是也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式呢?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