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會明白:這世上最親的,只有兩個人

科教新聞頻道 發佈 2023-04-02T05:11:05.042030+00:00

王小波寫過一句很現實的話:「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到了一定年紀,經歷了人情世故,見多了分道揚鑣,留在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王小波寫過一句很現實的話: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到了一定年紀,經歷了人情世故,見多了分道揚鑣,留在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當歲月流逝,兒女各自成家,自己躺在病床上時,才能看清誰是最親的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當半生已過,生活歸於平淡,一切都化為塵埃時,才能醒悟此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老了以後才知道,這世上最親的,只有兩個人;這輩子最貴的,只有一樣東西。

01

善待伴侶,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網上有個投票:當你老了,回想一生最後悔什麼?

最終統計結果,得票數最多的一項占了57%: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

誠然。前半生對待伴侶的態度,其實就是後半生幸福的長度。

婚姻里,你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

看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河南有位盲人老太太,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9年,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雖然她的眼睛看不見,但是她依然努力地憑藉聽力和觸覺,盡心盡力給老伴餵飯,日日夜夜守在老伴身旁。

說起這些年的相依相伴,老人回憶起了過往的點點滴滴:

和丈夫結婚的時候,她就看不見,丈夫不僅沒有嫌棄,還從不讓她幹活,給了她最貼心的照顧。

風風雨雨五十載,因為有丈夫陪在身邊,她的心始終是暖的。

如今丈夫躺在病床上,換自己來照顧丈夫,也是理所應當的守護,沒有什麼苦不苦,怨不怨的。

「只要有一口氣我都喂,即便日子過得再困難,我們也是兩口子。」

人們常說,婚姻的意義,體現在人生的暗處。

《我的前半生》中也曾提到:因為人生艱難,需要一個人來同舟共濟。

所謂老伴,就是在你跌落低谷時,鼓勵你、安慰你,陪你走過風雨的人。

所謂老伴,就是在你承受病痛時,照顧你、守護你,為你減緩痛苦的人。

所謂老伴,就是在人生大多時候,包容你、理解你,讓你感到心安的人。

你如何對待伴侶,很大程度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溫度。

後半生,家足夠溫暖,生命也會活得更有質量,晚年才能更加幸福。

有位博主說的很對: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好的婚姻,可以保有愛情,也能讓中年危機變成生機。」

等到有一天,你回首往事時,就會發現:

這輩子到頭來,和你一起扛過柴米油鹽,一起解決雞毛蒜皮,待你最親,伴你終老的人,正是你的枕邊人。

02

依靠自己,是一生最真的底牌

季羨林在《悲喜自渡》中寫過一句話:

「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愛莫能助。」

人這一輩子走到底,最終的歸宿,其實是自己。

如果凡事只想著依賴旁人,終有一天期待會落空;

如果一生總想找他人做靠山,終有一天會無人可依。

年齡越大,越應該為自己積蓄能量,活成自己的靠山,成為自己的底牌。

去年五月,老藝術家秦怡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縱觀她的一生,歷經無數波瀾,走過太多坎坷,可她卻靠著自己的力量,以樂觀的心態熬過了艱難歲月。

她年幼時被遺棄,婚後又遇諸多不順,為了養活一大家人,她拼命賺錢,不敢停下腳步。

由於太過勞累,她在44歲那年患上了癌症,靠著頑強的信念,最終戰勝了死神。

照顧兒子和丈夫幾十年,家人相繼離世後,她獨身一人,依然活得優雅從容。

90多歲時,她還能奔走在自己熱愛的事業里,寫劇本當女主角,遠赴高原拍戲。

面對命運饋贈的禮物,她心懷感恩;面對命運準備的玩笑,她笑著接納。

魯豫曾在一次採訪時問:

「您這算是命好,還是命不好?」

秦怡坦然回答道:

「命好不好全看你自己,看你怎麼去做,真的是千難萬難過來的,如果沒有那樣的力量,早就死掉了。」

人活著就是如此,你的肩膀上能扛起多大的事,你這一輩子就能享得了多大的福。

你擁有怎樣的力量,就會度過怎樣的一生。

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說: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

人到暮年,依然可以繼續讀書、練字、聽曲,甚至擁有自己的事業,不用懼怕年齡,無需擔憂歲月。

與其指望兒女,依靠親戚,不如做自己的擺渡人,活得瀟灑又自在。

03

守住健康,是生活最大的財富

北大劉國恩教授,曾在多年的研究調查後發現,積累財富有一個關鍵要素。

而這個關鍵要素就是四個字:身體健康

有多少人,年輕時不顧惜自己的身體,養成了不好的生活習慣,不拿健康當回事。

等到失去了健康,住進了醫院,才突然明白,其實自己失去的是一切。

不禁想起白岩松分享過的一段親身經歷。

他在年輕時為了工作經常熬夜,長期不規律的作息,慢慢拖垮了他的身體。

有一段時間,他常常感到頭暈目眩,檢查後才知道,自己的血壓已經到了臨界點。

如果再不注重身體,健康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從那以後,他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每晚快走一小時,後來又愛上了跑步。

堅持了一些日子後,他的血壓不僅回到了正常區間,身體各項指標也都恢復了正常。

老話說的好: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健康是幸福的源頭。

人的生命一旦被透支了,你苦苦追尋半生所得來的一切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唯有守住了健康,才能守住最大的財富,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後半生最重要的事。

好的人生狀態是什麼樣的?

作家李筱懿曾有這樣一番感慨:

在她四十歲之前,把幸福解讀為「有」:有錢,有車,有房,有事業。

於是在她的前半生里,為了得到想要的生活,她步履不停的尋找各種工作機會。

直到四十歲那年,她因為太過勞累病倒了,才恍然大悟,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終有一天你要懂得:生活中的「有」都是給別人看的,只有「無」才是真正給自己。

人生下半場,少動怒,就能多一點快樂;多鍛鍊,就會少一點病痛。

常體檢,別再心存僥倖;莫熬夜,別再消耗身體。

從現在開始,吃好每一頓飯,睡好每一個覺,且行且珍惜,好好愛自己。

04

很喜歡《飛屋環遊記》中一句台詞:

「幸福,不是長生不老,不是大魚大肉,不是權傾朝野。

幸福是每個微小的生活願望達成,當你想吃的時候有得吃,想被愛的時候有人愛你。」

人老了,有愛人陪在身邊,有底牌握在手裡,有健康、有樂趣、有所愛,此生足矣。


來源:南懷瑾國學教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