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人,今天不能忘記他們!

婁山關 發佈 2023-04-05T23:29:57.967709+00:00

桐梓縣榮德山烈士陵園占地17.94畝,始建於1967年,分別於1988年、1991年、2014年、2017年、2021年先後進行了整修、改造和綠化美化,共投入資金705萬元。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墓前撫英魂

縷縷春風、綿綿細雨

訴不盡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

道不盡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

今天

小關帶大家走進咱們桐梓的烈士陵園

一起緬懷先烈


榮德山烈士陵園

桐梓縣榮德山烈士陵園占地17.94畝,始建於1967年,分別於1988年、1991年、2014年、2017年、2021年先後進行了整修、改造和綠化美化,共投入資金705萬元。2017年修建以《紅軍在桐梓》為主題的文化浮雕牆。烈士陵園內建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烈士墓、紅軍文化浮雕牆、立柱、瞻仰廣場等紀念設施。1999年被評為遵義市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被評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陵園內共安葬烈士48名,其中紅軍烈士4名,解放桐梓(10人)和剿匪(20人)共計犧牲烈士30名,革命工作中犧牲烈士12名,執行消防救援任務犧牲烈士2名。

其中人稱張高漢的張紅軍就是犧牲在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並安葬在烈士陵園的英烈之一。1935年1月,張紅軍組建的25人南郊遊擊隊,被花秋區區長鄧毓章帶來一百多人的反動武裝包圍,寡不敵眾,全部被俘,捆綁送到縣城,交給王家烈駐桐部隊。敵人對張紅軍嚴刑拷打,未得到半點信息。21日,黔軍在營盤山下殘忍地殺害了張紅軍,群眾把他埋藏在城郊藍家墳山。1968年遺骸被轉遷到榮德山烈士陵園。同時,二次攻打婁山關犧牲的三名紅軍遺骸也被轉移到烈士陵園安葬。


地址:桐梓縣320縣道與武勝巷交叉口北280米


新站鎮烈士陵園

新站鎮烈士陵園建於1967年3月,後於2007年改擴建,由於烈士陵園建設時間較長,步道及墓碑不同程度損壞,新站鎮關倉村先鋒組石料加工廠老闆唐玉華得知烈士陵園墓碑已被損壞,便主動提出要免費維修損壞的墓碑,唐玉華還說:我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並要將這種精神傳承給下一代,由於建設時間較長,陵園於2008年1月底全面完工,同年4月28日被桐梓縣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為國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積65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平方米,墓區面積50平方米。已先後投入4.5萬元,建立了紀念碑、烈士墓、烈士亭、廊亭、台階等設施。

陵園現有革命烈士2名,分別是汪維明烈士和曾友志烈士。


汪維明:男,生於1929年,江西省玉山縣人。1949年參加工作,南下來到貴州省參加地方解放和政權鞏固建設。在桐梓縣原新站區新場鄉任指導員職務,負責地方政治工作。於1950年3月17日夜在該鄉上台村上窩組做土匪勸降工作時被土匪殺害,壯烈犧牲,時年二十一歲,安葬於上台村簡家坡。1967年3月遷葬於新站烈士墓。


曾友志:男,生於1931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戰士。1950年農曆1月27日為部隊運送軍需物資時,在原新站區捷陣鄉岩上遭遇土匪襲擊,在剿匪戰鬥中光榮犧牲,葬於捷陣岩上。1980年5月1日遷葬於新站烈士墓。


地址:新站鎮新站路


松坎鎮馬夫台烈士陵園

松坎鎮烈士陵園在1959年將烈士墓從210國道西面搬遷至210國道北面馬夫台向川黔公路方向,又於1972年修院牆,占地面積345平方米,1999年修建鐵大門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塔。在2012年對烈士陵園進行了修繕,烈士墓砌上了石暾,修繕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塔,地坪鋪上石板、石梯,院牆砌上了石欄,陵園內增添了石凳,並對陵園周圍進行了綠化,陵園建設面積達540平方米,當前陵園環境優雅,綠樹成蔭。

陵園現有烈士7名,分別是:周邦愷烈士,袁任德烈士,羅建平烈士,堂心志烈士,其餘三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無名英雄。


周邦愷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補訓五團衛生員,住湖北省鄖西九區閆家村,於1953年4月22日在松坎鎮病故,時年18歲;袁任德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義軍分區警衛營五連戰士,住貴州省鳳岡縣古塘鄉何家垻,於1951年4月21日在松坎鎮石楠埡剿匪戰鬥中陣亡;羅建平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義軍分區警衛連戰士,於1954年在松坎剿匪戰鬥中陣亡;堂心志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義軍分區警衛五連副排長,住河南省葉縣三區保安鄉康莊村,於1951年在松坎鎮石楠埡剿匪戰鬥中陣亡;其餘三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無名英雄,在剿匪戰鬥中陣亡。


地址:松坎鎮210國道北面馬夫台向川黔公路方向


堯龍山鎮箭頭埡紅軍烈士墓

紅軍烈士墓始建於1970年8月1日,當時這個墓修建在貴州省和重慶市(以前是四川省)交界的分界線上,墓的後圍欄正好是兩省(市)的天然分界。每年清明,兩地黨政機關、學校及社會團體,都要組織人員來此開展祭奠先烈的活動;當地群眾則在每年的春節期間到此焚香化帛,以祭先烈。

2014年,堯龍山鎮人民政府在烈士墓左側征地建設烈士陵園,將其打造為「桐梓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廣場四周栽植了翠柏、映山紅等進行裝點,將原葬於花園剿匪犧牲的解放軍烈士張志洪,遷葬到烈士陵園東面並塑碑銘文供人們悼念。


陵園現有烈士3名,分別是2名無名紅軍烈士和張志洪烈士。


地址:堯龍山鎮箭頭村


楚米鎮三座寺紅軍烈士紀念碑

楚米鎮「三座寺紅軍烈士紀念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據一些資料或當地老年人口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曾兩次路過桐梓元田垻,一些因病、因傷掉隊的紅軍戰士,慘遭當地的地方反動鄉紳、土匪、地痞殺害,將屍體埋在箐林中、或丟在消坑中。


原中共桐梓縣元田區委會、 桐梓縣元田區革委會從1974年開始開展尋找紅軍遺體的群眾運動,根據當地群眾的揭發、檢舉,提供了當年紅軍戰士被殘害的信息,並通過當地群眾的指認,找到被殺害的紅軍戰士遺骨32具。

根據群眾運動開展的情況,原中共元田區委、區革委決定在三座寺山頂上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紅軍烈士紀念碑修完後,中共元田區委、區革委組織舉行了紅軍烈士紀念碑落成祭奠大會,將32具紅軍烈士的遺骨放入紀念碑後面的紅軍烈士之墓。2019年1月,中共桐梓縣委、桐梓縣人民政府將此紀念碑列為桐梓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楚米鎮三座村三座寺山頂


小關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了解到

桐梓縣革命烈士名錄

如下


松柏青蔥,烈士長眠厚土

回首腳下這片土地的滄桑榮辱

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

往昔崢嶸歲月的追憶與懷想

還有這些為革命理想和人民大業甘願奉獻的

先輩先烈

我們永遠銘記著他們


(記者:王洪婭 實習生:羅倩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