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起雲泳|馬王堆漢墓傳奇

政協頭條 發佈 2023-04-06T17:29:10.533178+00:00

馬王堆是湖南省長沙市城東區東屯渡人民公社東郊瀏陽河旁兩個突起的大小相仿的土丘,高約16米,底徑約40米,頂部圓平,其間相距20多米,底部相連,形似馬鞍,相傳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楚國國王馬殷的家族墓地,故得名。

馬王堆是湖南省長沙市城東區東屯渡人民公社(今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街道)東郊瀏陽河旁兩個突起的大小相仿的土丘,高約16米,底徑約40米,頂部圓平,其間相距20多米,底部相連,形似馬鞍,相傳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楚國國王馬殷的家族墓地,故得名。

1971年湖南省軍區366醫院在馬王堆附近開挖防空洞,有施工人員無意中將鋼釺插入身邊的土層,拔出來後發現土層上出現一個小洞,洞裡冒出涼氣,還衝出了淤水。有人無意中用點燃的火柴碰到了從洞裡冒出的涼氣,一股火焰突然燃起,嚇到了在場的所有人。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的帷幕。

從1972年到1974年,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先後對馬王堆漢墓進行3次考古發掘,共計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中草藥等文物3000多件。出土文物保存之完好,器物之多樣,製作之精緻,內涵之豐富,都是少有的,至今仍是衡量漢初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杆,為研究漢代初期的手工業與科技的發展以及長沙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利蒼(?—公元前185年),湖北荊州人,勇武有謀,早年隨漢高祖劉邦打拼天下,是劉邦麾下不可多得的一員悍將,分封為軑侯。「軑」的本意是車輪,「軑邑」是漢高祖劉邦分封給利蒼的食邑,有七百戶,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與羅山縣之間。東漢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漢初共分封146位列侯,軑侯位列第120位。利蒼娶臨湘侯辛夷的女兒辛追為妻,育有一子利豨。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分封百越族首領、吳王夫差的後裔吳芮為長沙王。長沙文王吳芮原是秦朝番縣(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的第一任縣令,是第一個響應秦末農民起義的秦朝官吏,卒於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1年)。吳芮死後,其子長沙成王吳臣即位。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利蒼被任命為長沙國丞相,剛上任就碰上淮南王英布的叛亂。英布是長沙文王吳芮的女婿、長沙成王吳臣的姐夫。面對英布叛亂,利蒼成功勸說吳臣,誘殺英布,平定叛亂。

馬王堆漢墓是20世紀我國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墓葬的結構宏偉複雜,三座墓葬均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其中,一號墓是利蒼妻子辛追墓,二號墓是軑侯利蒼墓,三號墓是利蒼之子利豨墓。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有500多件,是迄今為止在漢代墓葬中出土數量最多和保存程度最好的一批漆器。主要有盒、壺、盤、案、幾、耳杯和屏風等,色彩有紅色、黑色和灰色、綠色等,紋飾有幾何紋、龍鳳紋、草紋等。外表光亮如新,可見漢代漆器製造工藝的精湛。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紡織品,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實物資料。出土的素紗單衣,重量不到1兩。出土的絨圈錦,紋飾具有立體效果。出土的印花敷彩紗,是首次發現的古代印花絲織品實物。這證明,紡織品是我國最早發明創造的,漢代在繅紡、印染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工藝水平。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T形帛畫,全長205厘米,表現出「引魂升天」的主題。帛畫的上部為天,右方有一個內有金鳥的太陽和扶桑,樹枝間有八個小太陽;左方為月牙,其下有嫦娥奔月,日月之間是人首蛇,在人首蛇的下方對立兩個門柱,象徵著天門。帛畫的中部以一個拄杖側身而立的老婦為中心,左面二人舉案跪迎,右面三侍女相隨於後,兩隻赤斑豹承載著眾人站立在平台之上。從這幅帛畫所繪的內容來看,象徵著引導死者的靈魂升天成仙,祈求天人合一,體現出墓主對羽化登仙的渴望,是漢代貴族「視死如重生」思想的真實反映,也是國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內容涉及政治、軍事、思想、天文、醫學、地理等各個領域。出土的帛書大部分書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摺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共有28種,12多萬字,除《周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外,絕大多數是已經散佚的古書。這是繼漢代「孔府壁書」、晉代「汲冢竹書」、清代「敦煌藏經洞」經卷文書之後,我國古代典籍資料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在出土的帛書中還發現了幾幅地圖,分別是《長沙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和園寢圖》,這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時間最早並且具有一定科學水準的大比例實用彩色地圖。

2023年3月到5月,閔行區博物館跨越千里,聯袂湖南博物院,聯合舉辦《漢·無極——長沙馬王堆文物精品展》,展出來自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138件(組)珍貴文物,帶觀眾領略2000多年前西漢的社會風貌,展開一幅西漢初期的貴族生活圖卷。

本次展覽的展品中,有雙層九子漆奩、雲紋具杯盒、印金銀火焰紋紗等珍貴文物,有《春秋事語》《黃帝四經》等孤本帛書,還有素紗單衣、漆纚紗冠、T形帛畫等不宜借出展覽的珍貴文物的精美複製品。數量眾多的精品文物,將漢初的大族風範展現得淋漓盡致。

閔行區博物館在此次展覽中首次嘗試採用輕盈靈動的展示理念,以垂落的帷幔替代部分牆面,營造出如夢似幻、飄然欲仙的感覺。華貴的朱色搭配上柔順的材質,多角度呈現出馬王堆出土文物反映的漢代歷史。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