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峰:從復活節島之謎談文明和倫理的興衰

中國小康網 發佈 2023-05-01T23:09:02.440073+00:00

2023年4月14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應邀在南方科技大學作「科學倫理與技術倫理名家講座」系列之第五講,演講題為《當代生態危機與環境倫理》。此次講座的主持人為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田松教授。

2023年4月14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綠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應邀在南方科技大學作「科學倫理與技術倫理名家講座」系列之第五講,演講題為《當代生態危機與環境倫理》。此次講座的主持人為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田松教授。

今天,為了整個人類,我們不得不開啟一個新的文明,即生態文明。為什麼必須開啟一個新的文明呢?

這裡,我要先引入一個故事,這是我學生時代接觸到的一個故事,叫復活節島之謎,這是世界十大謎之一。復活節島上有很多石像,在海灘上眺望著遠方。石像非常大,但是島上只有很原始的土著居民,人數不多,地都是荒蕪的。那麼是誰造了這些石像,是誰把石像擺在這裡?但當時最流行的看法是什麼?是外星人幹的。你現在覺得當時這一看法挺荒唐的,但當時很多人真就這麼認為。因為復活節島上沒有資源,沒有鐵器,也沒有滾木,如何造出這些大石像,又如何能把它們運到這個地方呢?於是,當時人們就覺得是外星人造的,石像在那裡眺望著遠方,等待著外星人再次光顧地球。

現在,科學考察已經把一切的謎底都打開了。這個位於南太平洋小島復活節島,非常美麗富饒,物產豐富。人類登島居住,曾經創造留那個時代輝煌的文明。島上的人口從1000人、5000人、1萬人、2萬人,迅速地增長。島上曾有茂密的森林,海灘水產豐富,土地非常肥沃,就像我們常說的,插根筷子都能發芽,都能長。

隨之而來的,人類開始追求文化藝術,不同的族群開始進行對比和競爭,建造神廟。於是,大家比誰能夠刻更大的石像?誰能把石像運到海灘上?為此,大量的樹木被砍伐,新的技術被發展,包括雕刻技術、運輸技術,這些在那個時代堪稱領先的技術。但這些技術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在復活節島,新的樹木長出來之前,暴風雨就把島上的土地沙化了,再也不長草,不長樹了。島上的人類滅絕了,因為人類沒有生存的依據和基礎了。這就是復活節島上人類經歷的故事。

當年,復活節島上的人類可能也有智者和早醒者呼籲大家,這樣不可行,但是他們顯然沒有撼動大家。島上的人類在慣性、各種勢力、傳統、倫理等驅動下,繼續向前,直到島上森林消失,生物多樣性消失,最終文明滅絕。今天,整個地球上人類在幹什麼?我們在重走復活節島的老路,而且步子走得更快。

(本文由工作人員根據會議筆記整理而成,未經本人核實,僅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