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的李小龍死亡原因,至今未找到真相,那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澳古說歷史 發佈 2023-05-03T14:40:14.556205+00:00

1973年7月21日,香港《晨報》刊登了一則震驚世界的新聞:當紅功夫巨星李小龍於20日晚上11時30分在香港伊莉莎白醫院突然逝世,年僅32歲。李小龍是誰?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師從詠春拳宗師葉問。

1973年7月21日,香港《晨報》刊登了一則震驚世界的新聞:


當紅功夫巨星李小龍於20日晚上11時30分在香港伊莉莎白醫院突然逝世,年僅32歲。


李小龍是誰?


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師從詠春拳宗師葉問。


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著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人,被華人奉為驕傲和信念。


李小龍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尤為巨大,他在香港的幾部電影,包括但不限於《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多次打破空前記錄。


其中,《猛龍過江》更是打破當時亞洲票房紀錄,李小龍也因此風靡東南亞。


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票房達到2.3億美元。


因此,李小龍逝世消息傳出,瞬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在華人圈中。



最初,當時只有《晨報》報導李小龍逝世的消息,很多人都不相信練武出身且正值壯年的李小龍會英年早逝,他們覺得這是晨報在惡意炒作,純粹只是想增加報紙的銷量。


但是很快,香港《快報》、《明報》等香港知名媒體陸續登出了李小龍逝世的消息,金庸也親自撰寫社論緬懷李小龍,並發出「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原不能在天空停留太久」的感慨。


如此,全世界喜歡李小龍的影迷才不得不相信李小龍逝世的消息,一時間全世界李小龍影迷陷入極度悲痛之中,並自發地舉行各種悼念活動。


在悲痛和悼念之餘,他們開始把目光轉向事件本身——李小龍死前的那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被媒體揭露的「出事第一現場」


關於李小龍是在哪裡出事的,香港報紙最早是這樣報導的:


「當紅功夫巨星李小龍,於昨日深夜11時30分在家中突然暈倒,李妻蓮達急送伊莉莎白醫院急救,不幸不治而亡。醫院方面未能確定死因,其屍已暫安放殮房,待醫官驗屍結果……」


從香港媒體的報導可看出,李小龍的死似乎屬於突發事件,沒有什麼隱情可討論。


但是,人總是有著一種好奇心,尤其是在李小龍影迷這個群體中,他們不相信自己崇拜的功夫巨星,生前如此傳奇的李小龍,他的死會是如此「平淡無奇」。


媒體也總是隨波逐流的,一切都以話題為王,只要有人好奇,他們就會竭盡所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從而增加報紙的銷量,及電視收視率。



隨著全世界人們對李小龍的死越來越關注,整個香港媒體和記者都將目光投向了「探秘李小龍死亡真相」一事上。


他們細緻分析、周密布置、分頭出擊,展開了當時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李小龍之死調查行動」。


李小龍逝世後,他的妻子蓮達、哥哥李忠堔一致並反覆強調,聲稱:


李小龍是在自己的私人公寓中逝世的。


然而,李小龍的親屬越強調他是在私人公寓中逝世,敏感且嗅覺靈敏的記者們就越是懷疑李小龍或許根本就不是在私人公寓中逝世的。


事實證明,他們沒有猜錯。



很快,記者就從李小龍親屬的自述中發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BUG:


按照蓮達、李忠堔的說法,李小龍是在家中吃完晚飯後感到身體不適,後突然昏迷不醒。


但是,根據先前媒體報導,和醫院、警方的資料顯示,李小龍逝世時間是在深夜11點多,當中相隔幾個小時,他的家人為什麼沒有最快時間把他送往醫院急救?


顯然,蓮達等人說謊了,因為事情的發展完全不符合正常邏輯。


試想,明明知道他昏迷不醒,卻不立刻把他送往醫院救治,而是硬生生拖了他幾個小時,直到他根本就不過來才把他送到醫院,這要是沒問題誰又會信?



面對記者們的連番拷問,蓮達、鄒文懷(李小龍的合作夥伴)等人想以「悲痛慌亂」掩蓋過去,但又怎能瞞得過有著警犬一般敏銳嗅覺的記者呢?


通過堅持不懈地對整個事件的抽絲剝繭,功夫不負有心人,記者終於找到了整個事件的薄弱環節——醫院,並挖出了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事件真相:


1973年7月20日晚10時30分,九龍十字軍(救護車)總部接到了一個求救電話。


九龍總部接到求救電話後,立即通知馬頭涌消防局派43號救護車前往筆架山道67號碧華園3樓A2座進行救助。


記者深入調查後,發現43號救護車救治對象就是李小龍,但撥打求救電話的卻不是李小龍親屬,很有可能是當紅影星丁佩。


為什麼記者認為撥打求救電話的,是丁佩呢?


因為筆架山道67號碧華園3樓A2座這個地址,正是丁佩的寓所所在。



丁佩何許人也?


丁佩,20世紀六七十年代當紅女星。


對於丁佩,現在的年輕可能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說起她的舅爺,很多人肯定都不會陌生,她的舅爺就是曾經的東北軍少帥張學良


除此,丁佩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前夫——香港電影製片人向華強


為了求證事件的真相,《星報》派出兩路人馬,一路向警方求證,一路直奔伊莉莎白醫院,尋找與此事有關的工作人員。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就看有沒有人去挖牆,一旦有人深挖,無論多嚴絲合縫的牆都會有被挖開的一天。


隨著記者調查的深入,事件的迷霧被逐漸撥開,露出了被刻意掩蓋的那一幕:


李小龍是在7月20日晚11時24分從丁佩寓所被送往伊莉莎白醫院。


第二天,《星報》便正式對外公布了自己的調查結果,聲稱李小龍死前昏迷地點是在丁某明星香閨內,所謂丁某就是丁佩。


此外,《星報》還對李小龍當晚的活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大意是:


前晚7時左右,李小龍在丁某家中「閒談」,不久,他覺得頭痛,就在丁某臥室里休息。


兩個小時後,即9時20分前後,丁某進到房裡,有意叫醒李小龍,然後一同去見鄒文懷。



不想,李小龍沒有一點點反應,竟已昏迷在床。


丁某大驚,手足無措,連忙撥打電話請來常給自己看病的私人醫生替李小龍進行急救,但未見任何成效,始終沒能將其叫醒,於是只好撥打電話給急救中心,讓他們派車送其去醫院。


之後,急救中心就調配急救車趕到筆架山道67號碧華園3樓A2座,後急救車把李小龍送往伊莉莎白醫院。


入院後,李小龍的妻子蓮達與鄒文懷才獲悉此事,匆匆趕來,可惜他們趕到的時候,李小龍已經逝世,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拋開真相與假相不同,李小龍親屬隱瞞其死在影星丁佩寓所的事情,也未嘗一定是錯的。


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不難理解,李小龍作為嘉禾旗下的當紅巨星,又是華人圈中備受尊敬的功夫巨星,「死在家中」這是對已去世的李小龍最後的安慰和保護。


死者為大,人死了此前的種種過往也應該煙消雲散,再去計較也沒什麼意義。


試想,一個已婚之夫死在了一個異性的閨房之中,此事一旦曝光,不但對已逝去的李小龍會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更會讓還在世的李小龍的家人非常難堪。



死前的那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小龍在一夜之間就離開人世,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呢?


他死前的那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此,香港當局和媒體曾專門調查取證,而揭開此事真相的關鍵人物,就是丁佩。


從丁佩的供詞中,事件真相被徐徐揭開:


下午1點,李小龍妻子蓮達外出購物,而李小龍也準備出門做事。


據蓮達說,李小龍告訴她要和嘉禾創始人鄒文懷討論電影《死亡的遊戲》的劇本,並告訴她晚上可能不回家吃晚飯。


蓮達也沒有多想什麼,畢竟那時候李小龍經常因為電影的事情夜不歸宿。



李小龍沒有說謊,他的確是和鄒文懷討論劇本,但是卻故意隱去了要去當紅女星丁佩寓所商討劇本的細節。


下午2點,鄒文懷先是來到李小龍家中,二人對《死亡的遊戲》劇本大綱展開討論。


之後,大約在下午4點左右,兩人來到丁佩寓所。


為什麼要去丁佩寓所呢?


李小龍帶著鄒文懷去丁佩家,目的是想讓丁佩在《死亡的遊戲》中出演一個角色。


當然,後來據丁佩所說,她與李小龍有著超出友誼的關係。


李小龍去世四十餘年後,丁佩接受媒體採訪,記者問她這四十年來,是否有夢見過李小龍?


她說:「有,很真實。」之後,記者又問她是否兩情相悅,她回答:


「如果你喜歡一位明星,你喜歡他,你能接近他嗎?但我相信他聯絡你就很簡單了。


這個不能說是我一廂情願的……我想他喜歡我的程度比我喜歡他的程度要深。因為他覺得我好,覺得我為人講義氣。種種的好與別人不一樣。」


從她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們倆的關係非同一般。


三人討論了兩個多小時,基本確定角色後,丁佩他們來到凱悅酒店的金田中餐廳共進晚餐。



晚飯過後,三人回到丁佩寓所。


傍晚7點左右,李小龍突感不適,頭很疼。


丁佩就拿來一片止痛藥給李小龍服下,並讓他到臥室休息。


休息前,因為李小龍與澳大利亞著名演員拉辛比事先約好在凱悅酒店討論在《死亡的遊戲》參演事宜,他就讓鄒文懷先去凱悅酒店見拉辛比,自己休息一會兒後再趕過去。


之後,李小龍就在丁佩臥室的床上睡下,同時叮囑丁佩到時間叫自己。


晚上8點,鄒文懷離開丁佩家,前往凱悅酒店去見拉辛比。


鄒文懷走後半小時,丁佩來到臥室,想要叫醒李小龍,但見他還睡得很沉,就想讓他多休息會,所以就沒有叫他。



此時,李小龍其實已經陷入昏迷,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及時發現,或許他不會死。


丁佩輕輕走出臥室後,她給鄒文懷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李小龍還在睡覺,會晚一點過去,讓他們多等一會。


大約9點,丁佩再次來到臥室,見李小龍還沒有睡意,她也沒起什麼疑心,只是認為他太累了,於是又打了一次電話給鄒文懷。


鄒文懷接到電話後,沒有多想,只當是李小龍真的太累了或是他們還有什麼事情要處理。


然而,鄒文懷等了幾十分鐘後,見李小龍還沒有來,拉辛比等的也有些不耐煩,於是就再次來到丁佩家,想親自叫醒李小龍。


來到丁佩家後,鄒文懷見李小龍還在睡覺,雖也不太想叫醒他但因有要事處理,也只能是走上前嘗試叫醒他。可是,無論鄒文懷怎麼叫,李小龍都沒有反應。


這個時候,鄒文懷知道出事了,趕緊讓丁佩打電話給私人醫生朱博懷,讓他立刻趕來診治。


為什麼鄒文懷不直接叫救護車, 送李小龍去醫院呢?李小龍畢竟是十分有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再者他還是在不是妻子的女人家中休息,傳出去影響極其惡劣。



大約半小時後,朱博懷匆匆趕到丁佩寓所,然後對已陷入昏迷的李小龍進行了初步的檢查,發現李小龍已經陷入深度昏迷之中,根本無法叫醒,甚至連呼吸、心跳和脈搏都已停止。


據朱博懷後來描述說,當時的李小龍神態安詳,根本看不出來任何痛苦掙扎過的痕跡,他至少用了10分鐘用盡各種方法想使李小龍恢復知覺,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此時,朱博懷基本斷定李小龍已經完全失去了生命的跡象,於是他立即建議把李小龍送往香港醫療水平最高的伊莉莎白醫院急救。


丁佩和鄒文懷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再也顧不到什麼影響不影響,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將其送往伊莉莎白醫院。


然而,為時已晚。


急救車到來前,李小龍其實已經失去了生命的跡象,縱使送到醫院也枉然。


11點半,經搶救無效,米高麥醫生簽署李小龍死亡證明書,宣告李小龍死亡。



李小龍「猝死」新說


常年習武且體格健壯、正值壯年的李小龍,為什麼會「猝死」,他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麼?


鑑於李小龍的身份,加之當時很多當事人都對此事諱莫如深,官方的說法也一直得不到影迷的認同,故而關於李小龍的死因,直至現在都未有一個十分明確並得到大家贊同的說法。


練功過度、濫用藥物、心臟病、腦病復發、暗殺……眾說紛紜。


當時,李小龍被宣告死亡後,醫生也對李小龍的屍體進行了詳細檢查:


排除了腦溢血的可能,因為大腦血管沒有發現堵塞和破裂,只有在胃液中發現少量的大麻痕跡,但少量的大麻並不會造成猝死的現象。


因為是急救車送來的,再加上也沒有被害痕跡,醫生檢查後便簽下了死亡證明書。


一周後,李小龍下葬。



按理說,隨著李小龍的下葬,此事就此作罷,再沒有什麼異議。


但是,由於李小龍的影迷群體實在太過龐大,他又是一個常年習武,有著真功夫的功夫巨星,影迷根本不相信一個練家子會「猝死」,於是他們紛紛要求香港當局徹查此事。


鑑於社會的輿論壓力,兩個月後,香港法庭開庭審理此案。


在法庭上,丁佩供認,李小龍當晚到自己家中,聲稱胸悶頭痛,便給他吃了止痛藥。


據趕來救治李小龍的私人醫生朱博懷說:


丁佩給李小龍服用的止痛藥,藥性比阿司匹林要強烈,身體無暗疾的人服用一片沒什麼要緊,但是對這個藥物有過敏的人來說,這種藥片很有可能會成為能奪走他性命的毒藥。



倫敦大學法醫學教授迪雅也表示:


李小龍的死因是急性腦水腫,原因是對止痛藥中的某些成分產生了過敏反應。


由此,法院經慎重審理,結合各類專家的論斷,認為李小龍死於劇烈的腦水腫,它起因於鎮靜藥中含有的眠爾通、阿司匹林結合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


法庭最終裁定:死於非命,但無人為此事負責。


「死於非命」,看似是一個結論,但在嚴肅的法律界,這既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名,也不是病理學上的稱謂,只是一個不痛不癢,模稜兩可的說法。


也正是因為如此,法庭的裁定並沒有取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正因沒有一個被絕大多數人接受的說法出現,直至今日,關於李小龍的死因仍是爭論不休。


21世紀初,一位叫菲爾金斯的醫生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會會議上,對李小龍的死因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


他認為:


李小龍死於1995年被醫學界發現的一種叫突發性癲癇死亡的病症,這種病是睡眠不足或者壓力太大引發呼吸系統的呼吸困難,或者說是心率不齊,最終導致了心臟和肺功能突然停止。


容易得這種病的,主要就是缺乏睡眠和壓力過大。



以我們現在的說法,李小龍就是「過勞死」


的確,根據李小龍的死亡報告顯示,他的身上沒有任何受傷的痕跡,而體內除了少量的大麻痕跡也沒有任何東西。


另外,法院裁定他是因為服食止痛藥過敏,但他的脖子上並沒有出現因藥物過敏所產生的特有的浮腫現象。


除此,李小龍生前的最後那段歲月也的確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夜不能寐。


當時,他不僅去美國簽約受阻,回國後又跟公司發生了矛盾,甚至揚言要拿刀刺殺導演,可見當時他的精力是處於崩潰的邊緣的。


當然,這種說法目前也尚未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因為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李小龍就是因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去世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