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坦尚尼亞撕毀合同倒戈英日,導致中國損失百億,6年後卻反悔?

口說名人館 發佈 2023-05-04T01:03:07.383137+00:0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俗話說得好,升米養恩人,斗米養仇人。國與國的關係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個道理。坦尚尼亞這個東洲(非洲東部)國家,長期接受著中國的援助。算是中國在非洲援助最多、時間最長的「兄弟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俗話說得好,升米養恩人,斗米養仇人。

國與國的關係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個道理。

坦尚尼亞這個東洲(非洲東部)國家,長期接受著中國的援助。

算是中國在非洲援助最多、時間最長的「兄弟國」。

然而,就在近些年,我們的兄弟卻輕易受人蠱惑,為了小小的利益跟中國翻臉,使我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無可奈何下,我國也沒有繼續強求糾纏,而是另尋合作夥伴。

誰料幾年後,坦尚尼亞政府卻突然後悔,上門道歉求和。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兄弟翻臉

2019年,坦尚尼亞突然跟中國翻臉了。

此舉無疑引來世界側目。

畢竟中坦兄弟國交往幾十年,從未鬧過不愉快。

而事情的緣由,是從一個叫巴加莫約的港口而起的。

2013年,坦尚尼亞為了促進經貿發展,將目光剛到了巴加莫約港身上。

這個港口曾是坦尚尼亞最重要的港口。

在19世紀,這裡還是東非最大的奴隸貿易市場。

廢棄多年後,坦尚尼亞想對其進行重建,一舉打造成非洲第一港。

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坦尚尼亞並沒有的相匹配能力與資金。

這時候,他們第一個想到尋求中國的幫忙。

中坦自上世紀60年代建交起,就友好互助,結下深厚情誼。

當時,坦尚尼亞主動向中國提出,港口建成後,將為提供中國99年的使用權。

要知道,有了非洲最大的港口,中國就能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與非洲乃至世界的商貿都能更上層樓。

更何況,我國向來秉承大國精神,樂於助人。

因此,對於坦尚尼亞的求助,中國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而後,兩國簽訂合作協議。

2015年,中國工程隊帶著百億投資金,滿懷憧憬地來到了坦尚尼亞。

然而,晴天響起了霹靂。

工程都已經進行到一半了,坦尚尼亞這邊卻突然宣布停工,終止同中國的合作。

而這一切都要從坦尚尼亞的新任總統說起。

同年10月,約翰·馬古富力成為坦尚尼亞的新任總統。

自他上台後,建設工程就屢屢生變。

先是因為「民眾安置費」不到位,導致工期延誤兩年。

中國出錢解決後,這位總統又臨時變卦,想縮短對中國的租期。

當時,馬古富力竟然說,99年的租賃期是中國提出的「霸王條款」。

但即便被潑髒水,中國依然願意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溝通解決這個問題。

見狀,坦尚尼亞方面態度也有所鬆動。

不曾想,半路又殺出了英國、日本這兩個程咬金。

他們向坦尚尼亞政府拋出橄欖枝,表示能以更低的價格為坦尚尼亞建造港口與跨境大橋;

且不會制定任何的租期條款。

這無疑聽得馬古富力心潮澎湃。

而對方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終止同中國的所有合作。

很顯然,英日意在離間中坦關係,遏制中國發展,而非真心誠意想合作這個項目。

長久以來,我國大部分商貿都依賴馬六甲海峽這一條航線。

一旦國際局勢有個什麼變故,這條「生命線」反倒會成為我們生命的桎梏。

對中國而言,尋找一條更為安全可靠的航線尤其緊迫。

如果拿下巴加莫約港項目,就能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安全保障。

這肯定是西方國家不願看到的局面。

再者,巴加莫約港項目也動了英日海港運營權的既得利益。

因此他們才會站出來阻攔這件事。

不但這樣,事實上,坦政府此前之所反過來指責99年的租賃期,也是受西方國家的刻意引導。

就在中坦宣布巴港項目不久,國際上漸漸輿論四起。

一些外媒故意誇大,胡亂造謠說這是中國設下的「債務陷阱」,是坦尚尼亞出賣國家主權的「恥辱性條約」。

再加上英國曾經是坦尚尼亞的宗主國,在當地仍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時間一長,不少民眾對其甚至深信不疑。

一時間,國內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總之,在西方層出不窮的洗腦攻勢下,這波挑撥還真的生效了。

即使我國再三申明平等協商、互助雙贏的立場。

但英日的「讓利」牌一打出來,馬古富力還是自願跳入真正的「陷阱」。

就這樣,2019年,坦尚尼亞政府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反水親密合作了50年的兄弟中國。

轉而投向曾經殖民壓迫自己的外人。

如此一來,中國投進去的資金全部打了水漂。

當時,不少網友感嘆:「這就是現實的『農夫與蛇』!」

中坦交往

上世紀六十年代,正值非洲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關鍵時期.

這時,中國就已經在積極支持坦尚尼亞的反抗。

1963年,坦尚尼亞實現獨立後,周總理更是親自趕赴非洲。

他第一時間送去慰問和祝賀。

彼時,同樣的苦難、同樣的立場,讓我們即使遠隔大洋,也能目光相連。

眾所周知,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就在努力干一件事——突破封鎖。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除了在經濟、軍事上封鎖我們,還從國際政治、外交上對華孤立。

當時同我國建交的,主要是蘇聯及其加盟共和國,與一些社會主義國家。

新中國是非常被動和苦惱的。

因此你,我們必須擴大朋友圈,從同病相憐的非洲入手。

坦尚尼亞在內的非洲國家,對我國的善意看在眼裡暖在心裡。

當坦尚尼亞正式獨立後,果然在第一時間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世人皆知,非洲各國在國際上對中國的力挺,還幫助我們成功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國也對非洲給予了大量的且無償的支援。

坦尚尼亞就是受中國援助最多的非洲國家。

如果沒有中國,他的經濟起碼再滯後個二十年。

當時,誰能想到,國土面積有94.5萬平方公里之大的坦尚尼亞,半點兒工業基礎都沒有。

就連手工農業生產也十分落後。

因此坦尚尼亞才會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不過,該國也並非一無是處。

他們擁有很豐富的礦產資源(黃金、鑽石、寶石),且東臨印度洋,可以發展港口貿易。

要想富,先修路。

坦尚尼亞不是不懂這個道理。

只是自己國民連溫飽都沒解決,哪有能力搞開發呢。

為此,坦尚尼亞也尋求過不少外援,但處處碰壁。

最後只有中國願意挺身而出。

要知道,那時我們國內剛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正為國防研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可對此,我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坦政府援建鐵路的請求。

而後,中國不僅出資、出人,還承諾不要鐵路的主權,不索取任何的好處。

我國的慷慨大義,把坦尚尼亞總統感動壞了。

這件事為兩國的友誼搭起了一座堅固的橋樑。

1970年,坦贊鐵路正式開工。

這是一條連接坦尚尼亞與尚比亞,貫穿東非和中南非的通道,全長1860.5公里。

為修建這條鐵路,中國派出五萬餘建築工人,投入7億人民幣,加10億元無息貸款。

在坦贊中三國的協力配合下,1975年,坦贊鐵路順利完工,並於當年正式投入使用。

有了這條鐵路,坦尚尼亞可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鐵路的貨運、客運量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改善了從前經濟的困境。

坦尚尼亞的總統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這是對非洲人民最偉大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在軍隊假設方面,提供了坦尚尼亞幫助。

修建坦贊鐵路時,我國特意派出解放軍特種部隊保駕護航。

坦尚尼亞政府沒想到中國基建厲害,軍隊也不容小覷。

佩服之下,他們便又同中國達成派軍官去中國部隊學習的合作。

而後,我們把遠道而來的朋友安排進有「亞洲西點軍校」之稱的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幾年下來,坦方幾乎所有軍隊都來中國進修了一番,且收穫頗豐,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當他們回到坦尚尼亞,好巧不巧,就發生了戰事。

1978年烏干達向鄰居坦尚尼亞發動了侵略進攻。

坦尚尼亞軍從容應對,短短几天就打跑了氣勢洶洶的烏軍。

他們從此一戰成名,被人稱作「東非解放軍」。

坦尚尼亞政府與人民把中國視為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毫無疑問,那個時候中坦的友誼隨著合作交流不斷升華。

然而誰能料到,曾經的兄弟國家會說翻臉就翻臉。

他們為了小小的利益就放棄長遠的發展前景。

畢竟中國可是他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國。

我們對坦尚尼亞政府的做法儘管十分惱怒,倒也沒有直接撕破臉。

除了是因為秉承大國作風,更重要的是,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沒過多久,我們就找到一個更佳的對象。

中國的選擇

在非洲東北部有個叫吉布地的國家。

與坦尚尼亞相比,吉布地的面積僅為坦尚尼亞的約百分之二。

其經濟也十分落後,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

不同的是,吉布地擁有更為優越的地理位置。

它坐落於紅海與印度洋的交匯處,還擁有一個自由貿易港——吉布地港。

吉布地港一直都是東非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衣索比亞的重要轉運港。

同時,這裡還是一個加油站及供應站。

因此又有「萬國港」之稱。

雖然,港口的服務業為吉布地帶來巨大收益。

但不改變落後的經濟結構,吉布地依然難以真正扭轉經濟的困境。

於是,吉布地也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

他們想引進中國大規模投資,請求援建了「埃塞─吉布地」鐵路。

這也是我國繼「坦贊鐵路」後,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條中國標準電氣化跨國鐵路。

鐵路於2016年開通後,迅速拉動了吉布地的經濟轉型。

與此同時,我國也拿到該鐵路的六年運營權,雙方互利共贏,結下更深的友誼。

在坦尚尼亞翻臉後,我國就將合作轉向了吉布地。

一方面加強與吉布地港的合作,一方面著手在吉布地新建、投資港口。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還在醫療、教育、農業等方面與吉布地展開深入合作交流,

吉布地短短几年就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國內的人均收入提升約十倍。

吉布地總統在2021年的一次採訪中說都說:「西方國家用100年沒能救活我們,但中國僅用了3年。」

將一切看在眼裡的坦尚尼亞又作如何感想呢?

與中國終止合作之後,他們眼巴巴盼著英國和日本兌現承諾,早日開工建港。

結果,一拖再拖,最後根本不搭理人了。

這時候,坦尚尼亞政府才意識到自己原來被當成棋子耍了,港口沒建成,還和中國反目。

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看著吉布地從一個貧弱小國不斷發展壯大,坦尚尼亞終於醒悟過來中國的強大與重要性。

於是,在2021年馬古富力總統逝世後,新任總統薩米婭·蘇盧胡·哈桑利,於同年6月26日在坦尚尼亞全國事務委員會第12次首腦會議上宣布:

關於巴加莫約港口項目,請允許我向大家宣布恢復會談的好消息,以便重新啟動整個項目。

而後,據瑞士媒體報導,坦方已與中方就巴加莫約港口巨型項目,已經恢復溝通,以推動重啟工作。

正所謂,國際社會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

我國從大局出發,也考慮到先前已經投進去的巨額成本,最後選擇了諒解。

其實通過這件事,也是在「敲打」其他的合作國,遵守協議,誠信發展。

結語

國與國之間的相處和人一樣難免會有摩擦,隨著國家的不斷壯大,我們將承受的非議與猜忌只會更多。

當你足夠強大,身邊的合作夥伴自然個個省心,期待祖國的真正崛起,實現偉大復興之日!

參考資料

孫魯瑤.坦贊鐵路:非洲大陸上的中國印記[J].世界文化,2021(10):50-53.

LALI M M . 中國對坦尚尼亞的公共外交(1970-2021)[D].吉林大學,2022.DOI:10.27162/d.cnki.gjlin.2022.002282.

師曾志,李堃.讓吉布地建設得更像吉布地——在對話交流中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J].中國非洲研究評論,2021(00):257-274+9-1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