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中國的奧黛麗赫本,當紅期被謠言重傷,被迫遠走異國他鄉

羅象館 發佈 2023-05-04T08:01:22.888892+00:00

上世紀80年代,演藝圈湧現出一批大美人,如潘虹、張瑜、劉曉慶等,她們風靡一時,長相氣質各有不同,或冷艷、或嬌媚、或清純、或率性。

(感謝您能在館長本文下做短暫停留,您可以動動金手指點擊關注,這對館長來說很重要!祝您開心、有好運!)

上世紀80年代,演藝圈湧現出一批大美人,如潘虹、張瑜、劉曉慶等,她們風靡一時,長相氣質各有不同,或冷艷、或嬌媚、或清純、或率性。

有人說娛樂圈是一個大染缸,再單純的人只要一入此門,就無法全身而退。這個名利場,有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多少人為了貪慾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而那些經歷過花紅柳綠的明星們,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過往。

而今天館長要和大家聊得這位主人公,在上世紀8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卻因世人的流言蜚語,誤了大好前程,被迫遠走異國他鄉,她就是「百花獎」、「金雞獎」雙料影后——龔雪。

令人意外的是,旅居外國20年後,龔雪賣掉房產毅然回國,重新回到熒幕前。那麼,當年那個足以讓龔雪跌下「神壇」謠言,究竟是什麼?

人物過往

龔雪1953年3月16日,出生於上海。她的父親是服裝公司美工,母親則是一名機關攝影師,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

在藝術氛圍這樣濃厚的家庭成長,她從小就表現出對文藝的喜愛,最痴迷的是唱跳及表演。

1970年,17歲的龔雪和那個時期很多年輕人一樣下鄉插隊。

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龔雪原計劃一路讀書到最高學府,之後再出國留學。而到了江西後,她的求學夢似乎被顛覆了,那時最大的願望則變成了能進工廠當女工。

由於一直保持著對藝術的喜愛,在勞作之餘也展現了過人的文藝天賦,順利被安排至當地宣傳大隊,由公社抽調精英,組成文藝小分隊,龔雪也在其中。

進入公社文藝隊後,她被調派到車間當鉗工,只有在需要演出時再出來排練。

1972年春節前,排練中的龔雪腳踝脫臼,當地赤腳醫生無法治療,為了養傷龔雪回到上海。

當龔雪養好傷準備返回江西時,恰好趕上某軍宣傳隊招收文藝兵。多年的表演經驗和靚麗的外形成了她的法寶,她一舉考中,穿上軍裝當了一名文藝兵

首次觸電,名聲大噪

1973年底,她隨部隊參加《車輪滾滾》的協拍演出。

她在影片中只有短短的四句台詞,但她卻十分認真的練習如何將台詞與人物融為一體,確保自己在面對鏡頭時,可以完美的詮釋角色。那時的龔雪,還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青澀群演,微弱得像天上的星星明滅於茫茫星漢之中。

1974年,調到總政話劇團走上更廣闊舞台的龔雪,正是在此接觸到了電影。

1979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成為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那年她僅26歲。

也正是在那一年,龔雪正式挑起大梁,在電影《祭紅》中一人飾兩角,出演程瑩童母女。這部電影,讓觀眾對清麗可人的龔雪留下深刻印象。

性情溫婉、眼神清澈、美麗大方的龔雪因《祭紅》一炮而紅,風頭直追當時最紅的劉曉慶。

很多商家看到了她的商業價值,爭相找她拍攝海報,在掛曆上印上她的照片,在當時幾乎人手一個龔雪掛曆,她也因此有了一個稱號——封面女神。這之後,更是被無數媒體稱為「中國的山口百惠」。

1982年,她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影片《快樂的單身漢》、《好事多磨》等中擔任主角。

1983年,龔雪接拍電影《大橋下面》。在這部電影中,她飾演的角色是一位未婚生子的個體戶,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人物設定非常大膽,龔雪無法從內心接受這樣的角色。

導演在發現她的意圖後,與龔雪多次交流人物內涵,漸漸扭轉了對她的看法。

沒想到《大橋下面》在公映後,由龔雪飾演的裁縫攤個體戶「秦楠」,深受觀眾喜愛。

在沒有電話投票、網絡投票的年代,以《北京晚報》等多家媒體聯名發起的《我最喜愛的銀幕青年形象》評選中,龔雪以47.713萬票位居榜首

那時候的龔雪,是無數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是無數中國女人最想成為的樣子。收到的示愛信,更是用麻袋裝。

憑藉該片,龔雪不僅成為「金雞」、「百花」雙料影后,還獲得上影廠「小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並被授予「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那時龔雪,已不再是初識世事的小姑娘,她靠著精湛演技和出眾容貌,扛起了中國影視圈的大旗,一度被業內稱作「中國的奧黛麗赫本」。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當紅的女星,卻因一場謠傳被逼走美國,這個謠傳究竟是什麼?

巔峰時期,遠走他鄉

1986年春,上海一樁大案要進行最終判決,成為了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街頭巷尾的上海人民,議論紛紛。

這個震驚全國的案子,被當時的國人稱為「流氓大案」,多名高幹子弟牽涉其中,其中包括陳小蒙、陳冰郎兄弟。

改革開放後,社會風氣一時由保守轉向開放,陳小蒙兄弟也趁機興風作浪。他們召集一幫狐朋狗友,多次組織所謂的「貼面舞會」,誘騙年輕美貌的女子參加舞會。在舞會中,他們會突然關掉燈,藉機猥褻、強姦年輕女子。



被強姦的女子,多數被他們的高幹子弟身份嚇住,認為即使報案也不會得到公正處理,於是選擇忍氣吞聲。

而一部分受辱女子則愛慕權勢,在這些人的哄騙下,同意做其「女友」,淪為他們的玩物。

紙終究包不住火,1984年10月,上海警方接到了一封舉報信。舉報信只有短短15個字:「聽×××說,有個女青年被人輪姦了。「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絕對是件大事。警察在經過徵集線索後,抓捕了陳小蒙等人。

當時,陳小蒙是《民主與法制》雜誌社的記者,陳冰郎則是上海一家工廠的工人。

陳小蒙團伙雖平日囂張跋扈,但在警方詢問下很快被擊破心理防線,供認出自己犯下的幾十起強姦案。據統計,受害者多達100餘人。

陳小蒙甚至還有一本書稿,詳細記載了自己強姦、玩弄女性的具體過程,並配上偷拍的女性裸照。警方搜查罪證時,這本書稿的內容也隨之流入社會。

其中,一位當紅龔姓女星亦在書稿之列。當時姓龔的女星不多,龔雪又是演藝圈炙手可熱的女星,這讓許多人一致認定,此人就是龔雪。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輿論鋪天蓋地向龔雪襲來。昔日的白月光女神一夕之間跌落神壇,淪為茶餘飯後的流言女主。謠言愈傳愈開,根本沒人在乎真相。

在這樣輿論滿天飛的環境中,龔雪的生活受到劇烈打擊,一度面臨崩潰。

雖然最後報紙刊登律師文章,證實了她與此案無關,澄清了她的清白。但在那個網際網路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無法及時接受信息,始終認準龔雪就是那樣不知羞恥的人。



一個面容姣好且事業巔峰的未婚影星,卻因謠傳備受打擊,即便查明與龔雪無關,也無人會看會聽,在形象和名譽上,龔雪受到重創。

有苦難言的龔雪,在事業巔峰期,也迎來了事業的終點。

1986年,身心俱疲的龔雪選擇退出演藝圈,遠走異國他鄉,並與同在美國完成學業的男友張迅完婚,於康乃狄克州定居。

婚後的龔雪顧及丈夫感受,再次登報澄清自己與「流氓案」無關,但未引起多大水花。

2006年,龔雪選擇和讓她受過傷的城市和解,帶丈夫、女兒一起回到上海,那年她67歲。

曾頻繁出現在電影、電視、雜誌,受眾多影迷喜愛的「日曆女神」,已經成了一名新一代年輕人不認識的,白髮蒼蒼的老太太。

二十年恍如隔世,青絲已成白髮,歲月在那張曾經風華絕代的面容上,無情地刻下道道皺紋。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即使青梅枯萎,容顏老去,但她身上依舊可見當年的風姿、美麗。

(本文不具任何指向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