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AR UDP800 4K藍光播放器開箱

hd199影音論壇 發佈 2023-05-04T08:14:21.898142+00:00

今天我們拿到了一台4K藍光播放器,來自一個新品牌,名為MAGNETAR,中文稱為麥尼塔。這是我們國內的一個品牌,它主推的產品有兩個型號:一個是我們這次拿到的樣機UDP800,另一個是更高端的UDP900。

今天我們拿到了一台4K藍光播放器,來自一個新品牌,名為MAGNETAR,中文稱為麥尼塔。這是我們國內的一個品牌,它主推的產品有兩個型號:一個是我們這次拿到的樣機UDP800,另一個是更高端的UDP900。

大家都知道自打OPPO退出藍光播放器市場以後,像OPPO這樣的通用播放器在市面上就不多見了。現在大多數用戶都是買一個不帶光碟機的硬碟播放器,而這些硬碟播放器中又以安卓播放器居多,比如海美迪、億格瑞、開博爾等等。而傳統的這種4K藍光播放器,可選的產品相比安卓播放器就少的多了,因此,這麼多年我的主力播放器還是OPPO 203和松下UB9000。

那麼這台MAGNETAR播放器,無論是它整體的外觀還是背部接口,還有菜單界面以及機器內部構造都是按照更純正的傳統藍光播放器去設計的。我們可以把看它看作是OPPO的繼任者,當然仔細看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後邊我們會展開仔細說。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下市面上的主流高清播放器的幾種晶片解決方案。據我了解,像海美迪、億格瑞可能更多使用的是華為海思的解決方案。而論壇發燒友用的比較多的國產播放器芝杜和開博爾以及法國的ZAPPITI,它們所使用的是Realtek的解決方案。而OPPO和MAGNETAR用的是聯發科的8581晶片方案。

這幾種在使用和效果上有什麼區別呢?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華為海思播放器產品一般穩定性不錯,但畫面的銳度稍微弱一些。而採用Realtek方案的播放器,它的銳度好一些,但穩定性又差一點,經常出現馬賽克以及藍光導航無法加載的一些小問題。相比這兩者,8581晶片的播放器在畫質和穩定性上都要做的更好。

當然也會有人出來質疑,這個晶片畢竟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了,使用起來會不會有什麼限制。這裡我的看法是,晶片的算力只有需要更高運算需求時才需要疊代。比如你的電腦要玩最新的遊戲,就要相應去升級CUP和顯卡。而藍光BD和UHD的技術並沒有升級疊代,因此採用的方案肯定是越穩定、越成熟越好。

開機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界面跟OPPO的風格差不多,上手起來也沒什麼難度。打開系統設置,可能一些深層的菜單會有點變化,但總體變化不大。

我將這台UDP800和我手頭一直用的OPPO 203進行了畫質對比,我個人覺得差別非常細微。相比OPPO 203 ,這台UDP800的畫面暗部層次更豐富,立體感更好一點,不過這可能跟我用這台碟機作為信號源給投影機做過校準有關。而和松下UB9000比起來,區別要更大一些,因為UB9000使用的是松下自家的專用晶片,它呈現的畫面色調比起8581機器都要更暖一些,但我覺得整體的畫面層次感沒有8581的機器好。

上為OPPO 203,下為MAGNETAR UDP800

我使用UDP800嘗試播放各種藍光以及4KUHD 光碟,也用它來播放硬碟中的各種文件,包括原盤以及各種主流編碼的文件都沒有遇到問題。只是它有一個字幕設置的功能,允許修改字幕的位置、大小、顏色和同步,但經我實測只有位置和顏色更改以後是可以生效的,其餘幾個功能只有一個DEMO演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和廠家溝通後得知原來這個功能主要是針對外掛字幕的,像光碟和原盤的字幕並不適用。個人覺得這這個字幕位置調整其實還挺有用的,尤其是當你使用變形鏡頭把16:9改成2.35:1時,你可以挪動字幕到合適的位置。

這台播放器並不支持WIFI,但事實上我見過的很多碟機都不支持WIFI。廠家這麼做的原因可能是,在你通過網絡播放NAS或者區域網共享的視頻文件時,有線連接的確要比無線更穩定傳輸速率更高。我們可以看看它的背板,它配備的是一個千兆的LAN口。

相比OPPO 203,它缺少一個HDR 轉 SDR的設置功能,雖然它這個強制SDR也能實現HDR轉SDR,但沒有更進一步的設置。不過可能大多數人都用不到這樣的功能,另外OPPO上的HDR轉SDR的效果,比起松下的UB9000上的轉換效果還有不小的差距,當然松下的設置也要更複雜。和廠家溝通了一下,他們表示後續會加入這個功能。

然後就是音頻部分,如果你使用HDMI或者數字輸出播放音樂,那麼音頻中的一些設置就會鎖定。同樣的選項,在OPPO上是可以在播放過程中進行切換的。當然這些軟體上的問題,我認為其實都很好解決,可能就是一個升級固件的事情。

那麼在背板上,我發現它和OPPO 203的最大的區別在於模擬輸出。OPPO 203提供的是一組7.1的模擬前級輸出,而MAGNETAR UDP800提供的是一組立體聲模擬輸出,包含一對XLR平衡輸出和一對RCA非平衡輸出。其實我個人覺得,碟機配多聲道模擬輸出,多少有點雞肋,立體聲輸出可能更實用一些。

我們將OPPO 203和MAGNETAR UDP800接到我的HiFi立體聲功放上,對比一下聽感。雖然視頻晶片解決方案是一樣的,但是它們的立體聲DAC晶片並不一樣。203使用的是AKM晶片,更高級的205 用的是ESS的晶片,而MAGNETAR UDP800用的是Burbrown PCM1795。雖然不是特別新的晶片,但音質還是很不錯的。同樣使用這個晶片的音響,還有很多,比如天龍的SACD旗艦 DCD-110。

我們來橫向對比一下兩台碟機的聲音區別,這裡我用的HiFi功放是劍橋的CXA81,音箱是芬蘭之聲翠鳥510。在播放了各種人聲、中高頻的小提琴,以及低頻豐富的《阿姐鼓》之後,我個人感覺OPPO的聲場更深一些, MAGNETAR的聲音更緊湊一些。

這台MAGNETAR UDP800整體使用下來,我覺得還是很順手的,畢竟我也是OPPO的老用戶了。但你也能看到,它的外觀以及遙控器的確做了重新設計,令人耳目一新。然後機器的重量也比203重了不少,203是4.3公斤,而 UDP800是8公斤,這可能跟它使用的大電源有關係,用料可見一斑。然後,對於一些喜歡聽音樂的朋友來說,它配備的這組立體聲輸出,又給它增添了一種玩法。至於我看到的一些軟體上的小問題,我覺得假以時日都是可以通過固件升級來改進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