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從中華大學走出的新中國首位台灣起義「大使」塗允檀

裴高才文心飛翼 發佈 2023-05-04T17:34:12.123567+00:00

彭南生副校長率華中師大專家、校董、出版社於黃陂二程書院首發裴高才著《中華大學校長陳時》2023年是華中師大120周年校慶,作為校慶系列圖書之《中華大學校長陳時》(裴高才、陳齊著,華中師大出版社)不僅介紹了陳宣愷、陳時父子傾家興學,志業「中華」,成為中國私立大學開山,中華大學還培育

2023年是華中師大120周年校慶,作為校慶系列圖書之《中華大學校長陳時》(裴高才、陳齊著,華中師大出版社)不僅介紹了陳宣愷、陳時父子傾家興學,志業「中華」,成為中國私立大學開山,中華大學還培育了包括駐外大使塗允檀在內的萬名及門弟子。塗家既是翰林之後,當代飛出了塗治(允治)、塗光熾兩位中科院院士等金鳳凰。

「中華」赤子,海歸博士

筆者為創作《無陂不成鎮》曾到塗家大灣搜尋史料,發現了光緒甲午年(1894)與民國十五年(1926)兩個版本的《塗氏宗譜》,詳盡記載了塗氏百年望族走出了翰林、留美博士、駐外大使、地質學家的傳奇。後又到外交部查閱解密檔案,搞清了塗允檀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起義的國民黨駐外「大使」。當他通電宣布起義後,此時在台灣的蔣介石當局竟一無所知。


塗允檀1897年出生於黃陂塗家大灣,1913年9月至1915年6月以優異成績就讀於湖北武昌私立中華大學大學部預科第一班,此間結識了比他大兩歲的同學惲代英。他們過從甚密,莫逆於心。即使是塗考入北京大學後,惲代英1918年4月3日仍《致塗瞻叔(允檀)書》,云:

凡居本籍之學生,非紳富子弟,即學成則為地方有力之人,故其可以於地方辦事,乃當然必然之事。而欲辦事,有不可不注意者二物:一能力,一信仰。無能力不能辦事,無信仰不能得助力,而便號召。代英於互助社於二事均頗有進。蓋此間研究同人心理,籌謀如何收效方法,一法無效則改一法,一日不成繼以次日。故能力由弱而強,方法由謬而正常……

代英在此亦頗獲同人信仰,此皆常時聚焦:一、以自己真人格示之;二、以赤心血誠之語言感化之;三、以大公無我恆久不懈之精神灌注之;四、之功效由此可悟中國人之合群,見面少,談話之機會少,觀摩之機會少,再加以不誠心,不公不正之言語、態度、思想,此所以永無良結果也。地方上辦事自然不比學生時代,然總從可有為人做起,至少必有所成。而尤要者,必在學生時代辦一二事,必求成功以為練習。能立一社固佳,否則與一二人訂一條約亦可,常人作此鮮有能成功而維持經月經年者否?亦徒存名義毫無實際。


1918年盛夏,塗允檀以甲等成績畢業於北大。幾年後,他又考取公費留美,後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毅然選擇了為災難深重的祖國效力。此時,正值大革命風起雲湧,武漢成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他應召到武漢國民政府工作。

1928年4月,國民黨中央指派塗允檀等人組成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黨務指導委員會,他歷任常務委員、宣傳部長、組織部長。次年,他相繼任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武漢市政府教育局局長、社會局局長及武漢大學籌備委員,武昌中山大學教授,1930年任河北省立法商學院政治系主任,1933年任北京大學講師。


投身外交,共赴時艱

鑑於塗允檀熟悉外交事務,1935年,他調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專任委員。從此開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對「弱國無外交」感同身受。在一次酒宴上,一西方國家外交官借酒裝瘋,對塗允檀進行人身攻擊,罵他是東亞病夫。塗允檀頓時拍案而起:「中國現在是落後,但並不代表永遠落後,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國地大物博,東亞病夫是有病,但病可以治好,一旦治好了病,東亞病夫就會變成東方巨人。」一席話說得對方啞口無言。


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中國政府外交部提升了駐馬尼拉(菲律賓)、新加坡、巴達維(爪哇)、海參崴、紐約、渥太華6個總領事的地位。塗允檀被任命為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總領事。

菲律賓在1946年7月前還是美國的殖民地,不能派公使、大使,總領事職務主要是照管當地的華僑事務和兩國間的商務往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著駐外使節的作用,如代表中國政府與駐地政府洽商,維護華僑正當權益;增進睦鄰友好、加強兩國商務往來等。


塗允檀於1937年6月6日到任,當地華文報紙《公理報》發表了一篇《對塗總領事貢獻數言》。文章直指前任領事:「少有能為本政府愛護僑民之旨以忠公者。鄺總領事關心匯水起落,李總領事注意股票升降……上行下效,爭先營利,貽誤要公,不知几几。塗總領事下車伊始,吾人望其首先禁絕此種非分營業並勸止同事中有此類嗜好者,剔除積習,樹立良風,庶不負付託之重也。」

對僑胞的中肯進言,塗允檀非常重視,他不僅公開表示,將「恪守中央法令,體察僑胞輿情」。同時勸勉僑胞「精誠團結,共濟時艱」。而且言必信,行必果,為僑胞、為中國抗戰多做實事。

首先,他根據國際通則,向菲當局頻繁交涉,解決了歧視華人和華僑的諸種苛刻限制與陳規陋習,如中國輪船登岸,發生侮辱人格式的搜身、非法勒索金錢等。他就任後,當中國輪船抵岸,他親自上船,直接了解情況,對同胞的困難及處境關心備至。同時許諾以後船來了,即便他不來,也會派領館的人來,幫助解決問題。


塗允檀據理力爭,多年來歧視華人華僑的某些老大難問題終於解決。同時他勸誡華僑,「旅居國外,首須遵守所在國法律,注重秩序。不可稍有越軌行動,致滋無謂之糾紛,徒然啟人干涉,遭人批評。真正愛國者當不出此。」

其次,塗允檀明確提出領事館「辦事以不分派別為方針,相互團結,精誠合作」。在任期間,他以總領事的職責為重,不囿於黨派偏見,廣泛團結僑胞共赴時艱。他不僅跟工商業界僑領、僑胞相處融洽,團結協作,而且十分關心華僑勞工。1937年11月,華僑勞工團體代表前來諮詢成立勞工團體聯合會事宜,他當即表示贊成並協助辦理立案手續。同時,他對菲僑界在中共地下黨影響下,進步青年的抗日救亡活動,也給予真誠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