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富豪又在吶喊:對我加稅!

馮侖風馬牛 發佈 2023-05-05T17:10:31.974396+00:00

Tristan Bove: Disney heiress calls for a tax code revamp and calls out the ultra-wealthy who 『amass fortunes so large that they threaten our democracy』, Yahoo!


文|風馬牛(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1

不平等的稅


你認為富豪們應該多繳稅嗎?或者,你認為自己應該多繳稅嗎?


按照常理,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合法範圍內少繳稅,多享受福利,但你相信嗎,世界上存在著這麼一群人,他們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卻四處奔走呼籲,希望政府增加富豪群體的稅收。


4月18日,美國今年的納稅日,以迪士尼家族繼承人阿比蓋爾·迪士尼為首,一群富豪站在美國國會大廈門口發表演講,他們大聲疾呼:現在應該制定新的稅務法,讓那些從美國經濟結構中受益最多的公司和個人繳納更多稅款,把大部分利益用於回饋社會。簡單來說,就是向大公司和富豪群體徵收更多的稅。


和大部分國家類似,美國採取的也是累進稅制,根據納稅身份(比如單身、夫妻共同報稅等),稅率有所不同,大致在10%~37%之間。但事實上,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這套原本為了限制高收入人群的累進稅制已經失靈。


自二戰以來,美國在稅收上越來越有利於富豪群體:二戰剛結束時,美國最高個人所得稅為91%,如今僅為37%;1980年代,遺產超過65萬美元,就必須繳納65%的遺產稅,如今富豪們可以繼承2200萬美元的遺產不用交稅,其餘的還能以家族信託方式低成本持有。


如果你通過工作掙了10萬美元,而一位億萬富豪通過炒股賺了10萬美元,你將比這位億萬富豪多繳9000美元的稅,即便你的資產可能不足這位富豪帳戶餘額的萬分之一。


據美國非營利組織ProPublica統計,2014-2018年間,美國最富有的25個人資產收益超過4000億美元,但他們的有效稅率僅為3.4%,而同一時期,美國其他人的平均稅率卻達到了13.3%。在這25個人里,埃隆·馬斯克、傑夫·貝佐斯、麥可·布隆伯格、卡爾·伊坎等人有時甚至根本不繳納任何聯邦政府個人所得稅。


疫情期間,無數普通人失去收入來源,陷入貧困,與之相對的是全球央行大放水,股市蓬勃發展。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美國最富裕的740個人的總資產增加了20000億美元,但他們的實際稅率依然低得不可思議。


富豪掙得多、繳稅少,卻和普通人一起享受社會基礎設施,例如學校、道路、橋樑、警察、法院等等,有時他們甚至因為巨額身家而享受更多公共資源。這就是美國現行稅制下巨大的不平等現象。


看清這種現象後,有人將其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每逢選舉就拋出來吸引選票,這是政客;也有人悶聲發財,繼續避稅,對外界聲討充耳不聞,這是既得利益者。


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四處宣揚這些不平等現象,讓每個納稅人都知道自己遭受了什麼;他們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遊說,希望改變美國的稅收體制;他們招攬同類,不僅審核理念,還要審核收入水平,每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或者資產超過500萬美元。


他們給自己的組織取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愛國百萬富翁」(Patriotic Millionaires)


2

多數人和少數人的對立


多繳稅就是愛國嗎?


是的。——「愛國百萬富翁」組織這樣認為,至少對於富豪群體而言,這應該是一個必要條件。


在這個組織的招募欄目里,清楚地寫著:


我們稱自己為「愛國」百萬富翁,因為我們相信愛國主義不僅僅是揮舞旗幟,還包括將國家利益置於私利之上。許多富豪利用金錢加大影響力,從而以對個人有利的方式來塑造政府,我們與之不同,我們更希望用自己的影響力,為所有美國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不僅僅是為我們這樣富有的人。


把這群志同道合的百萬富翁「攢」到一起的人,是艾瑞卡·佩恩。


佩恩是一名作家,也是公共政策分析師和進步戰略專家,還曾擔任羅斯福研究所的高級戰略家。在這個職位上,她主要研究美國金融市場,結識了包括喬治·索羅斯、伊莉莎白·沃倫在內的著名人物。羅斯福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源於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設想,他希望能讓美國的經濟和民主為大多數人而非少數人服務。


這段工作經歷深刻影響了佩恩此後的職業生涯。


她激烈地批評茶黨,認為他們嚴重威脅了美國社會的寬容性;她指責歐巴馬,認為這位美國前總統在職期間刻意忽略了美國商會作為政府最大遊說者的角色;她還對裝模作樣的「專家」嗤之以鼻,受邀在福克斯商業頻道與金融評論員彼得·希夫對談時,希夫認為消費者需求不能創造就業機會,佩恩直接回了一句「白痴」。


佩恩創立「「愛國百萬富翁」」組織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要讓美國的經濟和民主為大多數人服務。


2010年,佩恩希望召集一群人,加快廢除布希總統時期頒布的針對百萬富翁的減稅政策。為了增強組織影響力,佩恩定下了「年收入大於100萬美元,或資產多於500萬美元」的准入門檻,同時定下三條行事首要原則:爭取平等政治代表權、宜居的最低工資標準、公平的稅收制度。「愛國百萬富翁」組織由此誕生。


2010年,「愛國百萬富翁」發布公開信抗議延長富人減稅政策,一戰成名。此後這個組織的成就包括:與歐巴馬一起參加美國納稅日的演講,兩次推動美國合同工的最低時薪上漲,推動美國眾議院通過HR1法案(即《為了人民法案》)


除了佩恩,「愛國百萬富翁」里的其他成員也都大有來頭。


例如之前提到的阿比蓋爾·迪士尼,迪士尼家族的繼承人。她生於1960年,祖父是迪士尼的創始人之一羅伊·迪士尼,叔祖父是大名鼎鼎的華特·迪士尼。她經歷過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的年代,按她的說法,即便繳納了稅率高達91%的所得稅,她的祖父仍然積累下萬貫家財,至今她的個人淨資產仍然高達1.2億美元。


阿比蓋爾·迪士尼是一名電影製片人,也是慈善家,她經常對社會話題發表看法,言辭犀利,即便是迪士尼公司,她批評起來也毫不留情。


高管薪酬過高是美國企業的老問題,這背後反映的是高管與普通員工之間的巨大不平等。2018、2019年兩年,迪士尼CEO鮑勃·艾格拿到了多達1.1億美元的薪酬,阿比蓋爾在社交媒體上批評道:「地球上沒有人的價值,是普通員工工資中位數的500倍。」她還經常去迪士尼園區觀察員工們的生活狀況,在她的持續關注下,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哪怕是在這樣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地方,普通員工的工資依然如此低廉,甚至很難吃上一頓體面的晚餐。


美好是虛幻的,不平等才是真實的,而這正是阿比蓋爾·迪士尼加入「愛國百萬富翁」的原因所在,她希望推動美國社會更加公平。


「愛國百萬富翁」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像阿比蓋爾·迪士尼這樣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繼承人,也有自食其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有口若懸河的著名大律師,也有努力工作一輩子實現階級躍升的典型中產……


他們聚集在一起,討論並審視越來越偏向於富人的社會,他們用盡一切方法推動國家政策的改變,以對抗這種損害多數人利益的現狀。


3

恐懼也能帶來利益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向富豪加稅——不僅是富豪不同意,一些政客、學者和普通人也不同意。


在所有支持減免「富人稅」的觀點裡,最有力的一個是:如果富豪們被要求支付更多的稅款,這些創造就業機會的人將帶著他們的錢,毫不留情地離開這個國家。


這個觀點被許多人接受,原因在於人們能看到非常明顯的富豪移民潮,本土富豪們獲得巨額財富後,轉換國籍,搖身一變成了某國首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的離開,不僅意味著資產轉移,也意味著他們可能將產業轉移至他國,從而減少本土就業機會。


這種夾雜著失業恐懼的觀點,支撐著所謂的「涓滴效應」大行其道。


涓滴效應一般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直接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而是支持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渠道,逐漸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這種思潮最早出現在1890年代,大蕭條後,美國幽默作家、社會評論者威爾·羅傑斯在自己的文章中率先創造了這個詞,沿用至今。


羅傑斯在文章里這樣寫道:「(胡佛先生)把錢都給上層富人,希望它可以一滴一滴流向窮人,直至最貧困的地方。如果把錢直接給窮人,天黑之前,錢會全部匯集到富人手上。」


可笑的是,這篇文章的本意是批評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的富人減稅政策,羅傑斯也否定金錢會像水一樣,按照人類的臆想涓涓細流,卻因為這句話被人斷章取義,挪作對涓滴效應的肯定。


二戰結束後,為了加快經濟發展,全球各國都在採取更利於資本積累和工業化的政策,增長是重中之重,而減貧和公平分配成了增長的附屬物。隨著新自由主義被廣泛認可,平等和再分配不再被視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收入不平等已經成了經濟奇蹟的必要特徵。


涓滴效應被經濟學家和遊說者們不斷延伸、美化,最終形成了一種廣泛存在於人們腦海中的思維定式,即:保持經濟增長與涓滴效應密切相關,市場的「涓滴」作用優於政府的「轉移」,政府應該通過為富人減稅,來增加私營部門的就業機會,而非提高轉移支付規模或者擴大社會福利範圍來改善窮人的經濟狀況,傾向於富人而非窮人的經濟政策,更有利於社會福利的增進。


基於此,二戰以來美國富人實際稅率的接連下降就有了解釋。


不論收入不平等現象是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總有許多人受涓滴效應的影響,支持富人減稅,甚至因為愈發擴大的貧富差距而認可社會達爾文主義,指責底層群體難以擺脫貧窮是因為他們自身的缺陷。


在「愛國百萬富翁」的相關新聞下面,時常能看到網友的負面評論,認為這群人是在作秀,並指責他們為什麼不直接「裸捐」、做慈善。


是推動整個政策體系的變化,還是一股腦投入到慈善事業中,這是兩條影響社會的路徑,但它們並非互相對立。


阿比蓋爾·迪士尼曾捐款9000萬美元,但這件事的傳播範圍遠小於她站在國會大廈前面宣傳向富人加稅;比爾·蓋茨說服了許多超級富豪和他一起,捐出身後大部分財產用於慈善事業,但他本人作為美國最大私人土地持有者,長期以來享受著大量低稅甚至免稅的土地增值收益,卻對稅收問題興趣寥寥。


沒有一個真實個體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組織是完美的。


「愛國百萬富翁」這個組織之所以醒目,就是因為其成員作為既得利益者,卻願意站出來割捨短期利益,縮小貧富差距,彌合社會裂縫。


在這個組織之前,無數新聞稿、調查報告、非虛構書籍一遍又一遍地揭露美國貧富差距的殘酷性,民眾為此憤怒,政客藉機拉選票上位,幾年過去,一切循環往復,鐘擺式的政策永遠偏向具備「鈔能力」的少數人而非多數人。在這個組織出現之後,「鈔能力」有了第二種聲音,這意味著一種新的可能性。


就成員人數和在美國以外的影響力而言,「愛國百萬富翁」還是一個相當小的組織,哪怕在美國本土,他們也很難讓增加富人稅的政策一步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努力對於美國社會,乃至諸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是無意義的,恰恰相反,越是發展中國家,越有可能在增長的魔咒下,對日益加深的不平等鴻溝視而不見。


向富豪加稅絕不是解決貧困和不平等痼疾的唯一良藥,但至少,有人先行動起來了。你認為呢?


資料來源:

[1] 蓋凱程,周永昇:所有制、涓滴效應與共享發展:一個政治經濟學分析,政治經濟學評論

[2] 張銳:歐巴馬押寶高富稅,上海證券報

[3] 托馬斯·皮凱蒂:用富人稅拯救資本主義,FT中文網

[4] PatrioticMillionaires.com: Homepage

[5] Tristan Bove: Disney heiress calls for a tax code revamp and calls out the ultra-wealthy who 『amass Fortunes so large that they threaten our democracy』, Yahoo! Finance

[6] Chloe Berger: Abigail Disney says 『extreme wealth is eating our world alive.』 She and Mark Ruffalo are among 200 millionaires calling for taxes on the ultra-rich, Fortune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 | 毛洪濤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