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日本動畫片為何這麼強?

博客天下 發佈 2023-05-05T22:41:21.282453+00:00

如今,疫情淡去創造了觀影條件,日本動畫建立了良好口碑,又有經典IP的情懷加持,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走紅是理所當然。

如今,疫情淡去創造了觀影條件,日本動畫建立了良好口碑,又有經典IP的情懷加持,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走紅是理所當然。

作者|銀河、編輯|孤鴿

4月20日,電影版《灌籃高手》上映,讓粉絲等待了27年的全國大賽終於亮相。首映當天,不少80後身穿球衣,排隊觀影,「大人童話」「一生一次」等熱搜詞條盡顯情懷。截至發稿,《灌籃高手》票房已過4億元,豆瓣評分高達9分。

而不久前,被片方宣傳的「情懷」激起熱烈反響的,也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3月24日,《鈴芽之旅》上映,導演新海誠呼籲觀眾奔赴一場三年之約,如今這部影片已取得了7.7億元票房。

兩部電影裡,青春和成長是共同的主題,而受感動的不只是青年。四月的影院大廳里,少女身穿高中校裙在《鈴芽之旅》宣傳海報前打卡,中年大叔則結伴成群、拿著印有「湘北五虎」的爆米花杯等候入場。80後和00後的壁壘被打開,足見日本動畫的影響深遠。

觀眾組隊看電影 來自微博@-落落大魔王-

同樣在4月,中國院線還引進了老片《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也是日本動漫大IP,拍攝於2002年,重映依然拿下5000多萬元票房,打破過去三年清明檔冒險片單日票房紀錄。而到6月1日,宮崎駿導演的《天空之城》也將重映。

可以說,這個春天,日本動畫點燃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和口碑雙雙領先,激發了觀眾走進影院的興趣。在從春節檔到五一檔的過渡階段,日本動畫起了重要的銜接和熱場作用。

這個春天的徹底綻放

日本動畫在這個春天的突然崛起,有創造歷史的意義。

在此之前,內地進口動畫片成績上,好萊塢的「西風」壓倒了日本動畫的「東風」。根據貓眼專業版,該領域票房總榜單前5名都是好萊塢動畫,如《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冰雪奇緣2》等等。

日本動畫片中,僅有2015年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和2016年的《你的名字。》,擠進榜單前十。表現最好的是《你的名字。》,票房破5億元。而這一次,不但《鈴芽之旅》順利上榜,以《灌籃高手》目前的火熱勢頭,票房也有望衝到榜單前列。

■內地影史進口動畫片票房榜

日本動畫也成為這個春天社交媒體的關鍵詞。即便一個人沒去看電影,只要他上網,就逃不過「霸屏」的熱搜,比如#新海誠談中韓工作餐# #柯南處處吻# #灌籃高手是徹底的大人童話#。

中韓工作餐引起的爭議發生在3月16日,導演新海誠為宣傳《鈴芽之旅》來到北京,曬出了中方招待的、人均在400元到800元之間的晚餐,描述為「太豪華、震撼,圓桌會自己轉。」 同時,他又更新動態稱韓國發行公司發來的拉麵照片,「也好吃,真好」。

即便他在韓國宣傳時也曬過拌飯、麵包和拉麵,但部分韓國網友還是破防了,認為新海誠「對韓不友好」「嫌棄拉麵」,引起了一時的喧囂。

■新海誠同時分享了中韓工作餐

《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引發的爭論,則是在「新蘭」和「柯哀」CP粉之間。

先是3月底,原作者青山剛昌與優衣庫發布聯名T恤,作者和柯南都穿著印有「柯哀」圖案的衣服,「逼瘋」了新蘭黨。一些支持「新蘭」的優衣庫店員自發地將衣服折起來,讓衣服上印的柯南和小蘭面對在了一起。

4月4日,《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正式重映,不久後,一則柯南最新劇場版《黑鐵的魚影》的劇透又平等地「擊潰了所有人」。

傳聞稱,新劇場版里有一段「三角戀」的情景:柯南溺水,灰原哀為他做人工呼吸後心想,「工藤雖然你不知道,但是我們剛剛kiss了」;上岸後,她最終抱著小蘭,嘴對嘴地「把吻還了回去」。

這讓醫學生、「新蘭黨」都大呼震撼。前者認為人工呼吸不是吻,常識被玷污了,一些「新蘭黨」則認為新作「小三上位」,喜歡毛利蘭的自己不會再為電影、周邊沖銷量。

■網傳「柯南」新劇場版劇情

在諸多熱鬧事件中,《灌籃高手》可能更純粹一些。該片以原著漫畫中湘北高中對陣山王工業的全國大賽為主要情節,著重描寫了「幕後英雄」、身高只有168厘米的宮城良田的故事。

因為宮城良田在原番中並不是主角,而電影偏偏以他為主線,捨棄了櫻木花道和流川楓這兩個「流量」人物,引起了廣泛討論。但這樣的聲音是圍繞電影創作本身,反饋是正向的。

宮城是控球後衛,更多負責的是組織串聯的工作,所以其他球員的個人經歷與心結,也隨著傳球時刻而展開。從不被期待的宮城良田的故事,和整部電影的宗旨一致,也就是徹底的大人童話。

因內容或導演本身產生的輿論刷屏、屢上熱搜,日本動漫確實是這個春天的「網紅」。

影響了幾代人的日漫

雖說日本動畫電影今年才在中國市場大爆發,但日本動漫給中國觀眾、乃至國漫主創帶來的影響,是長久且深遠的。

僅從《灌籃高手》和《鈴芽之旅》的觀影群體,就能看出日漫受眾有好幾代人。

根據貓眼專業版,《灌籃高手》想看用戶畫像中,30-34歲人群占比25.6%,35-39歲人群占比23.5%,甚至40歲以上人群占比也達到13.1%。也就是說,30歲以上的觀影人群占據一半以上,這部分人大多是80後,是看著《灌籃高手》動畫長大的,有強烈的情懷。

而《鈴芽之旅》的用戶畫像中,男女性別比持平,20歲以下人群占比36.1%,20-24歲觀眾占比31.9%,也就是說,受眾近七成是1999年出生的人和00後群體。

兩部動畫片,既有青春和成長的相同主題,又分別面對不同的受眾群體,並都取得了票房成功,可見日本動畫對中國觀眾的「通吃」,其核心還是內容過硬。

■《灌籃高手》想看用戶畫像

日本漫畫和動畫是何時引進中國、並引起轟動的?根據北京大學教授李常慶所著《日本動漫在中國的傳播研究》一書,日漫在中國傳播的開端是1980年底央視引進的《鐵臂阿童木》。

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家用電視機得到普及,又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之際,日本動漫進入中國,成為80後的童年回憶,成了必然現象。

隨後,電視台陸續引進《機器貓》《一休》《花仙子》等動漫,不過由於1986年後美國的《藍精靈》《米老鼠和唐老鴨》也引入內地,上世紀80年代,整體而言,日漫未引起追星熱潮。

■鐵臂阿童木劇照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日本官方將發展動畫產業納入文化振興軌道,《聖鬥士星矢》《七龍珠》《尼羅河》等漫畫全面席捲中國,1994年,正版和盜版的日本漫畫書刊幾乎覆蓋了中國90%以上的漫畫市場,約有上億冊。

1998年,中國內地引進了有中文字幕和配音的日本動畫《灌籃高手》,迅速火爆,幾乎所有電視台都在播放,並推動了大批動漫雜誌的誕生。

2006年,為了給國產動畫片更多的生存空間,廣電總局下令減少日本動畫片的播放時長,並放寬國產動畫製作審批的要求,之後內地動畫片市場逐漸從「日本獨大」轉為了「國產為王」。

不過,根據2012年Chase China&Asia對北上廣城市一萬多人的調查,國人最喜愛的動漫,除了《喜洋洋與灰太狼》來自本土,《貓和老鼠》來自美國,餘下的都是日本動漫。

■2012年ChaseChina&Asia的調查。圖源李常慶專著

看著日本動漫成長起來的人,進入動畫創作領域後,自然深受影響。比如,《大聖歸來》《深海》導演田曉鵬曾稱,自己最喜歡日式動畫,鍾愛少年熱血漫畫和宮崎駿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也稱,自己受到了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宮崎駿等人的影響。

雖然日漫作品火熱,但在2015年前,日本動畫電影乃至整個日本電影,在中國都未能得到太大關注,票房平平。相比票房輕鬆過億的好萊塢片和國產大片,日本電影屬於小眾品類,國內院線缺乏為日本動畫進行營銷宣傳的動力。

直到2015年,日本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被引進內地,收穫票房5.29億元,超凡的市場表現改變了業界對日本電影「無利可圖」的看法。於是,2016年國內各大院線引進了9部日本動畫電影,數量激增,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

■《哆啦A夢:伴我同行》劇照

伴隨市場潛力被挖掘,即使沒有漫畫IP基礎的日本動畫片,也能取得不錯票房。代表作就是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2016年上映,斬獲5.75億元票房,創下日本動畫片在中國市場的紀錄。之後,2019年上映的《天氣之子》,也獲得了近3億元票房。

所以,當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上映時,中國便成為其最重視的市場之一,導演親自前來宣傳,還帶著影片中的道具——三條腿的木凳。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票房再創新高。

而《灌籃高手》本就擁有20多年積澱的粉絲群體,早在2021年導演宣布拍攝時,就積攢了極大的期待值。如今,疫情淡去創造了觀影條件,日本動畫建立了良好口碑,又有經典IP的情懷加持,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走紅是理所當然。

可以預想,未來幾年,日本動畫片進入中國的數量還將增加,中國院線將出現國產動畫片、好萊塢動畫片和日本動畫片「神仙打架」的競爭局面,這對觀眾來說,顯然是好事。

情懷再大,也需營銷

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除了觀眾對電影導演前作或漫畫IP本身的信任,《鈴芽之旅》《灌籃高手》的票房能成功,還在於針對受眾群體做了精準營銷。

兩部動畫片是由同一家公司路畫影視引進中國和負責宣傳。針對《鈴芽之旅》,3月17日,中方邀請導演新海誠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了「奔赴春之約」中國首映禮,歌手周深也亮相現場,獻唱了電影同名中文主題曲。

三年疫情期間,大型的線下首映禮很少,更沒有外國主創人員來華宣傳影片,《鈴芽之旅》此舉,不但接續了疫情前的生活,也讓觀影具有了儀式感,點燃了觀眾的激情。

而新海誠在推特上發布的一系列推文,又遇上「中韓工作餐」的爭論,無形中又給《鈴芽之旅》增加了熱度。這部受眾本就年輕的電影,借著網際網路的推力出圈,進入更多觀眾的視野。

■《鈴芽之旅》北大首映禮

而電影《灌籃高手》遇到的宣傳困難要大一些。導演井上雄彥沒有來華,對物料要求也非常嚴格,且電影裡沒了經典歌曲。為了造聲勢,針對受眾大部分是80後、90後,超六成是男性觀眾的特點,宣傳方選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舉辦了一場籃球比賽式的首映禮。

現場高懸著湘北隊員的球衣,還1:1還原了1993年TV動畫裡的場地,中影CINITY花了2個月定製了一塊27米巨幕和適合體育館的環繞音響系統,花費近100萬元。

觀影前,觀眾可以任意和角色人形立牌拍照打卡,還有人會隨機獲得手幅、扇子等應援物。隨後,大家被分為湘北和山王兩個陣營,又拉起巨幅海報,以看比賽和演唱會的氣勢看電影首映。

映後,1993年TV動畫版的櫻木花道、流川楓的配音演員於正升、官志宏回歸,「爺青回」的感動霎時拉滿。果不其然,《灌籃高手》零點場票房約2000萬元,成為近三年來的亞軍。

■《灌籃高手》北大首映禮

在影院裡,不管是《鈴芽之旅》還是《灌籃高手》,都設置了人形立牌與海報,方便觀眾打卡拍照,更有助於影迷cosplay成《鈴芽之旅》女主,或者《灌籃高手》中角色的樣子。這些照片、視頻,傳到網上,自帶感動和流量屬性,又將電影「潤物細無聲」地宣傳了一次。

即使面對今年超擁擠的五一檔,以《灌籃高手》的口碑和持續走高的趨勢,也毫不露怯。該擔心的反而是幾部國產片,如果質量不足,會很危險。

這個春天,這兩部日本動畫片以及背後的路畫影視可謂贏麻了。接下來,將在六一兒童節重映的《天空之城》,有望進一步鞏固日本動畫片在中國的市場。

回顧日本動漫在中國的傳播歷史,滋養了幾代人的青春,也影響了一批創作者的審美,但歸根結底,我們學習外國文化的優點,是要提高我們自己的創作能力。

近年來,國產動畫片其實已有很大的進步,「國漫崛起」也受到認可,但唯有不斷推出佳作,才能保住品牌。希望在今年的影院,我們能看到可以媲美《鈴芽之旅》《灌籃高手》的國漫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