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證書

帝芙特 發佈 2023-05-24T13:22:42.179059+00:00

當地時間5月22日,在義大利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舉行2023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授證儀式。中國4地被授予證書,分別是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和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當地時間5月22日,在義大利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舉行2023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授證儀式。中國4地被授予證書,分別是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和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據悉,2002年,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計劃,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相關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的保護體系,使之成為傳統農業系統可持續管理的基礎。每一個獲認定的遺產地都必須滿足獨立科學諮詢小組制定的五項標準 - -

糧食和生計安全;

農業生物多樣性;

地方及傳統知識體系;

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

特色陸地和海洋景觀;

截至目前,獲得該機構認定的遺產地總數達74個。

▲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頒發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證書

安溪縣委常委、縣茶管委常務副主任肖印章到場接受由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頒發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證書,並在會上就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做了闡述。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證書

除頒授證書以及舉行新認定遺產地特色技術交流會以外,活動還安排遺產地美食品鑑環節,並舉辦沉浸式體驗展,讓人宛如身臨其境,真切領略世界各遺產地的別樣風情。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特別在哪裡?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烏龍茶類,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安溪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有1000多年種茶歷史。早在宋元時期(10-14世紀),安溪的茶葉從出發、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英語「tea」的發音來自於泉州方言「茶」的發音。

安溪鐵觀音,於1725-1735年間起源於安溪縣西坪鎮。西坪鎮是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核心區,包括松岩、堯山、堯陽、上堯、南陽5個村。安溪居山而近海。春末夏初,雨熱同步;秋冬兩季,光濕互補。優越的環境條件,滿足了鐵觀音茶樹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為鐵觀音優良品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是以傳統鐵觀音品種選育、種植栽培、植保管理、採制工藝和茶文化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系統,以及該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樣性,發揮的生態系統功能,呈現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特徵。

本文內容主要來源於泉州政務等,僅作分享交流使用,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聚焦茶人茶事,服務產業經濟

傳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識

感謝您的閱讀,如喜歡,請加個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