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與中國翻臉,造成百億損失!花600億援助非洲有意義嗎?

董人物 發佈 2023-05-24T21:03:05.215290+00:00

我們和非洲國家之間有著悠久而深厚的友誼,特別是在非洲國家獨立和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始終是他們最可靠的合作夥伴和支持者。

我們和非洲國家之間有著悠久而深厚的友誼,特別是在非洲國家獨立和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始終是他們最可靠的合作夥伴和支持者。

在這期間,我們不僅向非洲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無償或低息貸款,還派出了數以萬計的技術人員和志願者,幫助他們建設基礎設施、培養人才。

據統計,自1956年以來,中國已經向非洲國家提供了超過600億美元的援助。

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與坦尚尼亞之間的合作。坦尚尼亞是東非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中國在非洲最早建交的國家之一。

1964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後,中國就開始為坦尚尼亞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

最著名的項目就是1970年至1975年修建的坦贊鐵路。這條全長1860公里的鐵路貫穿了東非和中南非,為坦尚尼亞和尚比亞兩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除了坦贊鐵路外,中國還與坦尚尼亞合作了另一個百億級別的項目——巴加莫約港。這個位於印度洋沿岸的港口曾經是東非最繁榮的港口之一,也是19世紀時東非最大的奴隸貿易市場。

2013年,坦尚尼亞政府決定重建這個港口,並向中國尋求幫助。中國決定投資100億美元,幫助坦尚尼亞建設港口。

當時雙方簽訂了合同,並約定港口建成後由中國享有99年使用權

然而,在這個看似美好的合作中,卻發生了令人震驚和遺憾的事情。

2019年,坦尚尼亞突然宣布叫停了巴加莫約港口項目,並與中國翻臉無情。這一事件不僅讓中國損失了上百億美元,也讓中坦兩國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友誼受到了嚴重衝擊。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背後又隱藏著怎樣複雜而微妙的利益糾葛呢?

一、坦尚尼亞為何翻臉

要想解釋清楚2019年坦尚尼亞為何突然與中國翻臉,我們必須從2015年說起。

那一年,坦尚尼亞選舉出了新總統——約翰·馬古富力。

他是一個曾經在比利時留學過,並擁有化學博士學位的政治新秀。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深受西方思想「薰陶」的總統,對我們有著天然的敵意。

他上台後不久就開始對中坦兩國原本順利進行中的巴加莫約港口項目進行干預和阻撓。

他先是拒絕支付港口建設所需資金,導致工程進度延誤兩年;然後又以環境保護為藉口,要求重新評估項目可行性;最後更是直接宣布取消項目,並指責中國提出了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條件。

馬古富力之所以會對一個對自己國家更有利無害、而且已經簽署協議的項目如此反感,原因其實很簡單——他被英日兩國給誘惑住了。

英日兩國西方都是發達國家,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廣泛而深入地影響力和利益關係。

他們都不願意看到中國在非洲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功,並藉此增強自己地全球地位和話語權。

二、英日的陰謀

因此,在看到中坦兩國合作巴加莫約港口項目時,他們就想出了一個陰險的計劃,就是利用坦尚尼亞的新總統馬古富力,來破壞中坦兩國的合作。

他們先是派出了高級官員和商人,前往坦尚尼亞進行訪問和考察,向馬古富力表示了對坦尚尼亞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並承諾會為坦尚尼亞提供更多的援助和投資。

英國表示願意出資幫助坦尚尼亞改造舊港口,而不是建設新港口,這樣既省時又省力還省錢。

日本則表示願意幫助坦尚尼亞建設港口,但要求港口建成後由日本享有使用權,並且要求坦尚尼亞購買日本的設備和技術。

這些條件聽起來都比中國提出的要優惠得多,讓馬古富力心動不已。

馬古富力被英日兩國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開始對中國產生了懷疑和不滿。

他認為中國是在利用坦尚尼亞,想要控制坦尚尼亞的資源和戰略位置,而不是真心幫助坦尚尼亞發展。

他還認為中國提出的99年使用權是一種霸王條款,是對坦尚尼亞主權的侵犯。他決定與中國翻臉,並選擇與英日兩國合作。

然而,他並沒有意識到,英日兩國並不是真心想要幫助坦尚尼亞,而是想要利用坦尚尼亞來牽制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

他們給出的條件都是一些空頭支票,根本沒有兌現的可能。他們只是在拖延時間,讓巴加莫約港口項目陷入停滯狀態,從而讓中國無法從中獲得任何好處。

當馬古富力意識到自己被英日兩國玩弄時,已經為時已晚。

他失去了中國這個最可靠的合作夥伴,也失去了巴加莫約港口這個最有價值的項目。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轉而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而自己則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那麼,在這次事件中,中國又是如何處理自己所遭受的損失,並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呢?

三、我們如何應對

對於中國來說,巴加莫約港口項目並不是一件小事。這個項目涉及到中國在非洲、印度洋、甚至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利益和發展目標。

如果能夠順利完成,這個港口將成為中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也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

因此,在面對坦尚尼亞突然翻臉、叫停項目時,中國並沒有輕易放棄。

中國多次向坦尚尼亞表達了自己對項目繼續進行的誠意和期待,並試圖通過友好協商和溝通來解決問題。

但是,馬古富力卻拒絕了所有的溝通和交流,並且一意孤行地終止了項目。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能選擇保持風度和理性,並且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幸運的是,在非洲還有很多國家都對與中國合作抱有積極和友好的態度,並且歡迎中國在非洲投資和建設。

其中一個最令人驚喜的新合作夥伴就是吉布地。

吉布地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角、紅海與印度洋交匯處、擁有重要戰略位置和資源優勢的小國。它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不發達、資源不豐富,但它卻擁有一個無價之寶——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是連接紅海和印度洋、連接歐洲、非洲、中東和亞洲的重要水道。每年有超過1萬艘船隻通過這裡進行貿易運輸,其中包括大量運送石油和天然氣等戰略物資的船隻。可以說,曼德海峽是全球貿易和能源安全的命脈之一

因此,在失去了巴加莫約港口後,中國很快就將目光轉向了吉布地,並與其展開了密切地接觸和談判。

經過幾輪溝通後,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並簽訂了相關合約。

在這份文件中,中國不僅承諾幫助吉布地建設港口、機場、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還承諾幫助吉布地修建吉布地-衣索比亞鐵路,以及在吉布地建立一個軍事基地。

這些項目都將極大地促進吉布地和周邊國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將極大地增強中國在非洲乃至全球地影響力和話語權。

除了吉布地外,中國還與其他非洲國家建立了更緊密地合作關係,如烏干達、肯亞、衣索比亞等。

這些國家都對中國表現出了高度地信任和友好,並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中來。同時,中國也沒有忘記自己在南亞地老朋友——巴基斯坦。

中巴兩國已經開展了多項重大合作項目,如中巴經濟走廊、等。這些項目都將為兩國乃至整個地區帶來更多地機遇和福祉。

結尾

總之,2019年坦尚尼亞與中國翻臉,造成了百億損失,也給中坦兩國多年來建立起來地友誼蒙上了陰影。

對於非洲國家來說,與中國合作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選擇。他們可以從中國那裡獲得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經驗,來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和願景。

中非之間的合作應該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最後,我想以問題來結束這篇文章:大家認為我們花600億美元援助非洲,有意義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