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姿服了,科大訊飛懵了,AI還能帶給我們哪些驚喜?

花朵財經 發佈 2023-05-25T00:49:55.849182+00:00

關於版權之類,孫燕姿隻字未提,只是略顯沉重的補充說,不止是唱歌,法律、醫學、會計等創造了千萬崗位的工作,都在受到AI的「威脅」,對此,她也只能像是坐在電影院最好位置吃著爆米花的人一樣,當一個看客。

花朵財經原創

作者 | 劉元

編輯 | 鐸子


「一點情緒都沒有,比孫燕姿差遠了!」

當那些最最忠實的歌迷們,還在絞盡腦汁為吐槽AI孫燕姿尋找角度的時候,歌手孫燕姿本人選擇了「舉手投降」。

5月22日晚,她在社交媒體發文回應稱,已經接受了自己是一名冷門歌手,「而我的AI角色成為了目前頂流」的事實,粉絲們找到的那些所謂「沒有情緒,沒有音調和呼吸」的槽點,在她看來「只是一個非常短期內的回應」,AI對於人類的超越「已指日可待」。

關於版權之類,孫燕姿隻字未提,只是略顯沉重的補充說,不止是唱歌,法律、醫學、會計等創造了千萬崗位的工作,都在受到AI的「威脅」,對此,她也只能像是坐在電影院最好位置吃著爆米花的人一樣,當一個看客。

頂流歌手AI孫燕姿

AI孫燕姿的爆火,始於今年4月。

B站博主「陳墨瞳1995」、「羅斯特_x」等人先後上傳了包括《愛在西元前》《發如雪》《我記得》等多首經典曲目的AI孫燕姿翻唱版,極其逼真的音色,短時間內獲得了網友的瘋狂轉發。

AI孫燕姿在B站已有上千首作品

隨後在流量的加持下,眾多博主紛紛參與進來,生成了大量AI孫燕姿的翻唱歌曲,短時間內席捲了各大視頻平台。被「她」翻唱的,不但有周杰倫、陳奕迅、林俊傑、張國榮等與孫燕姿曲風相近的歌手,甚至還有伍佰、趙雷、二手玫瑰等反差極大的歌手。

AI強大的創造力,讓孫燕姿本人也驚嘆不已,直言面對這樣一個「一分鐘推出一張專輯的人」,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爭的了。

據早期參與生成AI孫燕姿翻唱歌曲的博主「君主小亦」透露,打造AI孫燕姿並不難,只要有足夠多的數據,利用開源AI模型的技術支持,付出一定時間和設備成本,即使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外行也可以做到。

而之所以爆火全網的是AI孫燕姿而不是AI別人,完全是機緣巧合。在使用AI音色替換技術(Sovits4.0)的時候,需要提取歌手的「干聲音素材」,這一過程相當耗時。而恰好孫燕姿的「干聲音素材」已經有人提取過了,在網上可以找到,拿來就用非常方便。「君主小亦」也曾按網友要求訓練AI那英來演唱刀郎(兩者曾有衝突)的歌曲,但因為素材限制,效果差了不少。

AI孫燕姿滿足了網友的無限想像

儘管孫燕姿本人沒有什麼意見,業界卻對AI孫燕姿的到來極為緊張。

4月以來,環球音樂就一直在向各網站發送請求,要求他們刪除由AI生成的歌曲,理由是「平台有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責任,來防止以傷害藝術家的方式使用其服務。」公開資料顯示,在國外,有用戶利用AI蕾哈娜翻唱了碧昂斯的《Cuff It》,已經被歌曲版權方環球音樂提起了上訴。

AI孫燕姿的爆火,也讓AI工具so-vits-svc模型的運營方感受到了侵權壓力,從5月9日起其已停止更新,並發布聲明「不知道也無法知道用戶使用該項目的目的是什麼,所有基於該項目訓練的AI模型和合成音頻與項目貢獻者無關,由此產生的一切問題由用戶自行承擔」。

真假難辨直播數字人

其實要說起來,藉助明星流量爆火的AI孫燕姿,相比AI數字人來說,還只能算是小兒科。

早在2021年萬聖節,虛擬人@柳夜熙就曾以一條「捉鬼」視頻漲粉130 萬衝上熱搜,數字人技術隨之破圈,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但是這一階段的數字人,樣貌與真人還有著明顯的差別,能一眼看出假來。

越來越真的數字人

到了2022年,隨著AIGC技術的突破,新一代的數字人不但能夠呈現出高保真的「人類」外形,還能做出各種流暢的肢體動作,並且製作成本極低。

以今年3月騰訊發布的AI智能創作助手「騰訊智影」為例,創作者通過上傳少量圖片、視頻和音頻素材,就能得到自己的數字人分身和定製音色,進而快速生成自己的數字人播報視頻,一分鐘只要8塊錢。

對於成本控制極為敏感的中小商家,已經開始在直播間大量使用數字人主播了。

這些數字人主播長得和真人幾乎一模一樣,口型也和聲音能夠對得上,如果不仔細看,很難辨出主播是不是數字人。以至於會有觀眾在多次提問被主播無視後,忍不住問上一句:主播是AI嗎?

相比真人主播動輒數萬數十萬的工資,「AI數字人主播」的優勢非常明顯。據花朵財經了解,如果不需要定製主播形象,包年大都只需幾千元,如果定製每年也只要額外增加萬把塊,就可以實現7×24小時不間斷帶貨,不吃不睡,更不用拿提成。

AI主播與真人同場PK

考慮到直播帶貨的轉化問題,目前商家和企業的直播,大多採用的是真人和數字人搭配的模式。流量好的黃金時間段,由真人負責出鏡,等到真人主播下播,數字人主播就開始上場,用來填補時間空檔,搶占過往難以覆蓋到的用戶。

面對洶湧而來的AI浪潮,平台方態度積極。繼抖音5月9日發布的「關於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平台規範暨行業倡議」,對虛擬人直播、AI輔助生成內容等做出規範後,5月23日,淘寶天貓也宣布發起「AI生態夥伴計劃」,開放7大商家經營場景,帶頭推進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商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淘天集團CEO戴珊更是直言,未來AI相關的消費應用將遍地開花,AI對消費習慣產生的變化「不可抗拒、不可逆轉」。

被騙430萬和蒙圈的科大訊飛

以假亂真的AI,還讓一夥從事特殊職業的人「大喜過望」。

4月20日,福州某公司法人郭先生,突然接到好友的微信視頻電話,兩人在經過短暫聊天后,好友告訴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標,需要430萬元保證金,要用對公帳戶過帳,想借用郭先生的公司帳戶走一下帳。

AI的各種奇怪應用

隨後在視頻中,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銀行卡號,聲稱已把錢打到郭先生的帳戶上,還把銀行轉帳底單的截圖通過微信發給了郭先生。

都在視頻聊天了,還有什麼可懷疑的?郭先生收到截圖,沒有核實錢是否到帳就分兩筆把430萬元,給對方打了過去。錢款轉帳後,郭先生給好友微信發了一條消息,稱事情已經辦妥。但令他意外的是,好友回過來的竟是一個「?」。

撥打電話過去,對方說沒有這回事,他才意識到竟然遇上了「高端」騙局,對方通過AI換臉技術,佯裝好友對他實施了「精準」詐騙。

如果不是成功追贓的包頭警方,將這件事作為案例在官方帳號發出,很難相信這是真的。

在以往的電信詐騙中,只要和家人朋友進行語音和視頻聯繫,大部分騙局都會不攻自破,但現在語音和視頻也不可信了,而且還將越來越不可信。AI改變詐騙,已經成了無可爭議的事實。

會被AI矇騙的,還不止是普通人。

就在花朵財經發稿前,喊出要在年內讓「訊飛星火」超過「Chatgpt」的科大訊飛,因為一則「涉嫌大量採集用戶隱私數據,並將其用於人工智慧研究」的消息,股票盤中大跌9個點。結果在收盤後,媒體調查發現,該消息竟然是由某生成式AI撰寫的。

圖源:文心一言

同樣的問題,花朵財經向文心一言提出後,得到了另一篇講得有鼻子有眼的,「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在其合作夥伴華為的智能音箱上安裝惡意軟體,旨在竊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隱私」的文章。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同樣投入巨資搞AI大模型的360創始人周鴻禕,早就一針見血的指出過它的弊端。現在看來,AI的這一特性,還將讓它成為謠言和假新聞的溫床。

人工智慧,究竟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還是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如今還不得而知。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花朵財經觀察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