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命案最新細節曝光,男主向母親發出的求救信號,讓全網沉默

王耳朵的觀點 發佈 2023-05-25T18:54:31.869052+00:00

01峇里島迷案,印尼警方通報,稱「男受害人(李馳明 化名)殺害女友後,割頸自殺」。這個結論,似乎國內的網友大多不太接受。就在前兩天,男方的母親阿娟(化名)接受採訪,講述了兒子的遭遇和成長經歷。隨著故事的展開,人們才發現,原來冥冥之中,有些事早已埋下千絲萬縷的伏筆。



01


峇里島迷案,印尼警方通報,稱「男受害人(李馳明 化名)殺害女友後,割頸自殺」。

這個結論,似乎國內的網友大多不太接受。

就在前兩天,男方的母親阿娟(化名)接受採訪,講述了兒子的遭遇和成長經歷。

隨著故事的展開,人們才發現,原來冥冥之中,有些事早已埋下千絲萬縷的伏筆。


李馳明從出生開始,便帶著不幸的色彩。

阿娟20歲那年,未婚生子,生父對他不聞不問。

阿娟說她給孩子的愛也不夠。

「我既當爹又當媽,一直忙於生計,對他關心不夠。」

「不聽話,我就打他,沒什麼交流。」

兩句話,輕描淡寫地概括了李馳明不被愛、不受關注的童年。

這樣的家庭環境,造成他內向、孤僻的性格,被打了罵了也不說話,只是逃出家門,到很晚才回來。

回家就關起門,從不主動說話。

等到他初入社會,阿娟不知道兒子從事什麼工作,也不清楚網傳的幣圈。

「他就告訴我是做金融的。」

後來,李馳明賺到了一些錢,買了豪車,在南昌買了房子,阿娟作為母親也從未問過錢哪兒來的。

直到在峇里島出了事,孩子稀里糊塗地身亡在異國他鄉。

女方的父母第一時間飛抵當地,而李馳明的父母從始至終沒去看過孩子一次。

女孩媽媽給阿娟打電話,哭著問她為什麼不過去。

阿娟回覆說:「我不過去,並不是不愛李馳明,而是無法面對。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我可以豁出去,但後來我又結婚了,目前還有個小兒子需要我照顧。」

她還和@紅星新聞 的記者提了一嘴:「李馳明遇害前,他有向我發出過求救信號。」

關於兒子發了什麼,她又是如何處理的,再沒多說。

但這些簡單的問答和一時的沉默,也從側面揭開了李馳明悲劇的一角。



02


每次寫教育話題,總有人不解:「難道一切問題都是原生家庭引起的嗎?」

我們無法妄下定論。

但有一點必須承認:一個人幼時所處的養育環境,必然會影響他人格的建立和塑造。

冷漠的家庭關係,封閉式的成長環境,長期處於極度缺愛的狀態,很難讓人擁有健康的正常的心理。

在知乎上看到答主@竹林初雪 講自己的故事,很扎心。

他說,從上大學一直到結婚前,自我感覺活得很自由。

薪資不錯,工作無壓力,父母不干涉也不過問他的生活,有遊戲,有好友,無憂無慮,從沒想過自己缺愛。

直到認識了他老婆。

婚前他去老婆家小住,發現老婆有個他很難理解的行為:凡事都要和家裡人說。

吃飯的時候,公司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外出辦事遇到哪些有趣的人,雞毛蒜皮從銀行遇到誰誰吵架,到公司里誰誰的八卦小道,滔滔不絕。

他聽了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總覺得她爸媽也不認識她說的誰誰誰,多尷尬啊。

可飯桌上氣氛卻十分融洽,你一言我一語熱熱鬧鬧的,有一種他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但當時他還沒想明白。

後來回家,他有意識地觀察自己家吃飯的場景。

飯菜上桌,三人落座,除了新聞聯播當背景音,一頓飯不超過三句話,有時候全程沉默。

他試著改變,正好那時他通過了公司選拔,得到了個在重要會議上露臉的機會,心裡美滋滋,想作為晚飯談資。

可沒想到,做足了心理準備開口,但安靜的氛圍逼得人張不開嘴。

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和父母聊天的能力居然這麼差勁。

磕磕絆絆帶著尬意,結巴得像是自言自語般說完了,父母蒙了,停下筷子看他,表情好像在確認是不是在和他們說話。

剩下的時間,三人都不自在,飯吃得很不是滋味。

後來他發現自己逐漸不對勁了,莫名其妙情緒低落的情況越來越多,長時間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最後發展到抑鬱。

後來溯源,終於找到病因。

從小時候,母親就不和他溝通,找母親說話,次次都被冷漠地無視。

七八歲時頑皮犯錯了,母親當著他的面打包好吃的和穿的,告訴他:「下次再犯,拿著這些出去要飯,別回家了。」

在外面被霸凌欺負了,回家不能哭,母親只有一句話:「在外面被打,回來哭就換我們接著打。」

作為軍人的父親,教育更加簡單粗暴,打就對了。

為了打他,父親在門後備了一根細長又柔韌的竹條,打他時臉上的兇狠和帶來的絕望,讓他自此把家和刑場畫上等號。

母親愛答不理,父親見面就干,答主也反抗過,和李馳明一樣離家出走。

他惡作劇般躲在小區門口的角落,想看父母著急的樣子,但被發現後,沒領他回家,而是把他帶到了小區里不怎麼有人經過的一角。

母親默不作聲地站在一旁,父親對他拳打腳踢,狠辣到撿起地上的硬物往他身上砸,那一次,他是跪地求饒才得以回家。

不被愛的陰影,自童年輻射到了整個人生。

後來,家的概念在他心裡就淡了,他說:

「明明和父母同在一個屋檐下,卻感覺像是獨居。

他們就像一起合租的租客。

你不會想要隔壁的租客對自己溫柔,悲傷時也不會輕易向他們吐露。你不會想要和他們分享任何一點點你的經歷。你也對他們的經歷毫無興趣。」



03


我看過最令人難受的一句話是:「在童年那些美好的記憶里,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真正的在場過。」

後來想想,覺得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和世界的關係。

一位網友聽來的一對父子對話,再次詮釋了這句真理。

那位父親喝了孩子的汽水,孩子哭了。

父親問他:「你為什麼哭?」

孩子不說話。

父親又問:「是因為我喝了你的汽水嗎?」

孩子帶著哭腔說:「是。」

父親:「那你就直接告訴我,爸爸,你喝了我的汽水,我不高興了。直接把你的不高興說出來不好嗎?為什麼要哭?」

孩子還是不說話,繼續哭。

父親:「你看啊,這事兒是這樣的。我沒有請求你的同意就喝了你的汽水,這是爸爸不對。

你要告訴我,而不是哭。你不說,爸爸就不知道錯在哪兒,所以以後有問題,你感到不舒服,就說出來,好不好?」

孩子停止哭泣,同意著點頭。

看完這段對話,我和網友一樣,感覺認知被顛覆了。

相信不只是我,很多朋友也一樣,從小到大,父母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沒人教過我們去分析情緒,為何會這樣,是因為什麼導致的。

很多時候,孩子一哭,父母就罵。

所以在很多人的童年認知里,人只要表現出不高興、憤怒,就是不對的。

以至於成長軌跡中,絕大多數都在壓抑自己,形成迴避、討好、沒有安全感的人格。

對生活的態度,隨緣就好,沒有太大的期盼。

沒有什麼好朋友,緩解壓力和情緒的方式,就是獨處。

對父母的態度很複雜,又愛又恨。

心中無時無刻存在著一個缺口,情緒黑洞難以填滿。

可其實這些,本可以避免的。

只要父母多給些關心,多表現出耐心,多給予些愛,告訴孩子:

把話說出來,輸出情緒,有安全感地表達自己,信任溝通的力量,爸媽愛你。

這些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小事,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04


想起稻盛和夫講過的一個小故事,他回憶自己的文盲母親:

「我的母親明明很忙碌,卻總能掐著點兒,在我放學以後給我準備好零食,每天如此,從未間斷。」

「雖然總聽人說,從小成長於優秀的母親的嚴格教育之下,所以母親的教誨至今仍是自己的精神食糧,但我的母親絕對不屬於這一類型。

我的母親所做的,只有日復一日開朗樂觀地面對生活,真實地把自己勤奮努力的樣子展示給孩子們,並且用她那無與倫比的愛守護自己的兒女。」

愛能改變很多東西,尤其是你的小孩。

未來的日子,不如試著把這句話記在心裡:

生命的本質是一個人的精神之旅,而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起點。


資料來源:

紅星新聞:峇里島命案迷局最新進展,男方母親首發聲:很害怕,曾收到來自遠方的威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