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救經濟的是服務業

陽坡地聽風 發佈 2023-05-25T23:45:57.910051+00:00

經濟研究的目的是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創造新的產業生態,為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從而達到供需均衡。4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把勞動力逐漸的從一產向二產再向三產轉移,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趨勢:一產二產三產的就業比例是遞增的,經濟越發達,這種比例差距就越大。

經濟研究的目的是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創造新的產業生態,為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從而達到供需均衡。

4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把勞動力逐漸的從一產向二產再向三產轉移,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趨勢:一產二產三產的就業比例是遞增的,經濟越發達,這種比例差距就越大。

服務業只有在城鎮化的基礎上才能發展起來,沒有城鎮化就沒有服務業,但是城鎮化水平越高,在應對群體性災難時(氣候、瘟疫、戰爭等)難度越大,所以在中美大國關係進入新冷戰的今天,控制城鎮化的趨勢,提倡鄉村振興,城市人口下鄉等緩衝策略才被提上日程,這等同於上世紀中葉的上山下鄉運動,只不過上次是政治推動,這次是經濟推動。

隨著鄉村人口回流,或者進一步城市人口下鄉,勢必降低人均產出,因為土地數量有限,依附於土地生產的勞動者增加了,人均勞動產出一定被拉低,這與經濟發展的規律相背離。國家為維持農村人民的生活質量,只能增加補貼規模,這樣長久不可持續。

回看歷史,工業革命拉開了現代文明的序幕,首先帶來了資本的快速積累,資本擴張導致土地所有權的集中,土地集中使得農村人口大量的向城鎮轉移,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又帶來服務業的空前繁榮;服務業的興起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的大規模應用,極大的提升了農業和工業領域的生產效率,勞動人口被大量的解放出來,其結果正好匹配了服務業的用工需求。

滿足欲望是人類不斷創造物質財富的源動力,人類因為欲望才有了需求。需求被分為感性需求和理性需求,馬斯洛僅是從理性的角度把需求分出了五個層次,但是感性需求是不分層次的,比如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流浪者,他也會有愛與被愛、被人理解、性以及心理寄託的需求,當他寧可餓著肚子去看一場電影或者響應某個喜歡的明星號召而去捐款時,我們不必感到奇怪,因為這是他的精神需求。

對偶像的崇拜、年青人的追星熱、父母對孩子的希望、各種遊戲等等,這些都屬於人類的精神需求,並且已經創造出了許多新的就業崗位。未來隨著5G通訊、AI智能、穿戴設備的技術發展,人類用一半時間工作,一半時間活在一個武俠的或者探險的虛擬世界中,不是沒有可能。當遊戲產業(或許將來稱虛擬空間)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會不會從服務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新的產業?或許我們可以稱它為第4產業。


圖片源自網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