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站變身歌劇院!在7號線站內,聆聽19世紀義大利歌劇

光明網 發佈 2023-05-27T02:54:34.563124+00:00

歌劇被譽為「音樂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因為它是一門綜合藝術,專業的技術性、舞台的複雜性、整體的協同性、組織的保障性缺一不可所以,歌劇又像一艘全門類協同作戰的「大船」而這艘「大船」最重要的建造基地,也許就是義大利了歌劇起源於17世紀的義大利,義大利歌劇對於西方音樂的發展和演變有著深遠

歌劇被譽為

「音樂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因為它是一門綜合藝術,

專業的技術性、

舞台的複雜性、

整體的協同性、

組織的保障性缺一不可

所以,歌劇又像一艘全門類協同作戰的「大船」

而這艘「大船」最重要的建造基地,

也許就是義大利了

歌劇起源於17世紀的義大利,義大利歌劇對於西方音樂的發展和演變有著深遠的影響。

今天,這艘「大船」悄然開到了

上海首批15個「美術新空間」之一

的地鐵龍華中路站。

地鐵車站變身「車站歌劇院」,

讓乘客在匆匆的旅途中,

耳邊飄來優美的旋律,

眼前展現歌劇的場景,

使得原本單調的交通出行

變為「有溫度、可閱讀」的文化之旅,

讓你走進19世紀義大利歌劇高峰期

最知名的作曲家羅西尼的世界……

5月26日上午,《奇妙義大利——走進羅西尼歌劇節》展覽開幕式在上海地鐵龍華中路站舉行。牆壁上簡潔的文字、豐富多彩的圖像,大廳矗立的影像播放屏,繪聲繪色呈現羅西尼歌劇節的歷史以及歌劇表演的創作過程。兩天後正值上海地鐵運營30周年,這將為上海城市第二空間增添溫度與情懷。

此前,地鐵2號口暫時關閉,1號口直通正大樂城,兩個出口之間的區域正好形成了一個「凹形」半封閉空間,用於呈現藝術作品。不久前,上海公布首批15個「美術新空間」,龍華中路地鐵站入選。‍

從今年春節後,市友協同義大利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開始策劃,以推動中國與義大利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深厚友誼。而音樂和歌劇,正是義大利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

「人們常說,義大利語聽起來像是在唱歌。」義大利羅西尼歌劇節主席丹尼爾·維米尼介紹,展覽選擇呈現義大利最具有影響力的羅西尼歌劇節為主題,在展陳最內側牆壁上,還特別張貼了20餘張不同時期義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的照片。「地鐵就像音樂和文化一樣,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維米尼認為,這樣充滿創意的文化交流也只有在上海才能做到,這是他第二次來到上海,城市便捷的軌道交通為藝術空間打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他希望,能夠在這個觸手可及的空間,尋覓到一扇美好、寧靜與共享的小窗,走過路過覓得「精神食糧」,探索音樂世界和義大利文化。現場上演的「地鐵音樂會」中,選取了四首最能代表羅西尼作品的曲目。以歌劇《坦克雷迪》的「心潮澎湃」開場,隨後是《威廉·退爾》的序曲和終曲,最後以《塞維亞的理髮師》的兩首詠嘆調「若你渴望知我名」和「美妙歌聲隨風飄蕩」收尾——充滿活力的音樂迴蕩在地鐵站內。指揮羅伯特·菲奧雷已在中國待了7年,在地鐵站里演出對他而言也是次新奇體驗。「音樂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無需翻譯即可直抵人心。」

音樂聲中,22級研究生蔡元回想起了最近剛剛參演過歌劇《茶花女》的點點滴滴,她感受道歌劇這項高雅藝術不僅停留於課堂、舞台、劇院,更能潛移默化走進市民心中。「

如同歌詞裡說的:美妙的聲音可以一直飄蕩在人們心中。」乘客在匆匆的旅途中,耳邊飄來優美的旋律,眼前展現歌劇的場景,原本單調的交通出行也能變為「有溫度、可閱讀」的文化之旅。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今年8月26日,將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推動中意兩國人民互相了解。

作為2022年中意文化和旅遊年的系列活動,去年在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的文化長廊舉行了「義大利世界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在東一美術館舉行「烏菲齊自畫像展」和「現代藝術100年——義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珍藏」大展,在浦東美術館舉行了「樂趣與智慧——義大利當代設計」展和「絕美之境: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上個月,「波提切利與文藝復興」在東一美術館開幕。一系列文化活動都將推動古絲綢之路兩端的中意兩國的文明互鑒、交流合作。

快來上海地鐵

看這顆「音樂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吧!

綜合:東方網、上海友協、文匯報

來源: 東方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