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僅次浦東,這個區憑什麼?

環線房產諮詢 發佈 2023-05-27T07:01:48.178556+00:00

上一篇,《上海版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究竟有沒有搞頭?》,我們聊了上海「強勢區」浦東新區的張家浜。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財政收入僅次於「巨無霸」浦東新區、發展同樣強勢的閔行區!

上一篇,《上海版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究竟有沒有搞頭?》,我們聊了上海「強勢區」浦東新區的張家浜。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財政收入僅次於「巨無霸」浦東新區、發展同樣強勢的閔行區!


閔行實力真的太強了。


扒開上海16區的財政收入,閔行排在了全市第二,比靜安、黃浦還要高:



而在近三年的GDP排名上,閔行一直排在了第三,不但沒有被第二的黃浦拉開多少差距


還把原上海經濟「老二」的嘉定與老牌市中心靜安踩在了腳下:



閔行,到底憑什麼?


1


今天的新閔行成區時間並不長,其前身是1992年的上海縣+老閔行合併而來。


歷史上的上海縣是全國的「百強縣」,比當時的川沙縣、嘉定縣、寶山縣等都要牛:



原上海縣(1958年)轄區面積很大,要不是三林鎮劃給浦東新區,新涇鎮劃給長寧區,漕河涇街道、華涇鎮和龍華鎮統統給了徐匯區。


那麼今天的閔行行政疆域會更大、經濟實力也許會更強!


1960年從上海縣析出的老閔行區(上圖數字2代表的紅色部分),是新中國成立後


被選中的國之驕子的「工業衛星城」,誕生了上海的「四大金剛」和「五朵金花」:


「四大金剛」: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上海重型機廠;


「五朵金花」:吳涇化工廠、上海焦化廠、吳涇熱電廠、上海電化廠、上海碳素廠。


這些都是上海乃至全國都有深刻影響力的民族工業巨擎,包括航天城在內,都代表了老閔行強盛的工業實力!



國有大型企業雲集的老閔行,聚居了萬級的工人,為了解決工人住房問題


當時在這些大廠周圍先期還建造了近8萬平米的大型住宅區和生活配套設施,所以有了火紅年代裡聞名遐邇的「閔行一條街」。


這條街集百貨、食品、書店、服裝、照相、理髮、藥店等功能於一體,還有影劇院、旅館和公園。


它被閔行列為「一號路」(現江川路),是上海解放後第一個成街坊的道路,也是當時上海最寬敞的林蔭大道,中國第一條「中華香樟街」說的就是它。



當時的「閔行一條街」非常繁華,為了展現新中國成立後上海變化的新面貌,很多影視劇都來此取景拍攝。


比如1962年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展現的諸多鏡頭就是「閔行一條街」。


「到了上海不到閔行,等於沒到上海」,可見這條大馬路的名氣有多大,連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來上海視察工作時都要來這條大街上轉一轉。


工商業極度繁華、就業崗位極多,當時還是郊區的閔行卻吸引了大量來自市區的人口過來工作和生活,可見其地位之特殊。


為了解決這些市區人口和當地的城鄉戶口差異問題,江川路街道以及吳涇鎮的部分地區在1960年底從上海縣析出,成立了閔行區。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老閔行區了。同樣的例子,鋼鐵冶煉業興盛的吳凇區也從寶山縣分立出來。


不過在1964年老閔行區被撤銷併入徐匯區,並改為閔行、吳涇兩個街道,直到1981年才重新恢復老閔行區的名號。老閔行區獨立建制的時間前後一共才15年。


後來隨著傳統產業的衰敗和轉型,作為重工業基地的老閔行在1980年後實質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後來「閔行一條街」和老閔行一起都變得越來越沒落了,寶鋼也是這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失去工業這一重要增長極後,老閔行發展就遇到了困境,而剝離出老閔行後的上海縣也不知所從,怎麼辦呢?


於是我們看到,老閔行和上海縣重新走到一起,在1992年合併成立為新的閔行區,並延續至今。


雖然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再提及「閔行一條街」了,但它也代表了老閔行曾經的輝煌,代表了一段強盛的歷史與驕傲。


可以說,上海縣+老閔行的優秀工業基因,為新閔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1990年黨中央作出了浦東開發開放的偉大決定,浦東一下子站在了風口上。


也可能是閔行的名字源自明弘治十七年的「敏行」,本身暗喻了閔行「敏於行」的行事風格。


浦東的上述重大動作閔行可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也想趁一下這股東風。


這不,繼浦東開發開放僅2年之久,緊接著成立的新閔行區在後續的城市規劃和管理方面就做出了非常超前的工作。


首先就是從新區政府所在的莘莊鎮下手,力圖把它打造成為一個眾多外企入駐的「國際莊」。


雖說析出老閔行後的上海縣把縣治從北橋遷到了莘莊,讓莘莊成了新的縣城,但對莘莊的發展促進作用一直都不大。


而新閔行一到來就對莘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要致富先修路,閔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出資把地鐵1號線延伸過來,「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1997年7月,全長4.65公里的上海地鐵1號線南延伸段(錦江樂園-莘莊)正式通車,莘莊由此進入地鐵時代。


幾乎與此同時,閔行還在1995年向市里申請批覆設立了莘莊工業區。


這是繼老閔行工業區之後,又一個為閔行帶來高增長的工業新秀。


迎合改革開放的春風,閔行把很多外企都吸引到了莘莊工業區,明確自己與浦東一樣都是開放外企入住的重要承載地,與浦東分得了一塊較大的蛋糕。


事實證明,閔行把莘莊盤活了,一大批外資企業都被裝了進去:


可上下滑動查看


這麼多企業的到來,肯定為閔行帶來了高稅收,讓閔行的財政收入更上一層樓。


當然在建設新工業區的同時,新閔行也不忘挖井的老閔行,在2003年就把地鐵5號線(莘莊站-閔行開發區站)開進了「老家」。


可能是閔行太有錢了,這條線路是閔行自掏腰包私自建設的,當時還沒徵得上海市和國務院的完全同意,因此被罰了20個億。


這條線肯定有不少人吐槽,由於不是申通造,中間沒有扶手、搖搖晃晃、容量小速度還慢,成了魔都最大的違章建築。


儘管如此,5號線的提前出生還是大大促進了閔行全區的發展,為人口導入做出了重大貢獻。


早期滬漂一族選擇置業地點時,首先看中的就是1號線延伸直達的梅隴、莘莊地鐵房,其次是5號線沿線,這裡成為新上海人置業的家園。


也可能是閔行的運氣太好了,莘莊工業區建設進入尾聲時,時間來到2008年,此時上海正準備在虹橋機場旁建設一個更高能級的高鐵站上海虹橋站。


隨後一個叫虹橋商務區的概念殺了出來,閔行瞬間嗅到一輪新的發展機遇來了!


機場+高鐵,交通的極大便利讓閔行在爭搶國內外大型企業落「滬」方面具備了更大的優勢。


搞完莘莊,閔行又騰挪出華漕鎮作為承接外企的重要空間。


伴隨著外企的紛至沓來,更多的外國人爭相來到閔行工作和生活學習。


所以我們能在華漕鎮看到上海美國人學校、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上海台商子女學校、上海韓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德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


不止如此,我們還能看到中國大陸第一家Costco店在華漕開業,並且在七寶鎮上看到上海第7家AppleStore零售店來此開店,也能在虹橋鎮上逛到韓國街……


閔行聚集的外國人真不少,一組數據顯示:


1996年閔行區的人口還只有52.6萬人,2012年常住人口就達到了250.8萬人,其中外來人口占了一半,高達126萬人!


閔行老早就成為僅次於浦東的全市第二外來人口大區,誕生了對標浦東碧雲國際社區的金豐國際社區。


如今的閔行,不僅擁有高端裝備、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


還形成了商貿、金融、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集群,2.5產業非常發達。


這些都成了閔行財政收入的重要推手。


產業多、創造的稅收多,帶來的高收入群體也多,購買力也大。


所以莘莊、華漕、七寶老早就成為外環外房價突破10萬元/m²的板塊,發展得像市區一樣,相當成熟了。


可以說,從「閔大荒」到「閔大強」,閔行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成為僅次於浦東的發展奇蹟。


也許正是因為那道敏銳的眼光,緊跟時代步伐,閔行趕在產業轉型之際抓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跑贏了當時同為上海重工業基地的寶山。


直到今天,寶山還在為如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而四下犯愁,與閔行漸行漸遠。


3


前面我們提到閔行人口增長很快,但是對比2012-2022年的數據發現,近10年間閔行只增長了區區16.52萬人,增速大幅放緩,這是為何?


並且再看2015-2020年的經濟數據,閔行整體增速也在全市墊了個底,被崇明打敗,為何突然變得如此失勢?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閔行吸收的企業已經足夠多,該來的都來了,飽和後增量就降了下來。


從前面的莘莊工業區落戶企業名單中我們就能發現,大部分企業都落戶於2010年之前,2015年之後的幾乎沒有。


雖說虹橋商務區也為閔行提供了較大的動能,便這個動能還不夠太大,因為商務區建在了長寧、青浦、嘉定和閔行四區的交界處,紅利總是被瓜分。


過於成熟、過於鼎盛,反而讓閔行無法找到新的增長點。


事物往往最害怕的就是盛極而衰,當然閔行是不希望看到這一點的。


這一次閔行又撞上了好運氣。2019年迎來了長三角一體化,2021年又碰到了上海在家門口搞虹橋國際開發開放樞紐。


於是閔行決定,配合兩個循環,再戰大虹橋!


閔行把戰場重新放在了華漕,欽定這裡為虹橋前灣中央活動區,迎合上海示範區線的駛入、13號線的延伸,規劃了很多重磅IP:


虹橋國際城市文化展示館、虹橋國際藝術文化中心、虹橋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新地標寫字樓、前灣公園、前灣印象城……


虹橋前灣規劃詳情


不過這些配套還沒起來,發展雖沒有隔壁徐涇的成熟,但規劃能級更高、學區也更優,未來前灣上限大概率要超過徐涇。


但也不能過度高估華漕前灣,因為市場的蛋糕就那麼大,紅利都被大家分完了,未來究竟發展什麼樣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尋找新的增長動能,今年初閔行還提出了「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建設規劃。


想讓「南翼」的這裡與「北翼」的前灣形成南北「兩翼齊飛」的格局。


不過從現實來看,「大零號灣」剛剛起步,「閔大荒」的韻味還是很濃。


寧德時代未來能源研究院、電氣西門子智慧能源賦能中心、歌爾光學研發中心等都是新入駐的企業創新中心,還沒發揮較大的產出。


「大零號灣」依託的仍然是紫竹高新區,儘管閔行早就在這裡布局了微軟、因特爾、可口可樂、中國商飛、中廣核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和研發機構。


但在外資撤離、國際頻頻打壓的形勢下,已黯然失色。


雖然「大零號灣」標榜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定位是僅次於張江的上海第二大科創高地,相對張江還是弱了很多。


當然我們希望「大零號灣」能夠取得成功,畢竟它未來發揮的功能作用遠大於虹橋前灣,是閔行「兩翼齊飛」重要的一環!

4


為了提升自己整體的實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閔行幾乎全域都在搞大開發:


莘莊鎮:我有強大的工業區,是城市副中心;

華漕鎮、新虹街道:我是虹橋樞紐&商務區,也是城市副中心;

虹橋鎮:我有韓國街;

梅隴鎮、古美路街道:我有4A景區錦江樂園;

七寶鎮:我有強大的學區和頂流的商業古鎮;

江川路街道:我有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煥新顏;

吳涇鎮:我有紫竹高新區;

顓橋鎮:我有上海航天城;

浦江鎮、浦錦街道:我背靠前灘城市副中心,是宜居宜業的特色新市鎮;

馬橋鎮:我有人工智慧產業園,與徐匯濱江、浦東張江、臨港新片區四分天下!


讓每一個街鎮都能享受到均衡的發展,沒有一個板塊被落下,這充分印證了閔行強大的財力!


且看嘉定、青浦、松江、奉賢、臨港,只知道搞自己的新城,寶山也只是偏愛自己的吳淞,都沒有閔行發展如此全面。


先前經過超強度開發的虹橋、莘莊兩大重鎮,在新一輪的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中雙雙競升為城市副中心,這是閔行城市化發展的新高點。


閔行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也在於東部接壤的長寧、徐匯、浦東都是強鄰居,無形之中也影響了閔行。


距離市區近的地理位置、狹長的行政版圖,決定了上海市區向西南擴張、青浦松江金山甚至奉賢新城的居民進城時必須要經過閔行。


同樣的道理,市區地鐵向西南外環延伸時怎麼也繞不開閔行,從上海西南第一鎮的莘莊到領先的虹橋樞紐,閔行實質上早已充當了「上海西南門戶」。


但也應該看到,閔行雖然交通資源很發達,商業也遍布全城(2萬方以上商場數量僅次於浦東),但消費的能級還是不夠高。


在上海首店選址熱點商圈排行榜中,南京西路、淮海中路、衡復、陸家嘴、蘇河灣等依然是首選。


而閔行的七寶排在了末位,還不如虹口的瑞虹天地:



閔行還有一個短板是醫療資源不夠發達。


全上海33家綜合醫院中,閔行只占了2家:華山西院、仁濟醫院,分列閔北與閔東,數量太少、輻射範圍極其有限,三級醫院的數量還沒有徐匯、靜安和楊浦的多。


這也在於閔行的定位在上海還是不夠高,影響力不夠大,城市地位還有待提高。


閔行要的不是城市副中心,而是改變郊區底色、變為市區,以此吸引更多的資源,變得更強。


綜合來看,閔行是上海早期的工業搖籃,曾經很牛,抓住改革開放的東風迎來了二次飛越,但後來又遇到了問題,正在尋求突破。


閔行擁有上海最強大的交通樞紐,也是現在的經濟大區,還是未來的科創高地,但現階段距離市區還有一定的差距,補足短板後才會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宜居高地。


閔行區,有望成為上海未來第二經濟大區!


以上為正文

編輯∣環線諮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