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讀心術」:它跟心理學究竟有啥關係?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3-05-28T09:37:25.529626+00:00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上官雲)在社交媒體上,「讀心術」這個詞並不鮮見。經常有人調侃「XXX是不是會讀心術」,意思是能通過表情、動作等知曉對方在想什麼。有人認為,所謂「讀心術」,實際上就是學會察言觀色,分析一個人的情緒變化。也有人說,它跟心理學有關係。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上官雲)在社交媒體上,「讀心術」這個詞並不鮮見。經常有人調侃「XXX是不是會讀心術」,意思是能通過表情、動作等知曉對方在想什麼。

有人認為,所謂「讀心術」,實際上就是學會察言觀色,分析一個人的情緒變化。也有人說,它跟心理學有關係。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丁國盛表示,心理學研究的是人的心理過程、心理活動有怎樣的規律等,心理學家在「讀心」這方面往往並不具備超乎常人的能力。

「眼下有些技術可以根據大腦信號判斷正在發生的某些心理活動,即基於大腦的電信號或血流特徵,來解碼內部的心理過程,類似的研究雖多,但並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都能夠解釋出來。」他說。

圖片來源:網友微博截圖

「讀心術」有那麼神奇嗎?

學了心理學,能夠「讀」懂別人的心嗎?

「心理學家做研究不是為了獲取別人的心理活動,也不會在這方面具備超乎常人的能力。」丁國盛表示,心理學研究的是人的心理過程、心理活動有怎樣的規律等,往往超越了具體內容,「比如人如何控制情緒、調節情緒,為何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錯覺之類。」

據他所知,眼下有些技術可以根據大腦活動判斷正在發生的心理活動,就是基於大腦的神經信號,來解碼內部的心理過程,這更多在視覺方面。

「舉個例子,人在看到不同場景時,可以依據大腦信號來判斷他是看到了城市圖片、自然風景、還是一張人臉,或者根據大腦信號推斷當前的情緒狀態。」丁國盛說。

然而,類似的研究雖然有很多,但不能絕對化。他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都能夠解釋出來,而且在運用時往往需要事先劃定一定的範圍。

心理學有什麼用處?

從事心理學研究多年,丁國盛經常會被問道一個問題:心理學到底有什麼用?

丁國盛認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是教育。例如,在家庭教育方面,心理學可以幫助家長看見孩子成長的規律,尊重人性的特點。心理學可以對「一個人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這個問題提供比較好的回答。

「如果想當老師,那麼有一門課就是心理學,一定要懂得兒童心理發展的一些規律。」除了面向教育之外,心理學另一重要應用就是「心理健康」,主要面向個人,解決個人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此外,心理學也可以應用於人員選拔。比如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對人的能力、性格等各方面做出評估,做到「人盡其才」,讓崗位和能力相匹配。

「生活中很多領域都有心理學的應用和研究,也衍生出各種心理學分支,有犯罪心理學、廣告心理學等等。」丁國盛認為,心理學就是通過研究心理活動規律進而了解人自身,相關知識運用得當,也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態。

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

在此前舉辦的一場名為「心理學與人工智慧:未來已來——《向心理學家提問》」的新書分享會上,院長吳思的觀點引發了廣泛關注。他提到,未來人工智慧和心理學的發展會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向心理學家提問:心理學研究什麼?心理學家在做什麼?》。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

談到人工智慧對心理學帶來的改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林丹華覺得,任何一個新技術的誕生,對社會、個體以及心理學學科本身都是一次巨大的推動。

對此,丁國盛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類了解自身。人與萬物是一體的,所以人工智慧也是人類本身的一部分,兩者不是割裂的關係,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的一種延伸。

在丁國盛與知名心理學家彭聃齡合著的《向心理學家提問:心理學研究什麼?心理學家在做什麼?》中,也涉及了ChatGPT、GPT-4、機器智能是否有意識等諸多問題。

丁國盛說,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自我學習的能力。當經過訓練,自我學習的能力不斷加強,就能夠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在另外一些方面接近人類。

比如,人的時間、精力有限,獲取信息速度往往沒有計算機快。因此從博學程度來看,人工智慧會超過人類。

在創意、靈感、想像力、獨特個性等方面,它卻很難達到人類的水平。不管人工智慧在認知等某些方面如何發達,終究不是一個生命體,想跨越這道鴻溝很難。(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