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感冒藥又火了!一批新冠用藥被點名:雙黃連、生脈飲

藥店經理人 發佈 2023-05-28T21:20:28.872830+00:00

在「二陽」背景下,藥店感冒、退熱藥又火了;多地公布「二陽」用藥方案,涉雙黃連、生脈飲、玉屏風顆粒...

在「二陽」背景下,藥店感冒、退熱藥又火了;多地公布「二陽」用藥方案,涉雙黃連、生脈飲、玉屏風顆粒......

今年6月底,第二波疫情高峰或來臨

日前,多地發布通知稱,新冠感染報告病例數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二陽」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不少網友熱議。

北京疾控數據顯示,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5月14日)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6種18081例,報告病例數位居前兩位的依次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明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採訪時表示,二陽後的主要症狀是發熱、惡寒、咽痛、全身酸痛、咽癢、咳嗽,並未出現新的症狀,「二陽」相較於「一陽」發熱時間變短,轉陰時間也較短。

根據科技日報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謝曉亮在一場學術會議上認為,從當前疫情的統計數據看(以北京為例),此輪疫情走勢圖較緩和,大概率不會出現今年初那樣的疫情形勢。

謝曉亮強調,從國際數據來看,新冠病毒變異可間歇引發多輪感染高峰,大概5個月一次,因此科學研究仍要為今冬可能到來的疫情高峰做好應對準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根據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底、5月初有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基於seirs 模型的預測顯示, 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發生在6月底,感染人數約6500萬每周。

「二陽」人數增多,藥店感冒藥又火了

隨著「二陽」人數增多,多地藥店的退熱、感冒藥等品類銷量明顯上升。

中康科技CMH顯示,2023年,抗病毒在零售藥店「感冒用藥/清熱類」賽道中,已上升為第五大品類。

具體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抗病毒藥物零售端銷量達4.76億元,銷量達1700萬盒,不論從銷售額還是銷量來看,該品類市場表現與2019年Q4、2020年Q4高度重合。

有讀者留言對此表示,作為藥店人感同身受,目前二陽人群逐步攀升。

在「二陽」購藥用藥方面,不少專家給出建議。

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發出提醒,「二陽」的治療仍舊以退高熱和對症緩解相關症狀為主;注意多飲水、多休息;增加食物中優質蛋白比例,增強免疫;之前家裡屯的退燒藥,只要沒過期,也還是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症狀嚴重,持續不能緩解,需前往醫院診療。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目前從臨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後總體症狀較輕,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為突出症狀,從中醫來講是風熱感冒加點「濕」或「燥」的特徵,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疏風解表、清咽利喉類型的中藥藥物。

多地公布用藥方案:雙黃連、生脈飲、玉屏風顆粒......

梳理發現,針對「二陽」輕症人群,全國多地已發布相關用藥方案。

例如,5月23日,四川中醫藥管理局就「二陽」現象發文稱,省中醫藥局組織專家論證,發布了《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中成藥)干預指引》,根據指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中醫藥(中成藥)進行對症治療。

具體用藥方案如下:

預防方案:玉屏風顆粒、生脈飲、新冠0號。治療方案:新冠病毒感染者藥物治療請結合藥品說明書在醫生指導下酌情使用。

成人治療方案

1.以發熱、身痛為主

症見發熱、惡風寒、頭痛、肌肉酸痛、咽乾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風解表功效的中成藥,如抗病毒顆粒、抗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清肺排毒顆粒、散寒化濕顆粒、感冒清熱膠囊(顆粒)、荊防顆粒(合劑)、正柴胡飲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風膠囊(片、顆粒)、桑姜感冒片(膠囊)、銀馬解毒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複方銀花解毒顆粒、芪香益氣解毒顆粒等。

2.以咽喉疼痛為主

症見咽痛明顯,發熱、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表,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如甘桔冰梅片、化濕敗毒顆粒、宣肺敗毒顆粒、熱炎寧合劑、銀黃清肺膠囊、銀黃顆粒(膠囊)、連花清咳片、六神丸(膠囊)、銀翹解毒片(顆粒)、金葉敗毒顆粒、藍芩口服液、複方芩蘭口服液、清咽滴丸、喉咽清顆粒、桑菊感冒片、夏桑菊顆粒、痰熱清膠囊、雙黃連口服液、柴芩清寧膠囊、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熱顆粒、消炎退熱顆粒、清開靈顆粒(口服液)、小柴胡顆粒、川射干總黃酮膠囊、炎見寧片(膠囊、丸)、複方魚腥草合劑(片)、一清膠囊、青翹抗毒顆粒、複方銀柴顆粒等。

3.以咳嗽為主

症見咳嗽明顯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藥,如急支糖漿、咳速停糖漿、宣肺止嗽合劑、通宣理肺丸(顆粒、口服液)、杏蘇止咳顆粒、連花清咳片、杏貝止咳顆粒、橘紅痰咳液、感冒止咳顆粒、感咳雙清膠囊、消咳片、清肺消炎丸、克咳膠囊、銀葶清肺口服液、複方咳嗽糖漿等。

4.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症見乏力、伴胃腸不適、如嘔吐、腹瀉者,宜服用具有化濕解表功效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顆粒(膠囊、丸、水、口服液)、痛瀉寧顆粒、保和顆粒等。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風通聖丸(顆粒)。

5.以鼻塞流涕為主

症見鼻塞流涕明顯者,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竅功效的中成藥,如鼻竇炎口服液、散風通竅滴丸、鼻炎舒口服液等。

兒童治療方案

兒童體質特殊,病情變化迅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病情發生變化的,應及時就醫。

1.以發熱為主

症見惡寒發熱、肌肉酸痛者,可用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兒感退熱寧口服液、抗感顆粒(兒童裝)、青翹抗毒顆粒等。

2.以咽喉不適為主

症見發熱、咽乾咽痛、咳嗽者,可用金振口服液、兒童清肺口服液、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減味小兒化痰散、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青翹抗毒顆粒、上感顆粒等。

症見咽痛明顯者,可用小兒清咽顆粒、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玄麥利咽合劑等。

3.以咳嗽為主

症見咳嗽明顯者,可用清宣止咳顆粒、小兒止咳糖漿、小兒清肺止咳片、清熱化濕口服液、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小兒咳喘靈口服液、銀葶清肺口服液、蒿芩化濕口服液等。

4.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症見發熱、食少腹脹、口臭、大便酸臭或秘結者,可用健兒清解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楂麥消食糖漿、健脾增食片等。

症見乏力、納食不香者,可用醒脾養兒顆粒、健脾增食片等。

注意:

上述中成藥選擇其中一種,按照說明書劑量服用,一般3~5天或症狀消失即停止用藥,如症狀無緩解或加重,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康複方案

1.以氣短、乏力為主

症見氣短、多汗、胸悶、心悸、乾咳者,宜服用具有補肺益腎功效的中成藥,如生脈飲、金水寶膠囊(片)、蛤蚧定喘膠囊、百令膠囊(片)、參脈口服液、參蛤益肺膠囊等。

2.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症見乏力、納差、腹脹、便溏者,宜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參芪口服液、潞黨參口服液、香砂六君丸、參苓白朮膠囊(口服液、散、丸、顆粒、片)、四君子合劑、楂麥消食糖漿等。

3.以失眠、焦慮為主

症見失眠、焦慮、抑鬱者,宜服用具有養心安神功效的中成藥,如加味逍遙丸、百樂眠、舒肝解郁膠囊、六味安神膠囊、郁樂疏合劑、活血安神合劑、化痰解郁顆粒等。

4.以咳嗽為主

咳嗽、咯痰明顯者,可以服用三桔咳喘口服液、銀葶清肺口服液、複方咳嗽糖漿等。

其他

1.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孕婦,肝腎功能不全等有基礎疾病者慎用。

2.可通過「網際網路+醫療」,開展居家健康指導、健康宣教、用藥諮詢等服務。

3.若經上述居家干預後症狀未消失或加重,建議做好個人防護並及時就醫。

(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用藥,本文僅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