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曆代君主

景秀穎逸 發佈 2023-05-29T16:52:10.009198+00:00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滅亡後,諸侯擁立姬宜臼為王,重建周王朝,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前453年,以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前半期稱為「春秋時期」,後半期稱為「戰國時期」。東周建立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小國。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西周滅亡後,諸侯擁立姬宜臼為王,重建周王朝,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前453年,以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前半期稱為「春秋時期」,後半期稱為「戰國時期」。東周建立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小國。各諸侯之間相互征伐和兼併,周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禮崩樂壞,使周天子地位徒有虛名。前307年,秦武王欲試舉周鼎,周赧王拒絕後被逐出王宮。前256年,周赧王病逝,東周滅亡。

周平王姬宜臼(?—前720年),周幽王之子,東周第一位君主。前770年—前720年在位,諡號平王。前775年,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姬宜臼的太子之位,姬宜臼逃到申國避難。申侯聯合犬戎攻陷鎬京,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之後各諸侯擁立姬宜臼繼位。前770年,周平王為躲避犬戎的侵襲,在秦軍的護送下,遷都洛邑,在鄭武公、晉文侯的輔佐下穩住局面。這一年,也是春秋時期的開始。因秦國國君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有功,周平王便提升秦襄公為諸侯,秦國從此開始發展起來。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周平王之孫,東周第二位君主。前720年—前697年在位,諡號桓王。在位期間,周桓王想限制鄭國國君鄭莊公的權力,因此與鄭國關係變惡劣,最後雙方開戰,此時周天子的權威已蕩然無存。

周莊王姬佗(?—前682年),周桓王之子,東周第三位君主。前697年—前682年在位,諡號莊王。周莊王之弟姬克(史稱王子克)受到其父的寵愛,周桓王將姬克託付給周公姬黑肩,希望在姬佗繼位死後,便擁立姬克繼位。前694年,周公姬黑肩打算殺死周莊王,改立姬克為君。前693年,周莊王平定姬克之亂(史稱王子克之亂),周公姬黑肩被殺,姬克逃走。

周釐王姬胡齊(?—前677年),周莊王長子,東周第四位君主。前682年—前677年在位,諡號釐王(亦作僖王)。前681年,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之下,齊國變得國富兵強,提出「尊王攘夷」 的口號,以周天子的名義爭霸天下,周釐王也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周惠王姬閬(?—前652年),周釐王之子,東周第五位君主。兩次在位,分別為前677年—前675年和前673年—前652年,諡號惠王。周惠王即位後,占用姬頹(周莊王庶子)家臣的園圃飼養野獸。前675年,姬頹聯合五大夫作亂,姬頹自立為周天子,將周惠王逐出洛邑,史稱子頹之亂。前673年,鄭厲公和虢國國君聯合進攻洛邑,平定姬頹之亂,周惠王重登周天子之位。周惠王為答謝鄭、虢兩國的幫助,將部分土地賜給鄭、虢兩國,東周疆域再一次縮小。

周襄王姬鄭(?—前619年),周惠王之子,東周第六位君主。前652年—前619年在位,諡號襄王。在位期間,諸侯為爭奪霸主地位,各顯其能,抓住一切可以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其中,齊桓公、晉文公等地位已凌駕在周天子之上。前636年,與周襄王爭奪周天子之位且失敗的姬帶(史稱王子帶)引導西戎攻占洛邑。周襄王倉皇逃出,向各國諸侯求救。前635年,晉文公出兵生擒姬帶,平定內亂,史稱子帶之亂。

周頃王姬壬臣(?—前613年),周襄王之子,東周第七位君主。前619年—前613年在位,諡號頃王。周頃王繼位後,王室一貧如洗,無法安葬周襄王,周頃王派人向魯國討錢。隨後魯文公派人送錢到洛邑,才安葬了周襄王。

周匡王姬班(?—前607年),周頃王之子,東周第八位君主。前613年—前607年在位,諡號匡王。在位期間,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趙盾(趙氏孤兒趙武的祖父)事件。趙盾是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當時晉國國君晉靈公反感臣子們只怕趙盾,不怕自己,晉靈公便與趙盾有了分歧。一次,晉靈公假裝宴請趙盾,卻在周圍埋伏士兵,準備殺死趙盾,但趙盾遇到救援逃了出去。後來,趙盾的族弟趙穿將晉靈公殺了,趙盾擁立晉成公姬黑臀繼位。

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周頃王之子,周匡王之弟,東周第九位君主。前607年—前586年在位,諡號定王。大的諸侯國對周天子已無尊敬可言,周天子權力繼續削弱。此時,楚國在楚莊王的治理下強大了起來,成語「一鳴驚人」就與楚莊王有關。楚莊王帶兵在東周邊境上閱兵示威,周定王派使者去慰勞楚軍,楚莊王詢問九鼎的重量,有覬覦天子權位的野心,經過使者的駁斥,楚莊王才引兵退去,史稱「問鼎中原」。

周簡王姬夷(?―前572年),周定王之子,東周第十位君主。前585年—前572年在位,諡號簡王。在位期間,周天子的地位已一落千丈,各諸侯國相互攻伐。晉國國君晉景公為趙朔平反,為趙氏一門平反。趙氏孤兒趙武成年後,也成為了晉國重臣。

周靈王姬泄心 (?—前545年),周簡王之子,東周第十一位君主。前572年—前545年在位,諡號靈王。其長子姬晉天性聰明,喜歡吹笙,便立他為太子,但不幸早逝。周靈王非常傷心,有人編造說,姬晉騎著白鶴,吹著笙,跟隨仙人居住在嵩山,十分快樂,讓周靈王不必掛念。周靈王聽了更懷念姬晉,日夜不寧。前545年的某天夜裡,周靈王夢見姬晉騎著白鶴來迎接他了,之後病逝。前551年,孔子在魯國出生。

周景王姬貴(?—前520年),周靈王之子,東周第十二位君主。前545年—前520年在位,諡號景王。一次,周景王宴請晉國使臣,指著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我,為什麼晉國沒有呢?使臣答不出來,周景王便列出賜給晉國的土地和器物,諷刺其「數典而忘其祖」,這便是「數典忘祖」的典故。前524年,周景王鑄大錢,這是中國文獻中關於鑄錢的最早記錄。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周景王次子,東周第十三位君主。前520年在位,諡號悼王。在位期間,長子姬壽早死,便立次子姬猛為太子。但周景王又寵愛庶出長子姬朝,想讓姬朝成為天子繼承人,沒有來得及實現,周景王便突然病死。周悼王順利繼位,但姬朝很不甘心。姬朝率領失業的官吏以及一部分士兵發動叛亂,爭奪王位。周悼王被打敗,姬朝的黨徒乘機挾持周悼王。晉國國君晉頃公派人救出了周悼王,最後將周悼王送回洛邑。不久,周悼王病死。

周敬王姬匄(?—前476年),周景王之子,周悼王同母弟,東周第十四位君主。前520年 —前476年在位,諡號敬王。晉國攻打姬朝並擁立姬匄為周天子。前516年,姬朝被晉兵打敗,帶著周室典籍逃往楚國。前505年,楚國被吳國擊敗,周敬王乘機派人殺死了姬朝。次年,姬朝支持者起兵舉事,周敬王出逃。前503年,在晉國幫助下回到洛邑。

周元王姬仁(?―前469年),周敬王之子,東周第十五位君主。前476年—前469年在位,諡號元王。在位期間,越王勾踐攻滅吳國後,約齊、晉、魯、宋等國會盟。會盟後,周元王便承認了他的霸主地位。

周貞王姬介(?—前441年),周元王之子,東周第十六位君主。前469年—前441年在位,諡號貞定王。前453年,晉國的三家大夫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在兼併了其他貴族後,又瓜分了最後一家貴族智伯,也就後來趙國、韓國、魏國三國的雛形。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周貞定王長子,東周第十七位君主。前441年在位,在位僅3個月,諡號哀王。當時,周王室的權力鬥爭很激烈。周哀王在位僅3個月,便被其弟姬叔殺死。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之弟,東周第十八位君主。前441年在位,在位僅5個月,諡號思王。姬叔殺死繼位僅3個月的周哀王后成為新一任周天子,5個月後也被其弟姬嵬殺死。

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周貞定王之子,周哀王和周思王之弟,東周第十九位君主。前441年—前426年在位,諡號考王。前441年,周考王殺害其兄姬叔自立位周天子。周考王憂懼前事重現,便劃分一部分土地,分封給其弟姬揭(周貞定王之子,疑是周考王同母弟),冊封其為西周桓公,建立西周公國,東周再一次分裂,國土縮小。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周考王之子,東周第二十五君主。前426年—前402年在位,諡號威烈王。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分別為韓景侯、趙烈侯、魏文侯,史稱「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的到來。魏文侯魏斯任用李悝進行變法,魏國迅速富強起來,成為當時的頭號強國。

周安王姬驕(?—前376年),周威烈王之子,東周第二十一位君主。前402年—前376年在位,諡號安王。前391年,齊國大夫田和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給他留下一城之地。前386年,周安王冊封田和為齊侯,正式成為新的諸侯,史稱「田氏代齊」。前382年,楚國國君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吳起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增強軍力,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但次年楚悼王死去後,吳起被亂箭射死,保守派廢除了新政,致使楚國未能發展出統一六國的力量。

周烈王姬喜(?—前369年),周安王之子,東周第二十二位君主。前376年—前369年在位,諡號烈王。在位期間,秦國秦獻公廢除了殉葬制度,並遷都到櫟陽(今陝西臨潼),接受先進的文化影響,整頓內政和軍隊,加強王權,注重經濟發展,為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前371年,秦國發兵占領了韓國的六座城池,這是秦國東出的開端。

周顯王姬扁(?—前321年),周安王之子,周烈王之弟,東周第二十三位君主。前369年—前321年在位,諡號顯王。前367年,周顯王受趙成侯和韓懿侯的脅迫,將東周最後的土地分封給姬根於鞏,建立東周公國,周顯王只剩下一座王宮,還寄居在東周公國。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開始。前356年,齊威王任用鄒忌、田忌等人實行改革。前353年,桂陵之戰爆發。前351年韓國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前341年,馬陵之戰爆發。各諸侯也先後開始稱王,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周慎靚王姬定(?—前315年),周顯王之子,東周第二十四位君主。前321年—前315年在位,諡號慎靚王。在位期間,出現「合縱」與「連橫」兩種外交和軍事政策。「合縱」目的在於聯合弱國對抗強國,以蘇秦為代表。「連橫」目的在於與強國聯合,攻打較弱的國家,以張儀代表。

周赧王姬延(? —前256年),周慎靚王之子,東周第二十五位君主。前315年—前256年在位,諡號赧王。東周已經分裂東周、西周兩個公國。周赧王名義上為周天子,實際上寄居在西周公國。周赧王開始寄居在東周公國,前307年,秦武王想要舉周鼎,派丞相樗里疾先到東周公國,試探其反應。遭到周赧王拒絕,樗里疾大怒,便把周赧王逐出王宮,將周赧王遷移到西周公國。前256年,周赧王鬱鬱而終。周赧王死後未立新王,東周滅亡。

【往期內容】:

西周曆代君主

錢氏吳越歷代國君

南唐歷代帝王

五代十國中「後漢」歷代帝王

五代十國中「後晉」歷代帝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