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當一個生物學家堅持寫作

深究科學 發佈 2023-05-29T18:16:13.857549+00:00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導讀施一公首部作品、15年、27.6萬字,這位生物學家為何偏愛寫作?施一公自述,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他沒有太多時間去讀書,「但凡有點時間,我更願意寫作。

導讀

施一公首部作品、15年、27.6萬字,這位生物學家為何偏愛寫作?

施一公自述,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他沒有太多時間去讀書,「但凡有點時間,我更願意寫作。一些重要的事情,再不記錄就淡忘了;一些科學靈感,不抓住便轉瞬即逝;一些當下的情緒,沒有別人可以講……」

對他而言,寫作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傾訴。

那麼,讓我們跟隨他的記錄一起去看看,當一個生物學家堅持寫作,他筆下的世界將是怎樣……

王文文 | 撰文

賽先生 | 來源

104歲的施平,一轉眼找不見人了。


護工趕忙下樓尋找,找到老人家的時候,他正抱著一桶,還有一瓶兩升裝的可樂。炸雞已經吃完了,可樂還剩一個底兒。


熱鬧的上海街頭,也許沒有人能直接認出這位頑皮的老人。沒有人會想到,他是1930年代的浙大高材生;沒有人會想到,在跌宕起伏的歲月里,他兩度被「打倒」,又兩度平反;沒有人會想到,他為新中國教育事業前前後後工作了幾十年。


但故事還在被講述。施一公寫下兩次去上海找爺爺施平的經歷。1970年,施一公只有3歲,跟隨父母從駐馬店到上海,想探望監獄裡的爺爺,未能如願。施一公也全無記憶,只留下了一張火車上的黑白照片。

「文革」結束後,1980年,施一公14歲了,第二次去上海,才見到了爺爺施平。施一公寫到,爺爺每晚要吃一個西紅柿,撒上白糖,會分給他吃,「西紅柿很甜,糖放得很足」。

這位少年施一公,後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成為了結構生物學家,幾年前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之職,創辦了西湖大學。他兩天一次長跑,每次10公里起步,下雨天也不例外,在校園裡踏雨飛奔。


施一公也許繼承了祖父嗜糖又耐糖的基因,寫作的時候喜歡吃大白兔奶糖。在他最近出版的自傳《自我突圍》裡,味覺占了相當篇幅。特別是童年在河南小郭莊,在那個匱乏的年代,反而凸顯了某種深刻。


當一個生物學家堅持寫作,文字也成了生命的另一種「基本單元」——是什麼,像DNA一樣螺旋纏繞、揮之不去?
是什麼,像染色體一樣分裂生長、無窮無盡?是什麼,像蛋白質一樣空間摺疊、深藏我心?

01

牛棚和人間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那時正是河南省「文革」高潮,母親姜小英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願意接生的醫院。父親施懷琳給孩子取名一公,取意「一心為公」。

而父親自己的名字裡,埋藏著一個更深的家族故事。

1931年,祖父施平考上浙江大學農學院,在學校里認識了祖母楊琳。兩人都是進步青年。施平是浙大「學生自洽會」,曾兩次面見蔣介石,力陳抗日救國主張。楊琳是當時杭州進步學生革命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他們在杭州相愛並結婚,但不幸的是,楊琳被國民黨政府抓捕入獄,此時已經懷有身孕。1935年1月23日,孩子出生18天後,楊琳在獄中犧牲。施平為了紀念妻子,給孩子取名施懷琳。


施平隨後投身革命,把施懷琳寄養在雲南老家,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父子才團聚。1962年,施懷琳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分配到鄭州工作。1969年,施平被打為「走資派」,施懷琳也被「下放」到駐馬店小郭莊。


一家人住進了牛棚,但卻成了施一公筆下最幸福的回憶。


為了讓一家人住得舒適,施懷琳「弄來高粱稈、石灰、黃膠泥,把牛棚裝修一新,還隔出好幾個小房間。」也許是施懷琳覺得此生再不會離開小郭莊了,他干農活特別認真,還包攬了一家人的理髮,孩子們的衣服也大多是他親手裁剪縫紉的。還有家具,他會一手精細的木工手藝。


這個牛棚,在小郭村引發了一陣溫暖的漣漪。施懷琳「兼任」了全村90多口人的理髮師,逢年過節村民們排著隊理髮。一起搬來小郭莊的上海牌縫紉機也在村里出了名。春節前,大家都來找施家幫忙做衣服,施懷琳從不收錢。


「我則幾乎天天在縫紉機踩踏旋轉的規律節奏聲中入睡。」施一公寫道。鄉親們常常送來紅薯干、豌豆角感謝,施家就還以一些白面細糧。這些聽覺和味覺,恰恰構成了他最牢固的記憶。在書里,施一公用了兩個篇章來寫駐馬店的「童年食趣」。

但影響至深的,還是父親。


父親曾帶著村民們把一根根樹幹削成電線桿,一路把電線引到小郭莊。小郭莊成了遠近十幾個村里第一個通電的。而父親的性情和理想,也像小郭莊在幽暗的人間發出微弱的光亮一樣,指引著施一公。

而這一切,等到父親的突然離去,施一公才真正明白。1987年9月21日,正在清華讀大三的施一公接到噩耗。

父親被疲勞駕駛的計程車司機撞倒在自行車道上,醫院要求司機先交500元押金,4個半小時後,司機湊齊了錢,但父親已經沒有了心跳。

02

四川大飯店

在《自我突圍》裡,施一公施展著魔法般的記憶力。


他記得14歲去上海找爺爺的票價是17.3元;記得23歲去美國留學的航班號是國航CA981;記得獨自一人開車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報到,花了22個小時。


寫作構建出一個個清晰的空間圖景,就好像結構生物學裡,一個個被精確解析3D結構的蛋白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位於巴爾的摩,市中心附近有一家四川大飯店,施一公在那裡開啟了第二段留學打工生活,並結識了留學生王伍。這位武漢人個子不高,濃眉大眼,在當地很有名的皮博迪(Peabody)音樂學院學習。王伍開創性地向飯店朱老闆建議電話送餐服務,結果大獲成功。


王伍就帶著施一公送外賣,送完餐一般是晚上10點,每周他們還會選兩天來發廣告單,沿街步行,向汽車上發送餐單,一直發到晚上12點。後來,王伍畢業了,離開了巴爾的摩,兩人失去了聯繫。「真希望哪天能重逢,說說幾十年前的事情。」施一公寫道。

施一公記得從福建來的壯實小伙子,叫小陳。小陳話不多,飯店其他招待對他也不友好,施一公倒是和他走得比較近,也總會暗中給一些幫助,讓小陳獲得老闆的賞識。

施一公慢慢知道了小陳的故事。小陳是「偷渡客」,偷渡一個人的費用是2.8萬美金,「偷渡者需要到美國三年內付清,沒有利息,不成功不付錢」。小陳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轉機,飛到南美洲智利,再從陸路北上,最後通過墨西哥入境美國。


小陳算過,他吃住都在四川大飯店,三年下來可以還清欠款,且能剩1萬美金。他計劃著熬過三年,再賺幾年錢,和妻兒團聚。


「聽了他的故事,我很受感動,也更加感慨人間疾苦與艱辛。」施一公在書里寫下。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身份,在這裡交匯。在巴爾的摩的四川大飯店,施一公品嘗到了各種人生的滋味。

後來還遭遇了一次深夜搶劫,儘管心有餘悸,但還是繼續送餐。直到一個月後,施一公發現自己送餐用的車被偷了。三天後車才找到,在警局的廢棄車停車場,施一公見到了它——「車子的四個輪胎連同輪轂都沒有了,所以車子是趴在地上的;前燈尾燈全部消失,剩下幾個大洞;車內的座椅都消失了,儀錶盤也沒了」。


施一公心灰意冷,決心停止打工,全身心回歸學業。他向朱老闆辭職。老闆挽留他說,小施,如果你博士畢業年薪也就5萬美元左右,你來負責另一個分店,我給你稅後6萬美元,年底還有分紅。


其實,面對被掏空的汽車,施一公已經明白,四川大飯店能給他講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03

半百

寫作者施一公,常常直言不諱。

他調侃自己是應試教育的的產物,也是應試教育的「受益者」。在35歲,他拿到了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卻開始反思,長期的應試教育束縛了思維。

他調侃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小時候調皮搗蛋,長大了桀驁不馴,有私心雜念,有世俗煩惱,既愛面子,也有小心眼」。面對一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書籍修改建議,他總是回復「沒必要刻意掩飾」、「但求真實」。

他調侃自己的衰老——「頭髮少了還好,最尷尬的是斑禿」。斑禿還是理髮師提醒他的,他自己都還不知道。還有一次,施一公早上洗臉,怎麼也洗不掉一塊斑跡。夫人過來善意地提醒:這不是髒東西,是老年斑……


書里有一篇《半百知天命》,不長,但施一公前前後後花了三年才寫完,中間多少思緒萬千。2015年1月5日,年近半百的施一公在杭州開會,這是父親出生的城市,而這天恰好是父親80歲的冥壽。


忙碌一天後,施一公回到酒店房間,情不自禁想起了父親。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哭著拿出紙筆,給父親寫信:「爸爸,您走的太早、太急了,都沒能過上一天好日子,也沒能在去世前叮囑兒子哪怕一句話。27年來,兒子拼命努力,只怕辜負了您的期望。」


生物學家施一公用科學破解生命的編碼,寫作者施一公用文字編碼著自己的生命記憶。

50歲那年,西湖大學的籌備進度加快。那幾年,在科研上,施一公和他的團隊也迎來了全速前進——針對核孔複合物的研究全面突破,剪接體、阿爾茨海默病等研究領域也不斷有新的發現。

世界在加速,而身體在放緩;宇宙在膨脹,而內心在摺疊。在50歲這個年齡,施一公寫下「瞬間即永恆」這五個字——每一種生命的狀態,都是自己,對於世界的好奇心和同理心,也還沒有變。

在2006年施一公決定全職回國的時候,幾乎親戚朋友一致反對。爺爺施平卻十分支持:「你1995年就博士畢業了,現在都2006年了,早該回來建設國家了。」

那些寫在骨子裡的DNA,在此刻遙相呼應。

疫情三年,爺爺施平的狀況急劇下降,牙床退化,沒法戴假牙——他的牙齒是在文革監獄裡全部脫落的——面部有所凹陷,進食也改為了導管鼻飼。聽力喪失,眼睛卻依然明亮。
施一公探望的時候,兩人用寫字交流。施一公握著爺爺溫暖又柔軟的手,無聲的溫度,在文字間傳遞,這正是寫作的力量。

2022年12月26日,111歲的施平確診新冠,發燒到39.6度,病毒很快感染了肺部。施一公百般擔心,害怕爺爺難渡此劫。


三天後,家人發來的簡訊:
「退燒了,今天36度。」

《自我突圍:向理想前行》

施一公 著

中信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2023年4月 出版

《自我突圍》已在賽先生書店上架,歡迎點擊圖片購買。本書的所有版稅將捐贈給西湖教育基金會,支持西湖大學建設。

從河南小郭莊的淘氣少年到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再到致力於培養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長之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2008 年,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施一公放棄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回母校清華大學發展生命學科,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關注。2018 年,他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全力創辦西湖大學。

他在56 年的人生歷程中,總是做出讓大多數人難以理解的抉擇。是什麼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發揮理想的力量,實現人生理想的路徑又是什麼?

相信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這是一本關於成長、求學、教育、家庭、友誼、理想之書,既寫給自己,也寫給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寫給青年學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註:本文來自「賽先生」,內容略有改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