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德班世錦賽,新打法新戰術成為主流,舊勢力剩最後一座堡壘

真理是我親戚 發佈 2023-05-29T18:19:17.500991+00:00

以前看過我對最近幾年大行其道的桌球新打法新技術評論的同學們應該瞬間明白了:女單決賽為什麼沒有了回合,是因為孫穎莎成了「新兩板打法」的最高代表;

5月28日,2023年桌球德班世錦賽落幕,中國隊包攬5項冠軍。

看了昨天的男女單打決賽的球迷,應該都有2個十分深刻的印象:女單決賽已沒有回合,王楚欽的反手擰拉太強大了。

以前看過我對最近幾年大行其道的桌球新打法新技術評論的同學們應該瞬間明白了:女單決賽為什麼沒有了回合,是因為孫穎莎成了「前兩板打法」的最高代表;王楚欽的反手擰拉為什麼這麼強大,是因為反手技術是這幾年走向巔峰的一項新技術。

在本屆桌球世錦賽,代表著新打法的「前兩板打法」和代表著新技術的「反手擰拉」已經成為世界乒壇的主流。不過,他們還沒有攻克最後一座堡壘。

所謂「前兩板打法」,就是無論是接發還是發球搶攻,都畢其功為一役,力求在前兩板解決戰鬥。

支撐這種打法的技術基礎是「反手擰拉」。當「反手擰拉」新技術與「前兩板打法」新打法相結合之後,桌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說來實在太神奇了,這次女單決賽,孫穎莎其實只用了一招,就打贏了陳夢。

孫穎莎總是站在自己的反手位,發陳夢的正手短球、側旋帶上下旋,陳夢前面一直採用的接法是擺孫穎莎的反手長球,孫穎莎反手一把擰死。

第四局開始,陳夢尋求變化,她擺孫穎莎中路的長球,孫穎莎正手拉死,不行。她擺短,擺了多個擦網球得分,當不擦網時,孫穎莎上一步擰死,而且容易冒高,也不是很管用。正手的長球是不能擺的,會被孫穎莎正手拉死。倒是有2個冒高的球,孫穎莎打丟了,但這可不是接發可供選擇的辦法。

所以,我們看女單決賽,已經是「前兩板打法」的代表作,兩人基本沒有回合,雙方都在2招之內,一劍封喉。

至此可以宣布:「前兩板打法」和「反手技術」已經徹底攻克女單陣地。

男單方面,王楚欽是「前兩板打法」和「反手擰拉」技術的集大成者,也是忠實的踐行者。但他還沒有拿下最後一座堡壘。

王楚欽決賽對樊振東的第一局,他「前兩板打法」和反手技術取得了全面的成功,11-8拿下。

但在第二局的最後兩球,「前兩板打法」中了埋伏。王楚欽兩發誰都認為拿分的進攻,被樊振東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打了回頭。就連兩屆奧運會冠軍鄧亞萍都驚呼這不可思議。

然後,樊振東就用這一招,贏下了決賽。王楚欽和「前兩板打法」輸在:總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前兩板就能解決問題了,沒有做第三板的準備,可沒想到,樊振東還接了過來。

以王楚欽質量極高的「前兩板打法」,確實已經可以幹掉世界乒壇的絕大多數人,包括三屆世錦賽冠軍馬龍,但唯一沒幹掉的是樊振東。樊振東成為了「前兩板打法」尚未攻克的舊勢力的最後一座堡壘。

其實,樊振東也曾經差一點被「前兩板打法」掀翻,他在今年新鄉冠軍賽的四分之一決賽,只差一點點就被林詩棟毫不講理的「反手」徹底擊敗。

王楚欽和林詩棟已經做得足夠地好了,可樊振東為什麼還沒被「前兩板打法」擊敗呢?這是一個矛與盾的問題,「前兩板打法」已經銳利到可以擊穿除樊振東外的所有的盾,要想擊倒樊振東,有兩個辦法,一是自己的矛更銳利,二是自己的盾也要更堅固。

現在的問題是,樊振東也會加強自己的反手擰拉,也會採用攻擊性更強的「前兩板打法」。可到了那時,以反手技術為基礎的「前兩板打法」其實就已經一統江湖了。

最後回答一下大家關於「前兩板打法」的幾個質疑:

1、「前兩板打法」和我們以前說的「前三板」打法有什麼區別。「前三板」打法主要是針對發球一方來說的,是發球加搶攻的串聯,而「前兩板打法」,不管是發球還是接發,都要搶攻,都追求在兩板內解決問題。

2、「反手擰拉」已經很多年了,為什麼說是新技術?原來的反手擰拉,嚴格地說來還只是一門輔助技術,而現在的桌球已經進入了反手時代,大家都打反手,比拼反手,用反手對抗,用反手相持,用反手解決問題,反手技術已經發展為可擰、可甩、可拉、可推、可彈、可拐、可撇等分門別類的一系列主打的技術,完全解放了手腕,想怎麼打怎麼打。

3、不是說「前兩板打法」是日本隊創立的,為什麼日本隊現在不行了?這個很正常,如果老師都比學生強,才怪咧。至於伊藤美誠的沒落,主要原因在新發展的反手技術對生膠不友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