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花500億,將空軍基地藏到地下山洞裡?背後有著什麼原因

科學知識點 發佈 2023-05-29T21:46:52.011103+00:00

台灣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和福建省相望,人口大約是2341萬,就這麼一個省份,由於中國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似乎給了他們一點囂張的底氣,甚至還有些「叛逆」,這不時常和鷹醬攪和到一起,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自身的軍事水平,灣灣也是花費了不少精力。

台灣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和福建省相望,人口大約是2341萬,就這麼一個省份,由於中國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似乎給了他們一點囂張的底氣,甚至還有些「叛逆」,這不時常和鷹醬攪和到一起,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自身的軍事水平,灣灣也是花費了不少精力。

這不他們就有一座神秘的空軍基地,建造在地下,並且還隱藏在山洞當中,媒體更是稱其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然而我們要知道一般的空軍基地都是在地面之上的,那麼為什麼灣灣要把這座空軍基地隱藏在山洞當中呢?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這個基地叫做佳山基地,被稱為台灣地下空軍基地,這是台軍最大的地下防空洞,在這個基地當中隱匿著大量的飛機,不過由於其藏在地下,為此這個基地的信息非常的隱秘,就外界來說,這個基地一直都是一個謎,而由於其重大的戰略價值,台軍對其的信息也都是非常保密的。

在網際網路上,也很少搜到有關於佳山基地的信息,可能最多的就是衛星遠景照,甚至就連近景照都找不到,而越是這樣的低調,越是令人好奇,越令人感到不同尋常,不知道台軍背地裡賣的是什麼葫蘆。

其實在早時候,外界對於佳山基地的認知,主要是其位於台灣花蓮,在新聞當中,所能看到的也是「某型戰機轉場佳山基地」等字眼,然而還是被美國強大的偵察力量進行披露了些許信息。

台灣之所以建造地下空軍基地,主要還是來自台軍的「戰機鑽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根據當時情形做出的一大「保衛台灣」的防務計劃,即使到了現在,依舊是台軍空房的一道防線。

這個計劃所想的就是,在台灣中央山脈進行掏空,形成一個在地底的巨大山洞,之後就將台軍絕大部分的先進戰機都藏於這個山洞當中,如此一來,就算台灣遭受到攻擊,也能夠躲避第一輪攻擊,從而保存絕大部分的實力以作應對。

在這一計劃的實施下,開始了多項工程,第一個地庫機庫工程就在1984年動工了,並且還以儘可能的方向做到完善,為此佳山基地就誕生了。

整個工程的主體,就是在花蓮佳山挖出了數十個大小不同,卻又互相連通的山洞,根據美國國防部的信息來看,佳山基地能夠停放250架戰機,並且還修建出了一條2500米之長的飛機跑道和花蓮空軍機場連接,如此一來一旦遇到戰爭,停放在地下的戰機,也能隨時登場,提供戰力。

為了防止這條跑道受到攻擊,導致戰機再多無法起飛,也只能幹瞪眼,為此台軍還利用起來邊上的蘇花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距離佳山基地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路段,中間沒有中央隔離段,且路面有6個車道,且公路上的混凝土澆灌厚度也不是普通高速,已經達到了中型機場跑道的要求,由此可見台軍打的是什麼注意了,毫無疑問,這裡的戰機就多了一條出路,同時也能夠分流出戰了。

並且就基地的鐵門就重達8噸,就算是拿著飛彈炸,也炸不開,不過打開這頭門僅在1分鐘之內,就能夠放出戰機,前往作戰了。

而整個基地,不僅有著停放飛機和跑道,還修建了彈藥庫、飛彈基地、燃油庫等物資儲備的地方,並且還擁有小型醫院,以避免有人受傷能得到及時救治,在這裡還擁有指揮管控系統和通信系統,可以說這個軍事基地,還是非常齊全的了。

為了做出佳山基地,台軍工兵那是耗費了十年的時間,一共耗費了500多億新台幣,不得不說,台軍這波努力下,也令我們看到了其的野心。

難道台軍耗費巨資以及這麼長的時間,真的只是為了做到「藏機保存實力」,將其變成台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的存在嗎?

事實上台軍這波操作,還是想要向著多功能的「地下空軍基地」進行努力,防守攻擊兩不誤,並且不僅可以進可攻退可守,在戰時還有助於奪得制空權和制海權,想像一下,在戰時突然出現這麼多戰機,會不會直接打亂作戰計劃呢?可見佳山基地的戰略價值有多高了。

為了保護佳山基地,台軍也是在這一周圍準備了不少的防護措施,在2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都進行了嚴防死守,比如說對空飛彈的陣地,就有9處,隨時準備著敵襲,構建出了一大密集的對空火力網,這樣一個藏在地底的基地名堂還不少,不過到頭來,做的再強,也只會是中國的軍事基地之一,不會有其他的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