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拒絕美國拉攏,越南關鍵時刻果斷站隊中國,不再當美國棋子

歷史文社 發佈 2023-05-31T23:56:04.297007+00:0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近些年來,美國為了打壓中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近些年來,美國為了打壓中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對一直以來自己都瞧不起的東協國家頻頻示好。

其中,越南更是成為美國拉攏最大的目標。

2023年4月15日,美國更是派出國務卿布林肯主動訪問了越南,並且向越南政府拋出橄欖枝,希望美越雙方將由此前的夥伴關係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

在美國人看來,這無異於給了越南政府極大的「榮譽」和「優待」。

誰知,越南政府對此態度淡淡,避而不談。說白了,越方不願與美國太親近。

看來,美國想要將越南拉入反華同盟陣營,是不太可能了。

這一次在越南碰了一鼻子灰,恐怕是美國史無前例的一次難堪外交。

對於美國來說,本以為越南依然是那個容易被他牽著鼻子走的國家,畢竟過去利用越南,自己在中國周邊可是做了不少小動作。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為了遏制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美國就已經打入越南內部,打著所謂和平幌子,教唆南越向北越發起了戰爭。

要說,那個時候,中國對美國並沒有太大的威脅,他也的確沒有把一個窮困潦倒的國家當回事。

只不過,美國的重點是要打壓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一個親美國家政權很有必要。

另外,美國在東南亞地區會選擇幫扶和拉攏越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搶奪亞洲第一軍港——金蘭灣軍港。

該港灣的水深可以達到停泊一艘航空母艦的程度,對於美國而言,在這裡建立一片軍事基地堪稱完美。

本身美國的航母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再加上這個優越的地理位置,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過去,日本通過金蘭灣在東南亞地區暢通無阻,並且有效阻止了其他盟國對中國的支援,對中國南海更是有著直接的威脅。

控制了金蘭灣,不僅能夠促成美國所謂的「第二島鏈」計劃,對中國形成包圍態勢,甚至能夠將整個東南亞掌控在手中。

這其實就是美國更大的一個野心,只不過局勢並沒有他想的那般順利。

一個小小的越南,在蘇中的配合下,竟然讓美國深陷戰爭泥潭十幾年,最後還不得不撤軍。並且,他也不得不向中國釋放出友好信號。

當然,這不過是在冷戰劣勢下,美國的權宜之計罷了。背後,美國的小把戲可不少。

美國之所以選擇撤軍,一方面是國內的反戰情緒高漲,另一方面戰爭確實讓美國在政治、經濟上受到了不小的損害。

因此,早在1967年,美國就已經向北越政府提出了談判,結果北越政府拒絕了。

為什麼?這背後跟中方有一定關係。

理由很簡單:任何談判,都必須要在軍事力量取得一定優勢的情況下再進行。否則,敵人很可能捲土重來。

這可是中國的經驗之談,當年的韓戰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結果也證明了,越南聽從中國的沒有錯。美國,照樣還是選擇了妥協。

只不過,美國政府也有自己的一套計劃,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美國政府逐步脫離戰爭泥沼;

第二步,背後加強對南越政權的支持,強化鞏固南越政權,使南越政權強大起來;

第三步,由南越政權推倒北越政權,使得整個越南再次淪為美方的傀儡。

美國建立傀儡政府這一招,是慣用伎倆。

在日本,在韓國都很成功,在越南他卻失算了。

撤軍倒還算很順利,只不過之後的走向完全失控了,北越統一了整個越南,南越政權幾乎全線崩塌,美國的精心釀造的陰謀也隨之破產。

但美國還是沒有死心,繼續實施下一步計劃,即所謂的顏色革命。

顏色革命也是美國歷來對付其他國家的一種手段,他們常常會用各種方式對這些國家的年輕人進行文化滲透、侵蝕意識形態,由這些人建立非法政權組織,從而暗中支持他們推翻國內合法政府組織。

這一套,美國曾試圖用在中國年輕人一帶身上,不過事實證明只是徒勞。

對付越南,美國也老早預謀好了計策。負責滲透親美文化的,是由早已移民到美國的親美越南人回到越南大量做宣傳,同時,這些人還會利用網絡傳播各種越南政府不好的言論。

所以,看似北越統一了整個越南,但事實上在美方背後的操縱下,一個新的親美政權火苗已經逐漸旺盛起來。甚至到後來,越南政權已經逐漸被這群親美派主導。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黎筍集團垮台了,即便在中越雙方的努力下,於1991年雙方才正式走向正常關係。

結果後面幾十年,中越邊境領土爭端依然屢屢發生。

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在南海問題上,兩國更是越發劍拔弩張。

2018年,越南一個被稱作「越新黨」的組織,在國內開展遊行示威,主要目的是反對中越合作。

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美國自以為顏色革命似乎就要邁向成功了。

因此,當意識到中國在不斷走強,想要聯合各國一起排華時,美國企圖把這顆他偷偷埋下的棋子拉入自己的陣營。誰知越南的反應,卻狠狠打了美國的臉。

2023年4月,G7峰會即將來臨之前,林肯特意去了一趟越南。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國日本就多次提到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中國內政問題。美國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當然還是想拉攏新的夥伴抵制中國。

在兩國會晤中,美國向越南提出要從全面夥伴關係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並且承諾將會向越南交付第三艘訓練艦,,向其表達了美國的「誠意」。

美國這種積極推動美越關係的態勢,很明顯是想拉攏越南加入自己所主導的印太戰略,一致遏華,但越南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反觀越南近期對中國的態度,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2022年10月30日,越南總書記阮富仲帶著一批訪問團,包括有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內政部部長等高層到中國訪問。從訪華團可以看出,越方的重視程度。

而越南此次訪問是中共二十大閉幕後,首位外國領導人訪華。

從中共二十大閉幕到11月,期間安排訪華行程的國家有越南、巴基斯坦、坦尚尼亞、德國四個國家。越南能夠成為第一個訪華國家,背後當然也體現了兩個國家的親密程度。

同樣,回顧上一次,中共十九大閉幕後,中國也是首位訪越南的國家,雙方關係可見一斑。

在越南此次的訪華中,中越兩國深入交流了未來兩國發展方向,在重大戰略問題上,兩國交換了意見。

不難看出,中越兩國已經在向著正向關係發展,而中美關係似乎未能向著美國所期待的方向走。

至少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想要將越南拉入反華聯盟已然是不可能了。

挑戰超級大國,這可不是越南一貫的作風,越南究竟有何真正意圖呢?

事實上,近幾年越南本就開始慢慢轉向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該國政府變了天。

前面提到過,在美國的顏色革命下,越南有一大批親美派,他們的主張當然就是完全跟著美國走。

而在越南,還有一批反美派,但更確切一點應當稱為獨立派,他們更加主張國家走獨立自主道路。

他們清晰的認識到,美國與越南在意識形態以及政治制度上的截然不同,兩個國家發展的目標不同,反而中國和越南在這方面卻有許多契合之處。

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同在過去被大國欺壓,相對來說,獨立派這杆稱更傾向中國這邊。

但是為了讓國家政權更加穩定,兩派在政治結構上一直以來,基本持以平衡。然而,可隨著親美派不斷遭受打壓,導致國家政權開始向獨立派傾斜。

特別是隨著2023年親美派的阮春福下台,武文賞就職國家主席後,越南國家政權幾乎徹底落到了獨立派手中。

這樣一個政權,美國想要拉攏自然是不太可能。

除此之外,這與越南長期以來所奉行的外交——「竹式」外交政策,也有很大關聯。

竹式外交政策的特點,用越南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堅韌。

它的目標是不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會遭受外部壓力。這個時候,越南會選擇低頭。就像竹子一樣,當有人抓住他的頭部,竹子會乖乖的順應。

但是,一旦足夠堅硬強大,它又會朝著相同的目標,繼續向上挺拔。

越南的歷史,正是如此。

越南剛成立之初,可是承認了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為中國領土。那個時候,中國雖然並不強大,但越南處境更糟糕,剛剛經歷各個國家的爭奪,是最虛弱的時候。所以他願意低頭,不爭不搶。

等到他逐漸強大些後,便開始挑事了。

而且,越南其實在骨子裡也是有「慕強」思維的。

過去幾十年時間裡,中國人一提到越南,想到的就只有三個字「白眼狼」。

當初中國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結果越南馬上恩將仇報,因為他抱上了蘇聯的大腿。後來,蘇聯解體沒多久,越南和美國走向了正常化,不斷和中國挑起矛盾。

在2020年初,中越兩國關係都還是十分緊張。從1月份,越南派出三十多艘的漁船非法闖入我國領海區域到3月份增加到了五百多艘。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不斷對越南施以援助,自以為又控制了一位忠實老弟。

實際上,越南聰明得很,他不過是想利用中美之間的矛盾,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越南常務副總理范平明在二十九屆越南外交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和中美兩國保持關係上的平衡,不站邊,不要成為大國博弈的工具,相反要利用大國博弈,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同樣,越南前國防部副部長阮志勇也提到,越南要吸取烏克蘭的教訓,不要參與到大國地緣競爭中,保持自己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就像是越南的宗旨一般。

當然了,跟著美國打交道這麼多年,越南也學會了美國那套,「國家之間,利益為上」的理念。

所以,當前越南在經貿上,依然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2021年美越的貿易額更是首次超過了一千億美元。看似一個向好的發展態勢,事實上,這就是越南所說的保持利益最大化。

同樣,與中國對著幹,對越南來說,沒有任何益處。

因此,在與美國密切合作之際,越南也牢牢抓著中國這根重要的稻草。

據統計,2021年,中越之間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了兩千三百多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近百分之二十。

其實,不要說越南,就是美國也不能失去像中國這麼大一個市場。

從目前來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想要開展貿易戰,根本不現實。

前兩年,美國向中國說的狠話可一點不少,最後還不是導致自己的經濟跌落。

所以,在經濟貿易方面,美國都沒有辦法與中國脫鉤,更別說其他小國家了。越南當然看得清楚這一點。

他不會為了中國,與美國為敵。當然,他也不會為了美國,與中國為敵。

更何況,現在的越南越來越看清形勢,美國已經開始逐漸走下坡路,逐漸沒有了大國的信服力。

軍事上沒有更大的突破,經濟上就更不用說了,特別是這幾年的疫情,美國作為世界霸主連自己國家都搞不定,幾乎完全是由民眾買單,其他國家美國更顧不上了。

中國就不同了,軍事方面不斷突破,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趕超美國。經濟上,突飛猛進,成為各個國家不可或缺的貿易夥伴。

甚至,中國已經逐漸開始主導世界格局的走向,促成了沙伊兩國世紀大和解。

所有事情都在證明,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中國,同樣美國已經逐漸失去人心。

與美國一心獨霸的野心相比,中國倡導的世界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更加符合各國利益,當然就更深得人心。

所以,越南有這樣的選擇,實際上一點也不奇怪,這本就是大勢所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