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房企一哥退市,1500億負債何去何從?散戶巨虧卻不值得同情

王五說說看 發佈 2023-06-01T13:57:32.847312+00:00

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倒了。這句話用在曾經四川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藍光發展身上最合適不過,公司鼎盛時期可是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的百強房企,時至今日卻成為了第一家從A股退市的開發商,創下了一個不太光彩的歷史記錄。

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倒了。

這句話用在曾經四川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藍光發展身上最合適不過,公司鼎盛時期可是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的百強房企,時至今日卻成為了第一家從A股退市的開發商,創下了一個不太光彩的歷史記錄。

退市對於散戶投資者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手裡的股票基本上可以用毫無價值形容,我也是散戶,所以正常情況下對同為散戶的部分藍光發展的股東理應報以同情,但我確實沒法同情他們甚至覺得是咎由自取。

為何會這麼認為呢?結合四川房企「一哥」的興衰史為大家解釋一下。

上個世紀90年代一位叫楊鏘的體制內職工辭職下海,趕上了好時代的楊老闆創立了成都蘭光房屋開發公司,進入房地產行業,兩年後將公司名更改為我們熟悉的「藍光」。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藍光集團的規模越做越大成為了四川本地最大的房企,在當地開發房地產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楊鏘的胃口,2008年藍光正式跨出四川省進入全國市場。

憑藉著「高負債高周轉」打法藍光集團成為了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房企,2015年藍光發展借殼上市成為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2019年藍光發展旗下負責物業管理業務的藍光嘉寶獨立分拆在香港上市。

至此,藍光擁有了兩家上市公司,構築起「A+H」的雙資本平台。

毫無疑問2019年至2020年是藍光發展的最高光時刻,不僅擁有兩家上市公司還實現了合同銷售額連續兩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的經營業績。

在2020年的中國百強房企排行榜上藍光發展以1036.3億元的合同銷售額位列第38位,楊鏘成為了老同事們茶餘飯後吹牛的對象,「想當年我和楊老闆在一個辦公室……」

盛極必衰,藍光發展的命運在2020年年底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道紅線」政策讓房企失去了融資的渠道,那些高負債的企業更是一晚變成了「窮人」,資金鍊斷裂的結果是債務違約,藍光發展是第一批陷入債務困境的房企。

2020年10月市場就已經傳出了藍光的一筆到期債務出現了問題,相關項目負責人口頭承諾兌現。2021年藍光發展出現大面積違約,7月更是公告稱未能兌付一筆到期債權,從此開始「逾期」二字長時間伴隨著藍光發展至今。

如果說10月的債務問題只是市場傳聞,那麼2021年年中就應該謹慎起來了,散戶投資者面對這樣一家公告債務逾期的上市公司還往裡沖,想要搏反彈是典型的賭徒心理作祟。2021年年中是散戶第一個應該「跑路」的時間窗口。

發生債務危機後藍光發展不是沒有採取自救行動,與華夏幸福、恆大等暴雷房企一樣藍光開始出售項目和子公司的股權。

2021年藍光發展將旗下港股上市公司藍光嘉寶服務的股份賣給了另外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碧桂園服務(碧桂園集團旗下從事物業管理業務的子公司),賣掉物業子公司為藍光發展帶來了近50億元的流動資金,同時,藍光嘉寶服務成為碧桂園的子公司,不符合港股上市條件。當年7月15日,兩家公司均公告藍光嘉寶服務將從港交所摘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退市。

2019年上市、2021年退市藍光嘉寶服務成為了港股市場的匆匆過客,又一次提醒著A股藍光發展的股東,你們手裡持有的藍光發展股票同樣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這是散戶的第二個「跑路」時間窗口。

時間來到2022年,藍光發展依然沒有起色,根據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藍光發展虧損138.3億元,這數字比2015年至2020年累計實現的淨利潤還要高,一年虧掉了此前六年的盈利。

隨著諸多利好樓市的政策出台,房地產行業貌似迎來了轉機,可好的政策是留給能救回來的企業的,不是留給無藥可救的房企,很不幸,藍光發展屬於後者。這一年藍光發展不僅沒能解決債務問題,大量爛尾樓幾乎斷了這家企業的營收,房子賣不出去的結果是逾期債務越來越多,財務壓力越來越大。

2022年藍光發展虧了249.5億元,虧損幅度擴大80.3%,我相信但凡看一眼公司財報的投資者也不會留戀這家企業,第三個「跑路」的時間窗口就此出現。

藍光發展退市的原因是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收盤價跌破1元。其實早在4月6日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至1元以下,這是最響亮的警鐘,不知道為何還會有散戶持有公司的股票,也不清楚是什麼人在這個時候接貨,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是在4月6日之後不當心買入公司股票依然有「逃生」的時間。

藍光發展的股價跌停出現在4月24日,換言之,4月6日至4月24日期間投資者隨時可以賣出,不存在因股價跌停賣不出去的情況,只有不想賣、沒有賣不了,該期間是散戶「跑路」的最後一個時間窗口。直到4月26日公司股價才開始連續一字跌停,這個時候手裡還拿著股票的人成為了末日接盤者。

退市不意味著企業破產,不能在場內交易了,股民可以在三板市場繼續轉讓公司的股票,只是基本上沒有人會接盤,除非藍光發展未來能夠扭轉乾坤、還上所有債務,目前來看非常困難。

截至2023年3月31日,藍光發展的總資產為1285億元,總負債為1496億元,所有者權益為負的211億元,帳面上都已經資不抵債了,別說算上表外負債的實際財務狀況,這意味著藍光發展的股票變成了一張廢紙,誰會在這個時候掏錢買呢?

我不同情藍光發展的散戶股東,不是因為我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他們完全是自己「作死」。末日散戶分成兩類,一類是想著賭一把,認賭服輸,沒有什麼好說的;另外一類是沒搞清楚A股退市規則,港股市場存在大量股價不足1元的「仙股」,A股則不是,20個交易日股價跌破1元將被強制退市,這類人連「賭場」規則都沒弄明白就敢來玩,心是真的大。

因此,最後被套的散戶要麼是超級賭徒,要麼根本沒把心思放在藍光發展的股票上,自己玩砸了,怪誰呢?

藍光發展在公告退市前發了10次退市風險警示公告,最後一次的發布時間為5月6日,回頭來看諷刺至極,《證券法》要求上市公司公告風險就是為了保護散戶,可那些散戶依然當作耳邊風,自己種的果得自己吃下去。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讚@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