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登上多條重磅新聞的機器人,背後已經都用了中國傳感器

機器人大講堂 發佈 2023-06-01T17:12:15.604419+00:00

近日,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得到中央及地方級媒體廣泛報導,峰會上亮相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多款機器人產品出現在新聞聯播,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近日,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得到中央及地方級媒體廣泛報導,峰會上亮相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多款機器人產品出現在新聞聯播,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隨著工業機器人和各類民用服務機器人需求激增,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機器人+」時代悄然而至。在新興產業與機器人技術融合不斷深入的當下,機器人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我國自主機器人零部件、整機、系統集成及周邊配套其實已經構建起了一體的完備產業鏈體系。


機器人傳感器、機器視覺作為機器人應用的關鍵零部件,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領域。目前我國在這些領域的創新走在世界前列,正作為我國機器人產業鏈上的長板領域,賦能更多的機器人應用,拓展機器人應用的深度和廣度。


例如本次在新聞中頻繁亮相的多款機器人產品,其實背後也有用上國產機器人傳感器。


▍傳感器國產化快速提升


機器人大講堂調研了解到,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展覽上美的、ABB等企業的多款機器人,都用著一家名為宇立儀器的中國品牌傳感器產品。


宇立儀器的業務面非常廣泛,目前應用於包括汽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目前是國內唯一具有汽車碰撞假人多軸力傳感器生產能力的企業(全球僅兩家),宇立十幾年前把汽車行業力傳感器技術引入機器人行業,其六軸力傳感器很早就在ABB、KUKA、YASKAWA、FOXCONN等國際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得到良好應用,目前也快速應用到多個國產機器人品牌上。


美的庫卡也一直是宇立的合作客戶,在2020年雙方合作下,KUKA 面向各行各業的打磨需求,就推出了一款 KUKA ready2_grinding應用產品,該產品集成了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和傾角傳感器,能實現機器人姿態自動補償,適用任何厚度焊縫,一個動作輕鬆高效完成焊縫去除工作,響應速度快,時間達5毫秒,精度10%之內。



在產品憑藉恆力打磨、實時反饋和監控打磨壓力大小等九大優勢,在市場上取得了較好反響,後續在2021年,雙方還成立了「宇立-庫卡智能打磨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基於力控和視覺的智能打磨技術,旨在適應市場快速應用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最優化的價值。


除了工業領域的機器人客戶,宇立的傳感器還在人形機器人等新領域有著應用。


例如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之江實驗室展出最新研製的第三代仿人鋼琴演奏機器人、高性能雙足人形機器人原理樣機受到廣泛關注,其實在人形機器人足底就採用了宇立儀器的六維力傳感器,這樣才能保證機器人對於力的精準計算與控制,從而有了峰會展示中人形機器人彈奏鋼琴樂曲、腳踩蹺蹺板等絕活。



▍更多中國傳感器走向全球


不僅是本次峰會上展示的國產機器人,全球廠商對於宇立生產的傳感器都有著較多的認可。


例如TOYOTA和美敦力等全球領先的廠商也應用到宇立的傳感器技術,幫助實現高靈敏的交互感知,極大拓展了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TOYOTA以汽車聞名全球,但其同時也在致力於汽車自動駕駛、機器人、機器學習、AI等新興領域的研究。2021年豐田研究院最新的家用機器人曾展示可在清理桌面時進行自拍,同時該機器人還能識別反光或透明的物品。這其中就得益於宇立為TOYOTA提供的超高解析度六維力傳感器。


因為該六維力傳感器的具有獨特的體積、解析度優勢,這也是TOYOTA在全球選擇了宇立產品的重要因素。具體來看,該傳感器厚度僅9.2mm,FXFY量程1200N,FZ量程2000N,MXMYMZ量程27Nm,支持EtherCAT和CAN BUS通信,最高採樣率2KHZ,解析度高達1/40000F.S,0.05N的力能清晰分辨。1000HZ採樣率情況下,更是解析度高達1/20000F.S,0.1N的力能清晰分辨。


美敦力同樣採用了宇立的六維力傳感器。在2019年底,美敦力(Medtronic)手術機器人Hugo RAS發布,作為達文西強大的挑戰者,美敦力為了實現超高精度的細節還原與醫療手感傳遞,一台Hugo RAS機器人就使用30多個SRI的關節扭矩傳感器。


之所以選擇宇立,一方面是因為宇立的關節扭矩傳感器具有結構輕薄、抗彎能力強、軸間串擾小等特徵,同時剛度是諧波的4倍以上,另一方面,宇立的質量體系其實已經提升至醫療等級,在國內外獲得了頂級高校和實驗室的認可,這使得宇立的產品成為全球許多後發手術機器人產品的首選。



不僅如此,全球越來越多外骨骼機器人正都已經開始配備了力控制單元,這使得人工智慧假肢的控制單元可以感知路況和體態的變化,實時為患者提供主動而非被動的動態平衡支持。


例如密西根大學研發的智能假肢,足底就集成了厚度僅9.2mm的宇立超薄六維力傳感器,而關節更是配備了宇立關節扭矩傳感器。



例如上海電氣研發的上肢康復外骨骼,同樣採用宇立關節扭矩傳感器作為力反饋原件,該產品目前已經拿到醫療設備認證。


又例如華大遠程超聲機器人,末端也配備了宇立的六維力傳感器;上海理工大學的下肢外骨骼,也將宇立的關節扭矩傳感器應用於力反饋。



從參數上來看,這些外骨骼機器人研究者選擇宇立的超薄系列傳感器也並不意外。這一系列包括18個型號,厚度均小於1cm,最小的僅7.5mm厚。但令人震驚的是,在極薄的設計中,這一產品型號的重量均小於0.26kg,最輕僅0.01kg。另一性能關鍵指標精度指標非線性和遲滯僅為 1%,串擾小於 3%。


這毫無疑問已經是全球市場上超小,超輕、超薄傳感器的典範。


▍國產化的研發突圍歷程


目前,傳感器作為機器人等領域底層卻非常關鍵的技術,正加快推進與的融合。《福布斯》甚至將傳感器被列為未來10大科技產品之首,足以證明其重要性。


但在原先,美、日、德三國的傳感器三分天下,而中國90%的傳感器靠進口,全球一共高達約4.8萬種傳感器的種類,但我國在研究的僅有6000種左右,僅占所有傳感器的1/8。


作為國產自主品牌,宇立多年在激烈競爭中一步步實現了並跑、領跑,圍繞傳感器領域不斷取得世界級影響力,並吸引了全球各國的客戶。2018年9月,宇立曾主辦了第一屆機器人力控技術會議,就吸引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130餘專家學者參會, 2020年9月,宇立主辦了第二屆機器人力控技術會議,180餘專家學者參會,表明了對於宇立實力的認可。


對於一個傳感器產品而言,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必然需要在性能、品牌、價格三個方面具備突出的競爭力,而以宇立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這三方面做到了極致,實現了產品國產化率逐步提升。


這不僅離不開宇立多年來對於材料研發、加工工藝的不斷打磨,背後還有著宇立對於技術的堅持與深耕,從而才能在核心製造工藝等方面實現突破,解決了國內傳感器生產能力落後,產品質量差的問題,快速建立了產品和口碑,最終讓SRI品牌走向了全球。



在全球化的發展中,宇立的國內傳感器產業研發也在不斷完善和升級,獲得了更多商業機會。通過切入機器人等新領域,加強制造工藝和新型傳感器的開發,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技術和產品,還研製了一批適用於人形、外骨骼、協作機器人等新品類的新材料和新產品,打造出了六維力傳感器等一大批高性能爆品,從而成功突破了國外對於高端傳感器應用領域和產業的卡脖子問題。


目前,在技術方面,宇立等國產傳感器企業所製造出的產品,在主要性能指標和使用壽命上和國外已經並不存在明顯差距,同時,國內更多企業正努力通過把產業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深耕新興行業,通過「傳感器+應用」帶動技術突破、產品升級。


▍結語與未來


作為機器人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機器人實現自主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多傳感器融合能使機器人能夠在最少的人工干預下獨立移動,並完成物流配送、農業應用、測繪和探索等許多任務,做強做優核心零部件產業意義重大。



目前,中國傳感器領域正在宇立等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快速解決上下游痛點、應用堵點、創新難點,助力實現了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品類的機器人+應用,未來有望讓機器人更好賦能製造業升級,更好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