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考察團順利結束,對福島核電站的「參拜」

閒蛋黃 發佈 2023-06-02T07:09:58.989116+00:00

5月上旬首腦會談上達成協議,韓國政府應邀派專家考察團赴日實地考察。與此同時,韓國在國內更是一連五天舉辦宣講會,邀請諸多「知名磚家」,論證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合理性。

近段時間,韓國頻頻向「死對頭」日本點頭哈腰。5月上旬首腦會談上達成協議,韓國政府應邀派專家考察團赴日實地考察。23日至24日,韓國派出的福島核污染水考察團「參拜」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與此同時,韓國在國內更是一連五天舉辦宣講會,邀請諸多「知名磚家」,論證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合理性。

韓國就是希望給日本留個好印象,把G7變成G8,提高韓國國家影響力。韓國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日本說了也不算,所以在廣島G7峰會上,日本壓根沒提擴員的事。23日上午,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野村哲郎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韓國政府解除對福島縣所有水產品的進口禁令。

回顧日本核污染事件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沿海發生了9.0級特大地震,地震和引發的海嘯造成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爆炸和核泄漏,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生的最為嚴重的核事故之一,也給日本核污水入海問題埋下了種子。

當年的核電站爆炸事故使核電站的核心部件——核反應堆遭到了破壞,致使內部210噸冷卻水泄露。這個漏洞無法修補,為防止堆芯繼續融化只能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冷卻水。為了維持這一進一出的平衡,日本每天要向核反應堆注入100多噸冷卻水,也就是會產生100多噸核污水。

福島核電站臨海,地勢本來就低,為建築穩固地基又挖得很深。核電站就好像建坐在坑裡,周圍都是地下水。本來這些地下水和核電站相安無事,但大地震將核電站震裂,地下水開始滲入,形成新的核污水源。

反應堆原有的冷卻劑、事故後為冷卻堆芯新注入的水和大量滲入反應堆的地下水,這三種水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福島上百萬噸的核廢水。日本政府為儲存這些核污水,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總容量約為137萬噸)。

核污水中含碘-129、鍶-90、釕-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導致甲狀腺癌,鍶-90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類致癌物清單,易致白血病。

總體來說,核污水排入大海肯定會對人有影響。人類處於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通過食用海產品,會間接攝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長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產品,體內放射性物質積累超過允許量,會引起慢性射線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損傷。此外,這些物質還會污染海洋中的生態系統,對珊瑚礁、魚類等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前,人類經歷過多次重大的核事故。不過,包括車諾比核電站泄漏事故、三哩島核事故,都選擇了大氣釋放。此前沒發生過類似福島核事故這樣會產生大量污水的核事故,因此也沒有核事故處理污水的案例參考。

這些不斷增加的核廢水總歸要處理,日本政府給出了5個處理方案:排入海里、變成水蒸氣排入大氣、沿著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處、電解處理,以及將其固態化埋入地底。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土地資源奇缺,地層注入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蒸騰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電解水制氫雖然理論可行,但需要建設大規模的電解水制氚工廠,資源消耗巨大......總而言之,2020年2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組織的專家委員會提交報告書,認為「最實際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核污水稀釋排放入海或蒸發排入大氣。「排放入海所需耗時最短,花費也最少」,最後勝出。

不管事的「宇宙大國」們 和 負責任的大國

覆水難收。核廢水入海,起初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將受到影響,尤其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將會污染東海。日本周邊國家,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德國一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稱,從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質57天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受影響。

以放射性物質銫為例,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曾對半衰期約為30年的放射性銫的擴散情形進行計算機模擬演算,發現其順著海流5年將到達北美;10年會隨著洋流又回到亞洲東部;30年後,幾乎擴散到整個太平洋。

不過,即便日本說要把福島核電站廢水排向大海,強烈的關注也只有來自於日本的周邊國家,比如韓國、中國。天天把環保掛在嘴邊的很多西方國家例如德國、英國,集體保持沉默,美國甚至還表示支持。

對於歐洲來講,環保是張牌。歐洲的勞工成本很高,企業運作成本很高,競爭力就很弱。為保證自己產品的競爭力,歐洲企業對產品輸出歐洲的價值觀。歐洲國家講環保、講人權、講勞工,不讓產品進口就說你的產品不夠環保、不夠綠色。「環保人士」拿錢辦事選擇性「進攻」,瑞典環保少女窩裡橫成那樣,對日本排核廢水,歐洲重啟煤電廠說過啥了?

此外,日本人在文化輸出方面,危機公關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為了讓全球國家相信自己的處理能力,日本曾經多次搞出用核廢水養魚、核廢水淨化後可飲用的「表演秀」。中國在文化包裝上面沒太多章法,也就在少林寺、中餐、漢服方面搞出點名堂。

美國是盟國,對日本的排污決定點讚。公開的聲明是,「美國知悉,日本政府評估了與目前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場的處理水的管理有關的幾個選項。在這種獨特的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日本權衡了各個選項和影響,一直對自己的決定保持透明,似乎採取了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的做法。我們期待日本政府在密切注視這種做法的有效性過程中繼續保持協調溝通。」

「嘴巴」公開表態是公開表態,但日本畢竟發生過嚴重核事故,美國「身體」卻很誠實,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發布的99-33禁令中明確禁止進口日本幾乎所有的農、養殖、水產品及附加產品,原因是核污染。

和日本比鄰而居,同樣靠海吃海的韓國,本來反對聲音尤高。但隨著韓國總統尹錫悅上台,在美國政府明確支持日本的背景下,韓國政府也不打算通過外交手段,讓日本改變排放決定,就稍微監督一下,應付應付國內關切。

此次,韓國考察團在國內遭到廣泛質疑。22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國會表示,這個團是沒有現場取樣、沒有公開人員名單、沒有進行輿論驗證的「三無考察」。韓國考察團面只獲得了的報告、資料和數據,你又不能在現場核污染水採樣,確實有「走過場」和「旅行團」的嫌疑。28日,共同民主黨聚集在首爾國會大廈,組織了一場超十萬人的抗議簽名活動,尹錫悅喝核污水的海報更是張貼到了韓國的街頭巷尾。

中方不止一次向日方作出譴責。5月27日,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內瓦召開,中國代表借寶地就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三問日本:

首先,如果福島核污水當真安全,那麼日方為何不留著自己用,農業和製造業需要大量用水,況且也可以向國內湖泊排放,就這一點,日方需作出解釋。

其次,日本相關部門此前給出的方案並不只有「排海」這一項計劃,還包括蒸汽排放、水泥固化等方案,但是相比較這些方案來說,「排海」是最便宜的一種辦法,並且對他們自身的風險最小。

最後,日方的排放計劃長達30年,福島沿岸是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將會對人類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中國代表反問道,日方這樣做居心何在?太平洋不是日本排放污水的下水道,日本單方面把危險拋給國際社會,還一心想著為自己的行為「洗白」,為此,中方敦促日方,在國際社會達成一致前,日本不得擅自開展污水排放計劃。

後續關注討論

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工程預計於6月底完工,近期日本國內和國際反對聲浪必將更加激烈。不過,根據對日本過去科學捕鯨等事件的一貫態度,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基本上是板上釘釘。後續差不多不是該討論如何抵制了,而到要到討論如何監管,確保核廢水排放符合國際原子能署的標準,符合鄰國的標準排放了。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受日本政府委託,派遣由IAEA工作人員和海外專家組成的調查團,計劃6月2日到訪福島第一核電站,確認排海的安全性和規制委審查的恰當性。IAEA是聯合國下屬機構,中國也是其重要成員國(最壞的結局就是:我攔不住你排放,那麼在我監管下行動,也算是我掌握第一手資料,不至於全被你蒙在鼓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