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東線的絲路重鎮——吐魯番,歷史遺蹟、自然風光讓人過目難忘

北小河書房 發佈 2023-06-02T08:14:53.486194+00:00

諺語說:「東海的螃蟹西海的蝦,比不上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哈密瓜可能是內地人提到哈密後就會聯想到的詞彙。然而,這在吐魯番人和哈密人之間有過一場持續了8年的爭論:當年,康熙帝品嘗了新疆哈密王覲見時帶去的瓜,於是誤以為是「哈密瓜」,其實哈密王進獻的瓜出自與哈密相鄰的吐魯番鄯善縣。

諺語說:「東海的螃蟹西海的蝦,比不上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哈密瓜可能是內地人提到哈密後就會聯想到的詞彙。然而,這在吐魯番人和哈密人之間有過一場持續了8年的爭論:當年,康熙帝品嘗了新疆哈密王覲見時帶去的瓜,於是誤以為是「哈密瓜」,其實哈密王進獻的瓜出自與哈密相鄰的吐魯番鄯善縣。現在,哈密與吐魯番共同擁有了「哈密瓜」這個品牌。出產如此香甜可口的瓜果,當然與這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吐魯番有中國三最:最熱、最旱、最低,所以,這裡又被稱為「火洲」。除了哈密瓜外,這裡的也堪稱一絕。

乾旱帶給這裡的另一個讓世界矚目的成就是保存完好的千屍。吐魯番盆地、哈密綠洲地形封閉,距海洋遠,因此氣候環境乾燥,這樣的條件保存了大量的乾屍。旅行者能在兩地的博物館和景點中,一睹這些穿過漫長時光的歷史。

除吐魯番和哈密作為絲路歷史名城給後人留下的眾多遺蹟之外,以巴里坤湖和怪石山為代表的自然風光也能讓遊人過目難忘。

吐魯番

蘇公塔:新疆境內最大,也是最美的伊斯蘭風格古塔

這座簡潔的土黃色建築又叫「額敏塔」,全稱是「額敏和卓報恩塔」。額敏和卓曾是清代吐魯番地區的統治者和宗教首領,額敏和卓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協助清兵及大小和卓的叛亂,屢建奇功,先後被封為「札薩克」、輔國公、鎮國公、郡王,他死後,他的兒子吐魯番二世郡王蘇來滿於1778年為紀念他而修建磚塔,故當地人又稱之為「蘇公塔」。

塔的高度有37米左右,塔不分層,塔的中心是一根磚砌的支柱,順著圍繞著支柱的72級螺旋形梯道,可以一直走上塔頂。但目前並不對遊人開放。

「蘇公塔」景觀由蘇公塔和毗鄰的一座能容納1000人的清真寺組成。整個建築以黃磚砌成,在夕陽的映照下通體金黃,和周邊自然環境渾然一體,是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地點之一。

吐魯番博物館:自治區內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第二大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吐魯番地區出土文物陳列廳、吐魯番地區出土古屍陳列廳和巨犀化石陳列廳3個部分,藏品5000件。其中,吐魯番地區出土古屍陳列廳是最具吸引力的展廳,因為這裡展出的11具乾屍是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代時期的古屍,主要出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和蘇巴什古墓群、洋海古墓群等。巨犀化石陳列廳是博物館中最具現代化水準的展廳,這裡的巨犀化石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據考證,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完整的一具巨犀骨架化石。天山巨犀化石是陸地上曾經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在距今2400萬年前,這種龐然大物體重竟達到30噸!

由於吐魯番地區氣候乾燥、水汽很難侵入等地理環境因素,在此出土了大量的乾屍,而且,這些乾屍與古埃及以人工方式處理過的木乃伊有著根本的不同,可謂彌足珍貴。展廳里的高昌王國侍衛軍首腦人物張寧夫婦的乾屍,及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復原的張寧夫婦的塑像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吐魯番出土文物陳列廳所展出的主要為絲綢之路的出土文物,其中十六國時期的共命鳥紋刺繡、唐代的花鳥紋錦等都是稀世之寶;還有粟特文、回鶻文、梵文等古代少數民族文書,舉世聞名。

葡萄溝:在葡萄溝享受陰涼,去坎兒井用清冽的天山雪水解渴

火焰山西端有一條長8公里左右的溝谷,這裡水渠縱橫交錯,清涼的天山雪水被引進谷內。溝的兩側黃土山坡寸草不生,但溝里因為有小溪流過,綠樹成蔭,葡萄架一望無際,山坡高處無數的專門晾曬葡萄乾的「晾房」點綴其間。

到了收穫的季節,每年的8月前後一串串沉甸甸的晶瑩的葡萄在木架子上反射著陽光,覆蓋了整個山谷。人們用歌舞來慶祝收穫,這裡就是幾乎成為吐魯番的代名詞的旅遊勝地——葡萄溝。其實,吐魯番人這樣種植葡萄及其他瓜果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這裡的葡萄甘甜清香且品種很多,馬奶子、紅黑葡萄、蔗早晶、無核葡萄、玫瑰香都是上好的葡萄品種。尤其是無核白葡萄、含糖量在20%—24%,居世界之冠。這裡還是避暑勝地。那數不盡的葡萄藤爬在水泥砌成的架子上,構成的長廊,遮蔽了烈日,身處在葡萄藤的庇護之下,感覺清涼舒適。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修建在新疆吐魯番市葡萄溝中心遊樂園,2000年6月建成。藝術館真實全面展示王洛賓的藝術生涯,館內陳列著百餘幅歷史圖片和大量珍貴的文物資料,翔實地向遊客介紹王洛賓先生六十餘年音樂成就和鮮為人知的故事。

大饢坑

葡萄溝達瓦孜民俗風情園有世界第一大饢坑,這個饢坑使用火焰山的泥土製成,泥土中含有鹽和麥草,整個饢坑高8米、直徑10米,可同時烤1匹駱駝、2頭牛和10隻羊。含鹽的火焰山土壤使這裡烤出的各類肉製品別有一番風味。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一種地下水道工程。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吐魯番盆地最多最集中,達1200多條,總長超過5000公里。

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蓄水池(也叫「澇垻」)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高山在春夏時節有大量雪水和雨水流下山谷,但都潛入了戈壁灘下。於是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與飲用。井水清涼無比,在乾旱而炎熱的吐魯番,這成了上佳的飲料。

坎兒井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餘年前。早在《史記》中便有提及,稱為「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的,至今仍在使用。

火焰山:吐魯番的標誌性景觀

維吾爾語稱之為「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紅色的山」。它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止吐魯番桃兒溝,長98公里,寬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整個山體呈褐色和深紅色,布滿褶皺,如跳動的火焰。如果你認為僅僅是因外形而被命名為火焰山」那就錯了,因為身處山中,就真有被投入火焰中的感覺,夏季最熱的時候山區氣溫有47℃,而太陽直射到的地方更高達80℃!日出或者日落時分,被映照成紅色的山體和蒸騰的熱氣讓其更像《西遊記》裡的那座火焰山。目前火焰山前設立了以西遊記為主題的人造景觀,建有一根號稱世界最大的電子溫度計。

雖然火焰山寸草不生,但山間眾多的溝谷中卻綠蔭蔽日,瓜果飄香,清流潺潺,風光旖旎,成為離世清修的好地方,高昌大部分石窟遺址都分布在火焰山中,幾乎每條溝谷中都有古剎、石窟和保持著維吾爾族古老傳統的小村莊,著名的葡萄溝就是火焰山西段的一條狹長山谷。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新疆境內不可不看的佛教石窟寺遺址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與突厥語中的兩個意思,基本上概括了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維吾爾語是「山腰」,而突厥語為「裝飾繪畫」。沒錯,柏孜克里克是開鑿在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的佛寺,寺內洞窟里的壁畫曾讓整個世界為之瘋狂。

唐朝時,它又叫「寧戎窟寺」,南北朝後期初建,歷經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這裡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13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的地位受到衝擊。後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開始衰敗,在激烈的宗教衝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鑿掉。20世紀初,壁畫又屢遭俄、德、英、日等列強的盜竊破壞,千佛洞面目全非。如今,餘存的壁畫與殘存的佛座依然精美華麗,這裡精美的壁畫、古代文書等出土文物見證了吐魯番作為絲綢之路佛教中心的一度輝煌。

這裡共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但供參觀而開放的只有9個。

第16號窟:此窟因中國佛窟中首見小忽雷,即龍首琵琶而著名

此窟開鑿於中唐,窟中有一幅依樂圖。圖中小忽雷(龍首琵琶)這種古代樂器的出現為中國佛窟所首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畫是研究古代西域音樂、樂器的珍貴資料。

第17、18號窟: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最早的洞窟

為6—7世紀南北朝後期開鑿而成的。第17窟的「地獄變」,酷似摩尼教冥府圖,極為罕見。

第20號窟壁畫:為國王、王后畫像窟,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窟中的回鶻高昌國王和王后的圖像藝術性極高,是整個千佛洞壁畫的代表作之一。然而,這些精美的壁畫原件如今陳列在柏林博物館,窟內的為複製品。

第33號窟:此窟最值得一看的是舉哀圖

窟內後壁,有一幅表現佛陀涅槃後眾弟子舉哀的場面。這幅圖上的諸弟子,膚色不同、髮式服裝各異,藝術價值極高。

第38號窟:可觀賞到摩尼教中常見的羽人形象

壁畫中有若干穿白衣的僧尼和帶翅的羽人形象,表現了對摩尼教的尊崇。它是摩尼教在高昌盛行的證據之一。

第51號窟:此為經變(描繪佛經內容或佛教故事的圖畫)壁畫窟

該窟建於回鶻高昌時期,壁畫中繪製的經變故事,是高昌回鶻時最有代表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壁畫。

第69號窟:這是一處有趣的窟中窟

位於第20號窟中心柱後的後牆壁下,有一小洞,這就是第69號窟。壁畫中的僧徒姿勢如在練功,引發人們許多猜想,甚至有人推斷是在練瑜伽。

第82、83號窟:回鶻王國時期為高僧們修建的紀念窟

位於崖壁下的木頭溝畔,是高昌回鶻王國強大時期,專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窟。此外,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廢墟中發現了一件佛教徒使用的金箔包裝紙,研究後發現這是宋代的商品廣告。

交河故城: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土建築城市

這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在吐魯番市區西13公里雅爾乃孜溝中,在一個梭形的20餘米高的孤島上,人們發現了一座殘存的城市遺址。遠高出河流平面的巨大黃土高台是天然的屏障,所以根本無須再建城牆。因為河水在台地首尾相交,「交河」之名因此而得,如今河道已經乾涸。又因所處的河流而被稱為雅爾湖故城。

故城大約建於秦漢之前,即距今2000多年前。這裡最早是「車師前國王庭」的所在地,信奉佛教的車師人居住在這裡,至今仍保存有52處佛教建築遺蹟,印證佛教在這裡的昌盛。《漢書·西域傳》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去長安八千一百五十里。」約13世紀,交河城毀於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殺戮和毀壞的痕跡今天依然可尋,但導致古城消失的原因究竟是異族的入侵、貴族爭權奪利引發的內亂還是水源的斷絕,至今仍難有確定的回答。

今天,城內的官府、民宅、佛塔、寺院等建築依稀可辨,最奇特而明顯的特徵是古城的修建者並不是在平整後的土地上用土磚修建房屋,而是在土中掏挖出洞窟、房屋、佛寺甚至街道。其中窯洞是直接掏出,而平房則多是挖土留出四壁,然後用木頭建頂。城區由貫穿南北的一條大街把居住區分為城東、城西,大街北端則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以它為中心構成了北部寺院區。東區南部有一所很大的宅院,為雙層建築,有寬大的階梯通道可以上下。如今身處其中,走街串巷,穿堂入室,依然如在遊覽一座完好的活的城市,像這樣歷史悠久、保存如此完整的古城遺址,極為罕見。

高昌故城:古代新疆三大佛教中心之一

如果你讀過一點西域史就會知道,高昌故城是沿天山而行的絲綢之路北道和沿崑崙山而行的絲綢之路南道的交會處。這片吐魯番綠洲曾經是新疆古代三大佛教中心之一,佛教的光輝正是從這裡輻射並傳遞到東邊的敦煌、長安和沿海各地的。同時,這裡還是車師人過生活的地方,這裡曾生活過各種膚色的人群,有說粟特語、吐蕃語、婆羅語、漢語、突厥語、波斯語等不同的族群,在相當漫長的一段歲月里,高昌都是絲綢之路上一流的國際都會,是歐亞貨物、商品、旅客的集散地。

高昌故城周長5.4公里,占地面積220萬平方米。故城範圍較大,大約建於公元前1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最早稱「高昌壁」。460年,建立高昌王國。9世紀中葉後,回鶻人,也就是維吾爾族人,在這裡建立了回鶻高昌王國。13世紀中葉以後,天山以北蒙古遊牧貴族發動叛亂,圍攻高昌達半年之久,慘烈的戰爭以高昌王戰死疆場、高昌故城的陷落為結局,故城也在這場戰火中被毀。

佛教在高昌極盛時,有僧侶3000人之眾。當年唐玄奘西遊路過高昌國時,曾被國王文泰挽留一月講經。這裡的寺院與佛像歷經浩劫,在宗教衝突中大量佛像被毀。1902年,「德國吐魯番考察隊」的成員勒柯克利用一種狐狸尾巴狀的鋸子盜割了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勝金口等故城和千佛洞中的15幅大型壁畫和佛像。

城牆與城門:已成遺址的故城裡依然保存著城牆和城門

故城的建築格局效仿了長安,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如今依然能感受到它恢宏的氣勢。外城牆基厚12米,高約11米;外圍有保存完好的凸出的馬面。南面有3個城門,其餘三面各有兩個城門。其中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

唐僧講經的佛寺:故城中最大的佛寺遺址,因傳說唐僧在此講經而聞名

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遺址,佛寺的佛龕內還有菩薩像和壁畫。據考證,這裡就是當年唐僧講經之處。講經台旁還殘存著一座高15米的佛塔,正面的一座佛像現在只留有兩隻腳。側面有許多佛龕,稱「萬佛塔」,原來應該是有許多小佛像雕塑的。

可汗堡:一處疑似唐朝官殿的遺址

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小堡壘,當地人稱之為「可汗堡」。堡壘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約15米的塔狀建築物;西邊還有一座建築物,分為地上、地下兩層,現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階梯式門道供出入,其與交河故城現存的唐代官署衙門建築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座宮殿遺址。

城北墓葬群:高昌故城居民們的墓地

高昌城北原是一片戈壁,城內居民死後大都葬在這裡。整個墓群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這裡曾出土文書、織物、墓誌、錢幣、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繪畫、農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種歷史文物。

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一座珍藏著乾屍的「地下博物館」

「阿斯塔那」與「哈拉和卓」是當地兩個相鄰村莊之名。這裡是高昌國的公墓,埋葬的是西晉到唐代的貴族、官員和平民百姓。該墓群所葬多為漢族人,也有車師、匈奴、氐、鮮卑、高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

古墓中的屍體為自然風乾,保存完好,500多號墓穴中,幾乎所有的屍體都沒有腐爛。乾屍完整無損的程度令人吃驚,有的連眼睫毛和眼縫中顯露的黑白眼珠都可辨別。此外,墓群中還出土了很多繪畫、泥俑等文物,大多色彩鮮麗如新,保存完好。其中還有許多食物,如唐代的水餃,裡面的餡居然完好如初!

目前開放供參觀的有3座墓地,其中兩座內有精美壁畫,另一座為合葬墓——高昌王國名將張雄夫婦及他們的兒子張懷寂。

吐峪溝:伊斯蘭教的聖地、有「中國的麥加」之稱

在炎熱的火焰山中,千百年來一直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伊斯蘭教聖地,這裡被稱為「中國的麥加」。在整個中亞的穆斯林中,能去這裡朝聖也是一種榮耀,甚至有人說,去麥加朝聖之前,應先到吐峪溝。據記載,直到20世紀初,還有來自印度、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到這裡朝聖。

峽谷屬於新疆鄯善縣,東臨鄯善縣城,西距吐魯番市不足50公里,西南則是高昌故城。它悠長的歷史伴隨著宗教的信仰;神秘的傳說與自然的雄奇壯美一道吸引著全世界的冒險家們,如今的旅行者會因為錯過這裡而懊惱,攝影愛好者更是將這裡列為必游之地。峽谷中,吐峪溝麻扎村是最值得停留參觀的地方,這裡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是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百十戶人家圍繞著一座大清真寺周圍,伴隨著安拉的聲音幾百年來生活在這裡,人們使用維吾爾語交際,信仰伊斯蘭教,穿著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飾。從這裡的人們長相來看,有著明顯的混血特徵,這是歷史上文明衝突帶來的多人種混合的現象。

村旁火焰山山坡上,坐落著一座吐魯番吐峪溝大麻扎。它被稱為「吐峪溝艾斯哈布凱海夫」,波斯語的意思是「聖人住的洞穴」。據說,這裡安葬著伊斯蘭歷史上7位重要的宗教人物,其中有伊斯蘭創教者穆罕默德的5名親傳弟子。

除了伊斯蘭教的遺蹟與風俗外,這裡還留有佛教的痕跡。吐峪溝麻扎村西邊不遠處,有一個千佛洞,也叫「丁谷寺」,是高昌時期的一座大型佛教石窟,大約開鑿於3世紀,比敦煌莫高窟還要早。現存石窟94個,大多數比較殘破,走上去的路也非常不好。但到了吐峪溝,千佛洞還是可以順便參觀一下的。

艾丁湖:中國最低的地方、世界陸上低地位居第二

艾丁湖在維吾爾語裡被稱為「覺洛浣」,意為月光湖。艾丁湖海拔低於海平面154米,是中國最低的地方,低度僅次於西南亞的死海!湖水深不足1米,是一個內陸鹹水湖,已接近乾涸,只剩下大片的鹽沼。即使在白天的陽光下,鹽沼閃閃的光芒也好像夜晚的月光,這也是維吾爾語裡將它叫作「覺洛浣」的原因。

艾丁湖位於恰特卡勒鄉境內,這個寸草不生的地方,一派蒼涼的景象。現在艾丁湖畔的芒硝廠可供遊客攝影留念,可順便參觀。

中國內陸海拔零點標誌:讓中國內陸回歸零是它的地理意義

中國內陸海拔零點標誌置於一圓形頂、多角形建築之中。這個位於吐魯番亞爾鄉巴村境內的標誌性的地理屬性成就了它的特殊價值,也許最應該記住的是這裡的地理坐標:東經89°11,北緯42°56。

魯克沁小鎮:《十二木卡姆》就是從這裡傳遍全疆,甚至全世界的

在火焰山南麓,有一個歷史悠久的維吾爾族聚居地——魯克沁。這裡因曾是絲綢之路上的古鎮而有著傳奇般的過去,同樣也因維吾爾族民間藝術瑰寶——《十二木卡姆》藝術而令世人矚目。

據史學家稱,魯克沁人與消失的樓蘭人有著莫大的干係。

早在漢武帝時候,這裡就是一個人口密集、熱鬧喧譁的重鎮,來自歐、亞、非的商隊來來往往、瓜果豐盛、藝術繁盛,已經是絲綢之路北道、大海道上的咽喉重地,隨之也是漢、突厥、匈奴、蒙古、回鶻、羌人征戰經營的重要目標。據《史記》《漢書》記載,這裡最早的原住居民是姑師人,而中原漢人、匈奴、鮮卑人、大月氏人、印度人、波斯人、粟特人等眾多人種都曾融入這個絲道重鎮,因此魯克沁甚至被稱為「人種博物館」。

魯克沁現有人口絕大多數是維吾爾族,最值得一提的是,魯克沁鎮是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古老發源地之一,自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流行於西域東部的樓蘭、姑師一帶。「吐魯番木卡姆」在魯克沁鎮的藝術傳人依瑪木·尼牙孜等還曾前往英國演出,並受到了伊莉莎白女王的接見。

迪坎爾村:瀕臨羅布泊的最後一片綠洲

大海道是古代敦煌通往吐魯番之間的一條重要道路,早在漢代就開始使用,隨著歷史的變遷,這條通道逐漸被廢棄。人類文明交流史上,大海道起到了重要的溝通作用,因此,學術界對此一直很關注。而這幾年,民間對大海道的探索也有所升溫,迪坎爾村成為「大海道」通往敦煌的第一個起點,是瀕臨羅布泊的最後一個綠洲。進入大海道,就有如進入大海一般無盡的沙漠,因此,人們也把迪坎爾村稱為「最後的村莊」。

迪坎爾村東部臨近庫木塔格沙漠,東南臨近吐魯番與敦煌之間的噶順戈壁,距部善縣城約80公里,村子人口不多,大多是維吾爾族,村民非常純樸,村外是成片的葡萄架。村裡的一條土路盡頭就是通往羅布泊的起點,當年的探險家們就是從這裡義無反顧地進入沙漠的。據說,村中的先輩當年曾給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穿越羅布荒漠當過嚮導。

庫木塔格沙漠:新疆的第三大沙漠,旅行者最容易到達並觀賞的沙漠景觀

位於吐魯番盆地內,鄯善縣城南部的庫木塔格沙漠,在維吾爾語裡就是「沙山」之意,東西長62公里、南北最寬處40公里,總面積達1880平方公里。

這片沙漠的獨特之處是沙漠的邊界線異常清晰,一邊是黃色的大漠,一邊卻是碧綠的江南風光。庫木塔格沙漠面積雖不很大,但是起伏的沙浪很漂亮,且風沙地貌類型齊全,要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看到這樣的景色往往需深入腹地,而在庫木塔格沙漠僅需行數十公里便可。目前在鄯善縣城南2公里處庫木塔格沙漠的邊緣,投資建設了一座沙山公園,可一覽沙漠景觀的浩瀚與自然美。公園內有駱駝隊供遊人騎乘。

車師古道:新疆最熱門的徒步線路之一,也是全國最著名的徒步探險線路

車師古道是吐魯番地區乃至全疆歷史最為悠久的交通要道之一,是跨越天山南北,連通吐魯番和北庭都護府故城的古代重要交通線。它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至少可追溯至漢代。漢代時,居住於吐魯番的車師前國和居住在吉木薩爾的車師後國之間就是靠的這條路進行軍事、文化與商貿的溝通,而目前,在新疆的戶外愛好者的帶動下,它已經成為一條國內著名的旅遊探險線路。全程需騎馬兼徒步42公里左右,沿途可見古代堡壘遺址、烽燧、草原石人、墓冢等歷史遺址,更有壯美的自然景觀。

2007年完工的車師古道除險清障工程總長24公里,寬1.5米,主要清除了古道亂石和險障,沿途每公里設置永久性導示標誌,形成明顯的人畜通道;並維修加固了古道間六座橋樑,修建了兩棟宿營房,在頭道橋東側石壁上和六道橋南側石壁上分別鑿築「車師古道」、「車師古道石筍」等摩崖石刻。

關鍵字: